简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本周热榜
查看: 1942|回复: 9

[网友杂谈] 天府雄州----简阳民间艺术(视频)

[复制链接]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发表于 2012-2-1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2012年元宵节,简阳的民间艺术大展示,简阳论坛及网友们在现场见证了空前的盛况。

在此编辑了《天府雄州----简阳民间艺术(视频)》,希望大家喜欢!!!

同时,由于水平有限,不尽之处,还请包涵哦。


Flash: http://player.56.com/deux_114892848.swf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发不来了,无法显示哦。

6728

主题

8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站长

UID
66
帖子
80572
主题
6728
积分
282742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5-22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10770 小时
发表于 2012-2-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soso_e113:}  要的了
个人微信 33239 6666
提供简阳论坛访问相关帮助
也欢迎加好友后申请进入论坛微信群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发表于 2012-2-1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疯猪 发表于 2012-2-15 21:15
要的了

谢谢,看来有几张翻动的效果不好。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民间舞蹈 九莲灯

摘自《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详细情况》


分布区域      资阳市简阳石桥镇

历史渊源      产生于远古时期经唐宋丰富而延续至今

艺术特色与价值     民间祭祀活动,象征吉祥幸福、长命福寿

逢年过节普天同庆之时,在简阳石桥,各种“龙灯”、“车灯”、“狮灯”等表演队伍以其高难度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突然,一支奇特的表演队伍出现了:九个男子,头缠丝巾,上身赤裸,下穿短裤,脚蹬草鞋;他们额头上、前胸两乳及前腹左右、后背左右、两手臂上等九处各挂一盏点燃的油灯……这就是简阳石桥古镇独有的传统演技——“九莲灯”。

与“城隍出驾”有关

相传,在混沌初开的远古时期,天宇有十个太阳,大地被烤得赤地千里,万物难以聊生。后羿拉弓搭箭射掉九个太阳,天宇遂归风和日丽、冷暖交替,大地遂得四季轮回、万物滋生。虽说于宇十日令大地蒙难,但正是因为有此十日使天宇混沌而渐生万物,那九日于人类也有一定的贡献,人类感恩而“九九归一”,于是有了“九莲灯”这一民间舞蹈。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莲灯”逐渐与唐朝时的“城隍出驾”等祭祀性活动联系起来,并伴以“狮灯”、“腰鼓”、“彩船”等形式组成规模较大的群众性表演队伍,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还与屠户有关

相传,石桥古镇上的屠户(杀猪宰羊的匠人)们,很在乎平时杀生太多、杀气太重,为了驱灾避难,他们便要在这天挂上“九莲灯”。所谓灯,是由民间的手工艺人特别制作的,状如莲花。具体做法是:由白铁皮包着一个能盛油的小壶(石桥人称“巴壁灯”),在壶的背面焊上一个小钩,状如鱼钩以便挂入人体,而在灯的正面伸出一根长约一寸的小嘴,这是用作插入灯芯点火用的。

祭祀活动开始之前,九个身体强壮的屠户必须先净身(洗澡),然后赤裸着上半身,由带头的长者分别在每人的前胸、上腹、后背、两臂和额头上挂上九盏特制的“莲花灯”。挂的时候,长者用手牵起挂灯人身外的一层皮,右手把“莲花灯”背面的小钩直接刺入人体挂在这层皮上。巧妙的是,在不采取任何麻醉措施的情况下,被挂的人感不到疼痛;灯挂好发后,挂灯人的双手必须伸直,以便两枝龙头杖能够插在腰间;然后在挂灯人的额头上缠一条青纱(丝帕),戴上一副墨镜,腰上再缠一根青纱以防元气泄漏,脚上必须穿草鞋;最后在每盏灯里装重约0.05公斤重的菜油,整个活动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象征吉祥和福寿

表演时,九人成一路纵队,前八人每人用两根龙头木杖支撑双臂。龙头木杖涂红色,一端为半圆形,以便于撑腰为宜,另一端是彩色龙头,上挂彩色灯笼;最后一人双手高举五尺长的竹竿一根,竹竿上交叉固定几个竹块,竹竿顶端和竹块两端均挂彩色灯笼,共九个,名曰“坐督灯”。 九九八十一盏“莲花灯”同时点燃,直到表演结束才熄灭。表演者在街上边走边唱(也有只走不唱的),其唱词多为消灾免难、逢凶化吉之类,伴锣鼓吹打。以“九莲灯”为表演主体的队伍行进在街中央,周围伴以狮灯、龙灯、逗幺妹、腰鼓、抬花轿、扎彩船等,汇集成象征着吉祥幸福和长命福寿的彩游表演队伍,且歌且舞、浩浩荡荡地行进在石桥古镇的大街小巷,场面煞是壮观,引来观者如潮。整个表演为期一天左右。

“九莲灯”是伴随着“城隍出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难免不带一些迷信色彩。尽管如此,九莲灯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时曾有过历史的作用,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朵民间艺术鲜花。前几年,简阳市文化馆发掘、整理了这一民间艺术节,保留其精华,剔除了带迷信色彩的部分,使之更加符合观众的赏美情趣。为此,省文化厅曾为石桥“九莲灯”的新生和重演进行了录播,使这朵民间艺术的鲜花有了与全省广大群众见面的机会。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延伸阅读二:

失传的简阳“九莲灯”
来源:网络

      简阳的民间文艺一直是非常的活跃,每逢年节,拥入市镇的各种“龙灯”、“车灯”、“狮灯”等表演队伍以其高难度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特别是简阳石桥古镇独有的传统表演技艺——“九莲灯”更是堪称天府一绝。

  九莲灯”由远古清明的“城隍出驾”等祭祀性活动演化而成,并伴以“狮灯”、“腰鼓”、“彩船”等形式,组成规模较大的群众性表演队伍。相传在解放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镇上的屠户(即人们常说杀猪的),由于平时杀生太多、杀气太重,为了驱灾避难,他们便要在这天挂上“九莲灯”。所谓灯,是由民间的手工艺人特别制做的,状如莲花。具体做法是:由白铁皮包着一个能盛油的小壶(石桥人称“巴壁灯”),在壶的背面焊着一个小钩,状如鱼钩以便挂入人体,而在灯的正面伸出一根长约一寸的小嘴,这是用作插入灯芯点火用的。

  祭祀活动开始之前,必须有九个身体较壮的屠户先净身(洗澡),以保持身体干净,然后赤裸着上半身,由带头的长者分别在每人的前胸、上腹、后背、两臂和额头上挂上九盏特制的“莲花灯”。挂的时候,长者用左手牵起挂灯人上身外的一层皮,右手把“莲花灯”背面的小钩直接刺入人体挂在这层皮上,而巧妙的是,在不采取任何麻醉措施的情况下,被挂的人感觉不到疼痛;灯挂好以后,挂灯人的双手必须伸直,以便两枝龙头杖能够插在腰间;然后在挂灯人的额头上缠一条青纱(丝帕),戴上一副墨镜,腰上再缠一根青纱以防元气外泄,脚上必须穿草鞋;最后在每盏灯里装满重约一两的菜油,整个准备活动就完成了。

       祭祀活动开始。九九八十一盏“莲花灯”同时点燃,以“九莲灯”为表演主体的队伍行进在路中央,而周围伴以狮灯、龙灯、逗幺妹、腰豉、抬花轿、扎彩船等表演,场面煞是壮观。象征着吉祥幸福的彩游表演队伍行进在石桥古镇的大街小巷,观者如潮,而整个表演将要进行一天左右的时间

  说话间,向我讲述这段历史的老者不禁黯然泪下……

  解放后,封建迷信思想在人们的脑中已经不再根深蒂固。为了再现当年“九莲灯”表演的辉煌场景,一九八八年,在石桥镇农药厂的大力资助下,终于进行了最后一次演出,这次表演“九莲灯”的主角,都不再是屠户,而是厂里临时凑齐的几个二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当记者提出想见见这几位表演者,请他们谈谈当时表演的感受,却是怎么也找不到人:有的外出打工去了,还有的已然故去。这更是增添了老人的悲伤感!

  天府一绝——“九莲灯”,还能再现当年的辉煌吗?

  记者再次来到石桥镇老龄协会,在场的老人众说纷纭。现在石桥镇的中年人,大多在小时看过“九莲灯”表演,都对“九莲灯”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因为这是石桥镇作为巴蜀古镇的历史见证。可是,想要再现当年“九莲灯”表演的热闹场面,却是有着不尽的无奈:现在已经没有人有勇气去尝试挂灯;这项绝活已经失传,向记者讲述的老者也仅仅是“九莲灯”表演的组织者,而不是这项绝活的操作者。老者说,要凑齐九个人来表演其实已经很难很难了,若要再现当年的“九莲灯”彩游表演,伴以“狮灯”、“腰鼓”、“彩船”等形式上百人的队伍,经费问题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巴蜀古镇、天府一绝真的已绝?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延伸阅读三:


注入川剧元素“九莲灯”再展活力

文章来源:资阳日报  

http://www.zyrb.com.cn/Article/sjtj/201009/20100905083414_128942.shtml

潘高 本报记者 马燕萍


        九莲灯是简阳市石桥镇独有的传统表演技艺,堪称天府绝技,最初是屠户们为了驱灾避难,而进行的表演。随着时代的演变,九莲灯已成为健身、娱乐的休闲艺术。

  为了再现当年“九莲灯”表演的辉煌场面,上世纪80年代末,在石桥镇农药厂的大力资助下,举办了一次演出,表演“九莲灯”的主角不再是屠户,而是厂里临时凑齐的几个年青小伙子。此后,古老的石桥镇上,再难寻九莲灯表演的场景……

  2006年,九莲灯被资阳市人民政府列为全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年过去了,九莲灯将被赋予新的形式,与大家见面——通过打造川剧经典剧目《九莲灯传奇》,助推文化、经济相互促进和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让千年简州焕发出文化的青春和活力。

       九莲灯盛行于唐代

  相传,在混沌初开的远古时期,天宇有十个太阳,大地被烤得赤地千里,万物难以聊生。后羿拉弓搭箭射掉九个太阳,天宇遂归风和日丽、冷暖交替,大地遂得四季轮回、万物滋生。虽说天宇十日令大地蒙难,但正是因为有此十日使天宇混沌而渐生万物,那九日于人类也有一定的贡献,人类感恩而“九九归一”,于是有了“九莲灯”这一民间舞蹈。

  据史书记载,九莲灯在唐代就已盛行。石桥镇上的屠户们由于平时杀生太多、杀气太重,为了驱灾避难,他们便在三月三这一天挂上“九莲灯”,希望借此祈求平安和幸福,表忏悔和虔诚之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莲灯逐渐与清明时节的“城隍出驾”等祭祀性活动联系起来,并伴以狮灯、龙灯、逗幺妹、腰鼓、抬花轿、扎彩船等形式,组成规模较大的群众性表演队伍,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祭祀活动开始之前,九个身体强壮的屠户必须先净身(洗澡),然后头缠丝巾,上身赤裸,下穿短裤,脚登草鞋;其额上、前胸两乳,前腹左右、后背左右、两手臂等九处各挂一盏特制的“莲花灯”。

  表演时,九人成一路纵队,前八人每人用两根龙头木杖支撑双臂。龙头木杖涂红色,一端为半圆形,以便于撑腰为宜,另一端是彩色龙头,上挂彩色灯笼;最后一人双手高举五尺长的竹竿一根,竹竿上交叉固定几个竹块,竹竿顶端和竹块两端均挂彩色灯笼,共九个,名曰“坐督灯”。 九九八十一盏“莲花灯”同时点燃,直到表演结束才熄灭。表演者在街上边走边唱(也有只走不唱的),其唱词多为消灾免难、逢凶化吉之类,伴锣鼓吹打,再加上九九八十一盏燃烧的灯,看上去极为壮观。

  九莲灯演变的过程

  简阳市艺术团一直在致力研究九莲灯文化。该团前身是简阳县川剧团,从事演艺事业60年,拥有演唱、演奏、作曲、编剧、司鼓、舞美等专业职称人员60多人,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据团长周继详介绍,九莲灯从最初的民间祭祀表演,发展到今天的休闲艺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

  九莲灯原本是无音乐的,最初为屠户还愿表演时由心中对动物起敬畏之情的简易节奏,因潜意识而兴。后来逐渐演变为与劳动人民打夯时喊的口号相结合的号子。以脚步撞击地面发出沉重的声音为主,偶尔辅之以敲打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为以锣、鼓、唢呐为乐器的音乐。到了近代,因与健身、娱乐相适应,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音乐演变为以节奏为主,辅之以现代音乐的形式。

  九莲灯的舞蹈形式的演变过程非常复杂,在各个时代均富有不同的意义。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九莲灯由简单的行进步伐,演变为富有特殊含义的特有舞蹈步伐。现在的九莲灯在遵循原意的基础上,有极大的变化,即在行进中带有多种舞蹈形式,通过步伐和阵法的演变而表达和谐、平安之意。

  九莲灯的九九八十一盏灯原本是挂在赤裸的上身,后取消油灯,油粘贴式莲灯代替。到了近代则由干电池连接电灯而成。到了现在,因为九莲灯已演变为健身、娱乐的休闲艺术,灯则移至头部,取莲花状,成为灯帽。

  以川剧形式助推文化传承
  石桥镇的中老年人,大多在小时看过九莲灯表演,对九莲灯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因为这是石桥镇作为巴蜀古镇的历史见证。可是,当年“九莲灯”表演的热闹场面却再难以寻觅。

  天府绝技九莲灯,还能再现当年的辉煌吗?

  2006年,九莲灯被列入资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简阳市委、市政府把打造九莲灯这张特色名片提上工作日程。简阳市艺术团承担了这一重任。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结合我们艺术团在川剧表演方面的优势,我们决定以九莲灯为素材,用川剧形式表演,打造经典剧目《九莲灯传奇》。”周继详说,川剧作为四大剧种之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以川剧形式打造九莲灯,有其独特性、新颜性,价值、作用、前景和效益不可低估。

  《九莲灯传奇》项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许多著名艺术家的支持。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崔光丽,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协会员、川剧理论研究所秘书长彭朝溢都是从简阳市艺术团走出去的艺术家。听说要排练《九莲灯传奇》,他们主动要求担当角色。简阳市作协副.主席陈水章担任《九莲灯传奇》编剧,“我是土生土长的简阳人,小时候就曾目睹过九莲灯的壮观场面。此次能参与这个项目,为传承简阳文化尽一份力,非常荣幸。”

  现在,《九莲灯传奇》剧本已初步完成,但要想让《九莲灯传奇》项目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努力。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连箫”
        连箫的制作很简单,一根一米多的竹竿,在两头凿上一个小孔,放进几个啤酒盖子固定好,然后再在两头系上红布,连箫也就做成了。在演出时,台上一般二至三人手持连箫,依次从地上的前、后打到左肩、右肩、大腿、右脚掌,动作、节奏整齐划一。一边打,嘴里还得一边唱:“连箫啊打得来是两头的响哟喂……亲戚朋友们是看过的来哟……柳啊柳连柳啊海棠花…台上主打的人一般只说唱词的主歌部分,副歌部分则由其他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一同附和帮腔。


又:
      他们穿着统一的黄绸滚红边的服装,每人手拿一根1米多长的金竹棍,金竹棍刷了白漆,用红绸绕成花结,甚是好看。更奇特的是,这根金竹棍两头扎了几枚小铜钱。表演的人们在鼓点指挥下,做着统一动作,把手中的金竹棍震得“哗哗”作响

      传说有一个名叫莲香的童养媳,备受公婆虐待,常被打骂。她在向人们讲述自己痛苦时,常常用晒衣服的竹棍比划挨打情景,一会打肩、一会打腰、一会跳起来打腿。渐渐地,当地人就把这比划挨打的情景演变成了一种娱乐表演形式,在辗转传说、娱乐嬉戏中,“打莲香”演化为“打连箫”。后来,人们把细长的金竹棍的两头分别挖出长条孔,孔中卡上几枚铜钱,舞动连箫棍时,铜钱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以前,城厢过街连箫表演时,常由一人或几人领舞领唱小调,众人齐声跟唱。唱词多为表现生产、生活中的欢乐情趣和男女爱情、婚嫁民歌、民谣。表演者边唱边跳,舞动连箫棍,用碰、点、踢、拍、转、抖等动作击打身体各部位,使连箫棍发现“哗哗”声响,达到表演效果。唱曲中每段结尾都有一句“柳呀么柳连柳啊”。

所以,“打连箫”又被人们称之为“打柳连柳”。


1075

主题

5万

帖子

21万

积分

精英会员

UID
1529
帖子
56736
主题
1075
积分
21486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6-8-13
最后登录
2024-4-19
在线时间
6925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余门拳
撰文:朱  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每逢清明节前后,来自川东和重庆一带的余门拳弟子,纷纷聚集在石盘镇祭拜宗师、切磋武功、交流心得。在余门拳宗师墓前举行的祭拜的仪式非常简洁,但参与祭拜的弟子个个心怀虔诚;而墓碑上刻着的“巴蜀武林魁手,余拳一代宗师”字样,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从余门弟子的虔诚以及墓碑的题字,可以看出余门拳曾经的声望;有关余门拳的历史、传承,也在余门弟子间传颂……


据余氏家谱记载,余门拳创立于宋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最早名为余家拳,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系余氏家族独创并世袭的内家武功。清乾隆年间,余家拳传人余有福精于内功和疗伤,招来众多问医和投师者,余家拳从此开始传外,人称“余门拳”。然而,使余门拳真正名扬天下的,则是民.国时期的余发斋父子。

余发斋,简阳石盘镇人。1916年,花甲之年的余发斋,力克当时的武林高手白方、王健等,夺得四川省武术擂台赛夺冠。1918年,四川督军熊克武的贴身保镖李国超在成都青羊宫摆擂,不可一世地自称“拳打南山妖魔,脚踢北方鬼怪”,结果三天无人上擂台(河蟹)。石盘是近代东大路的主要驿站之一,消息很快转到石盘,当地人多有不服,纷纷劝余发斋去成都打擂。不想,仅十招之内,余发斋将李国超打下擂台。为躲避李国超爪牙的暗算,余发斋携子余鼎山移师重庆。1920年,余鼎山在重庆沙坪坝摆擂,无人能敌;打败过包括著名大力士陈牛在内的各路高手,并在当年的重庆国术考试中摘得武士头采。余门拳从此威震巴蜀,父子俩更是名声大噪,后受聘于“重庆国术馆”和“扬武国术社”任武术教头,号称“余三教士”。余门拳徒手套路有五官拳、霸王拳、探花拳、七星拳、拐子拳等,器械套路有凤尾单刀、滴拳枪、寒士剑、流水棍等。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借力打力的特点,融入了佛门禅功,讲究内外兼修,注重“武德”、“仁术”、“养气”的(河蟹),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御敌之功效。而在余发斋父子的发扬中,余门拳的实战效果,更为突出。1928年,重庆“武壮士汇考”评出的十五位武壮士,十二位出自余门拳弟子。

自余发斋出山、余鼎山成名的数十年间,余门拳可谓打遍巴蜀无敌手。而在“重庆国术馆”和“扬武国术社”任教期间,投师者络绎不绝,弟子遍及重庆、内江、自贡、涪陵、万县、达川等地。据称,当年(河蟹)余门拳的弟子中,大部分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也不乏GUO民DANG的军中要员。甚至有人说,即使G.C.D的地下工作者在重庆被捕,余门拳弟子也能把人要出来;这一传说无论属实,同样可以说明余门拳当时在重庆的武风和社会地位。

历史的脚步,稳健而又匆忙。昔日的“重庆国术馆”和“扬武国术社”早已成为历史,余发斋父子于解放前夕相继过世,头上的光环也早已经褪色;但是,岁月并未磨灭余门拳的功绩。除余氏家谱以外,记载着余门拳主要套路、点穴和解穴、疗伤秘方的拳谱,至今仍在余家保存完好;余门拳传人及其弟子,并未有停止(河蟹)和传承这一历史悠久、称霸武林数十年的独创拳种。1985年,余门拳获四川省民间武术挖掘整理奖和贡献奖,后列入《四川武术大全》,其杰出传人余发斋父子也收入《中国武术名人词典》。

余发斋父子在成都一拳成名,但主要的武术活动在重庆,在重庆的影响力也更大。解放以来,重庆及川东一带,余门拳弟子已经传承到了第五代;成千上万的余门拳弟子及爱好者,以练习余门拳而自豪,以交流切磋余门拳而乐此不疲。1993年,重庆余门拳弟子到简阳石盘寻宗,修缮了余发斋和余鼎山的墓。现可查阅的资料表明,2007年7月,宣汉余门拳手丁耀廷,代表四川队在澳门举行的第二届“文武中国•国际武术精英赛”上,取得大刀组金牌和其它拳银牌的不匪成绩。2008年8月,达州以余门拳在川东北广为流传为由,作为民间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09年,重庆余门拳研习协会成立。有关余发斋、余鼎山当年在重庆打擂执教的图文资料,还较为完整地保存在这个协会里。

截止目前,健在的余门拳嫡系传人,仅有余森洋、余国洋、余志彬三人,系余发斋的玄孙。余森洋曾任成都体育休学院武术教师,余国洋曾任自贡市武术队教练。据介绍,余志彬于三十岁开始面向社会传授余门拳,所教弟子数十人,但无一人学成。通常的解释是,传统的余门拳,讲究基本功和内功,特别考验人的意志,因此修成正果者历来就不多。而重庆和川东一带,余门拳已经发展成多个分支,其中一部分拳路已经走样,演变成一种更具观赏性的拳术。

2009武术馆开始传授余门拳。自2008简阳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正致力于余门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计划在石盘镇修建“余门拳武馆”,并计划将余门拳推广到全市的中小学校,让发源于简阳石盘、曾威震四方的余门拳,在雄州大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4-20 02:46 , Processed in 0.0755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