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本周热榜
    查看: 6800|回复: 1

    东大路上的诗书文化

    [复制链接]

    6722

    主题

    8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站长

    UID
    66
    帖子
    80566
    主题
    6722
    积分
    282722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5-22
    最后登录
    2024-4-16
    在线时间
    10768 小时
    发表于 2016-9-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相关资料】成都东大路:逐渐逝去的古道

    作者:朱成文    来源:《四川档案》   

      成都的东大路,是成都沟通川东方向的必经之路,最早在蜀汉成型,史称蜀巴大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驻防武康郡(今简阳)的车骑大将军强独乐等11位将帅为称颂周文王宇文泰平定南方,使得此道得以重新开通,特意在龙泉驿区山泉铺东面的显益之岗大佛寺为其建记功碑(即北周文王碑)。唐代正式将此道称作官道,北宋诗人文同所撰《和提刑度支王店鸡诗》,其中有“王店有邮吏,养鸡殊可笑”之句,“王店”即现在的龙泉镇,说明宋代龙泉驿已经是政府通邮的重要通道了。

      唐宋时期,东大路已经比较繁华了。证据有三:一是山泉铺东面半山坡的唐三教场及石佛寺自唐宋至近代一直有文人题刻,尤以唐宋居多;二是从东大路上龙泉山不远有宋代建的“少休亭”;三是宋代袁辉的《通惠桥记》,对当时的繁荣景象记述最为生动,说当时的东大路是“商贾轮蹄、往来憧憧,不减大郡”。

      至明清,开始普及驿道,东大路就是从锦官驿至龙泉驿再到阳安驿的正线,直线距离最近,人员和消息往来最便捷,经过的地方有:得胜场、沙河堡、黉门铺、大面铺、界牌铺、龙泉驿、山泉铺、柳沟铺、南山铺、石盘铺、赤水铺、九曲铺等。根据明天启年间冯任修的《成都府志》(当时简州隶属于成都府)的记载:龙泉驿,旱夫六十名,该银四百三十二两;号衣三两六钱;厨子六名,该银四十两二钱;马四十五匹,每匹三十两,共银一千三百五十两,供应银二百四十两,每年共二千六十八两八钱。其总规模在成都府22个驿站中仅次于成都城外的锦官驿,但无论人数还是马匹都多于地处简州州府的阳安驿。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东大路上有大量过往的官员和需要派发的文件。

      由于成都历来就是一个消费城市,很多川东的物资要运往成都,为省力,客商往往愿意走水路。东大路北支线作为商道开始发达起来,金堂县五凤溪因处在沱江旁边,成为客商卸货的重要港口,很快繁华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洛带镇成为成都东门最大的商品中转站,这才有了民间谚语“运不完的五凤溪,搬不空的镇子场(洛带),装不满的成都府”。这里的搬不空,是指东山上的柴禾,以及川东输送来的油、盐、糖、烧酒等物资。因为镇子场交易规模较大,所以有“成都东山五场镇之首”的称号。(另外四个是龙潭寺、西河场、石板滩、廖家场。)由于五凤溪到镇子场基本上是山路,崎岖不平,所以客商只有靠肩膀挑运货物。而镇子场到成都府的路面相对要平坦、宽敞些,客商可以挑着货物进成都,也可以用独轮车把货物运进成都。

      此外,还有一条线路是从成都府出发,经过洪济桥(九眼桥)、新店子(新兴镇)、柏合寺,再翻长松寺到贾家场,叫东大路南支线。柏合是传统的东大路南支线的重要节点,从这里往东翻龙泉山到贾家、简阳,往南可到达仁寿(即所谓陵州古道)。

      民国17年(1928年),成渝公路成简段建成通车后,东大路上这种传统肩挑背磨的运输方式,逐渐被滚滚的汽车车轮所替代,镇子场(洛带)的经济地位开始衰退,逐渐被龙泉驿赶超。如今,洛带古镇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龙泉街道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东大路遗迹也所剩不多了。据调查,成都东大路上保存得最好的是山泉铺至茶店子的一段古道,至今仍有山人行走其间,步履如风。

      总之,东大路在古代是比较繁华的,既是官府传递文书的重要通道,也是民间货物往来的重要通道。

      为了展示明清时期成都东大路的大致情况,胡开全同志认真查阅有关史书和地方志书,并认真进行田野调查,绘制出成都府到简州的草图。后聘请成都地图出版社专家万邦先生画出了《明清时期成都东大路示意图》。









    东大路上的诗书文化

    文:徐正唯



    简阳石盘铺一带曾经有过一首儿歌唱道:“九曲弯弯赤水河,石盘南山柳沟坡,山泉龙泉过界牌,大面黉门望沙河。”儿歌中提到了11处场镇地名,其中龙泉是“驿”,其余10处都是“铺”。而这些都是从简阳往北,翻越龙泉山去成都方向沿途的地名。按照清末简州石盘铺人傅樵村《成都通览》书中所记他曾经亲自行走过的这条古代成都至重庆的东大路,由成都往南,翻越龙泉山去简阳方向沿途的地名里程却是:出东门(今东大街东门大桥西端)五里牛市口、五里沙河铺(堡)、十里红(黉)门铺、十里大面铺、十里界牌铺(即华阳县与简阳县交界处)、十里龙泉驿、十五里山泉铺、十里柳沟铺、八里茶店子、七里南山铺、十五里石盘铺、五里五里碑、五里赤水铺、五里火烧店、十里九曲铺、三里石桥井、七里简州、十里龙桥铺、十里青石铺、十里花鹿铺、十里杨家街,七里石瓮铺,八里界牌,以南五里就是资阳县临江寺了。上面童谣中唱的就是从简州出发上成都,经过九曲铺、赤水铺、石盘铺、南山铺、柳沟铺、山泉铺、龙泉驿、界牌铺、大面铺、红(黉)门铺、沙河铺(堡)就到成都东门外的牛市口了。从傅崇榘所记里程可知,当时简阳到成都华阳县界的界牌铺共计一百一十里,而界牌铺到成都城东门的牛市口还有四十里路程,简阳到成都城的实际里程当是一百五十里。再往南,简阳通往资阳县界临江寺的里程只有六十里。简阳境内这段二百一十里长的东大路,历代都是成都通往重庆的主要官道—驿道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简阳境内自古至今重要的经济文化命脉,东大路上积淀着无比深厚的诗书文化。

    古代成都东门大桥东南侧水津街的锦官驿是东大路上第一座驿站,第二座就是简州龙泉驿了。更早的龙泉驿景况不见记载,清代人吟咏诗文颇多。遂宁才子张问陶《九月四日将归遂宁发成都龙泉驿道中口占》诗云:“出郭白云朗,登山红树秋。马蹄轻熟路,峰影界他州。去住常无定,赢余苦浪求。劳人多聚散,归雁识乡愁。”这是过往官员的宦游乡愁。清简州知州宫思晋《夜过龙泉》诗曰:“一旬三赴龙泉驿,此日更残月更残。雨后但愁蛇径滑,风高不管雁行单。差池短梦迷征毂,多少长愁压锦鞍。莲幕此时无侣伴,诗情应共酒杯宽。”“匹马宵征气亦豪,为民了事敢辞劳。明星耿耿霜风冷,远树蒙蒙夜气高。傲吏于今贫照骨,乡民休畏贼如毛。文翁故事终须仿,买犊人人说卖刀。”这是地方官员不辞劬劳鞍马奔波的感叹。清简州士绅戢树铭《晓发龙泉驿》诗:“为检行装起,天凉趁早征。危途悭马足,古驿乱鸡声。年老常多忘,山多不识名。锦城诸友伴,回首不胜情。”这是走亲访友之什。清简州庠生徐嗣昌《宿龙泉驿》诗:“奇峰高插暮云间,寒柝声声起抱关。一线秋风灯影乱,梦中先已到家山。”同样的家愁,民国简阳诗人曾国才也有一首《宿龙泉驿》诗:“村鸡店月梦迟迟,百里乡关不惯离。睡醒浑忘身是客,呼儿犹似在家时。”那时简阳人上成都,或者在石盘铺歇一宿,再翻越龙泉山。而由成都回来,也往往得在龙泉驿住上一宿,再翻越龙泉山。当然也有诗人习惯了这样的游旅生涯,一路上都是兴趣盎然,民国诗人苏启元就有一首《龙泉驿》诗吟唱道:“绿榭红亭市语哗,驿楼半被柳荫遮。群鸟结阵归飞急,野旷天低落日斜。”


    从龙泉驿长长的青石板驿道缓缓登上龙泉山就是山泉铺,这一路上古人也留下有许多吟咏篇什。清人徐嗣昌《山泉道中口占诗》:“蛰龙嘘气万山烟,岩壑阴森别有天。为看奇峰冲雨上,春风吹到白云巅。”这是春雨时节在山泉铺东大路上看龙泉奇峰。戢树铭也有两首《山泉道中诗》:“一路乱峰迎,萧萧班马鸣。烟云忽起灭,林壑变阴晴。黄叶点秋色,白杨吹雨声。遥知小儿女,终日计归程。”“落日万峰青,羊肠径曲折。花落断岩边,满地胭脂雪。何人跨牛行,宛转穿林樾。松杉苍翠间,笠影时出没。遥闻短笛声,吹出峰头月。即此净尘心,劳劳叹行役。”一首秋景,一首夜色,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民国苏启元也有一首《山泉铺诗》:“西来日日上烟环,夹路秋林叶渐斑。立马万峰顶上望,青苍无际好江山。”也是山泉铺秋景,写得却是气势磅礴。

    山泉铺左近龙泉万峰之中都是古刹禅丛,长松寺、古佛寺、石洞寺、金龙寺、石经寺……如串串菩提佛珠散落在东大路上。过往墨客骚人驻足云游高僧挥毫泼墨摩崖勒石渲染浸润了东大路上如满地春花遍山红叶的诗书文化气息。

    南宋大足人杨甲《灵泉山中》写道:“何处长松寺,雨花云外台。山从百曲转,路入九关回。老桧成龙尽,残柯借鹤来。人间斤斧乱,风壑夜声哀。”清末资中状元骆成骧《同吴雪琴林百熙僧演明游长松寺诗》:“想望云梯五十年,忽然身到太微天。谁知帝座通呼吸,半是如来半谪仙。”“万松岗上夏清泠,双桧门前昼窈冥。僧老云中人不识,一峰天际向谁青。”清张问陶《游石佛寺诗》:“石窦疏钟冷,廊腰曲磴偏。寺荒山自拥,僧蠢佛能怜。谷鸟通樵语,松风和涧泉。一湾云栈小,丹赭积天然。”骆成骧还有一首《至石经寺》诗云:“雷溪三百曲,直到寺无尘。院木风霜老,田苗雨露新。易遭经五厄,难化佛千身。不落人间世,深山万古春。”

    石佛寺《北周文王碑》号称南北朝第一碑,历代名流墨客在此题刻造像,留下许多珍贵的书法文化艺术珍品。长松寺山间崖壁,历代文人墨客、隐逸之士留有众多咏物抒怀的诗词题刻,马祖道一遗迹以及李淳风袁天罡的传说故事,更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石经寺内清代简州知州宋思仁刻送汉白玉《金钢经》一部,遂名“石经寺”。寺周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林地面积约200余亩,寺庙殿宇楼阁掩映丛莽之中。达官贵人、文人骚客郊游寓居石经寺,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东大路上,山泉铺和石盘铺之间的茶店子地处龙泉山脊之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诗人眼球。民国苏启元《由茶店至山顶诗》:“人从山上行,云从山下起。依依若有情,随人上山十余里。山顶之高高接天,横览八极凌紫烟。四山迴合不知数,宛蜒奋飞入云去。云飞上天自卷舒,人苦年年走道路。恸哭穷途岂达理,歌行路难行不已,乌兔东西亦如此。”这是行人盘旋于龙泉山巅东大路上的行路难歌。所以苏诗人另一首《茶店诗》这样唱道:“薄暮来投宿,如归安乐窝。途穷天地窄,兵杂乱离多。美酒争豪饮,佳人唱艳歌。开轩聊举目,风景自山河。”诗中民初战乱时期东大路上的龙泉山巅茶店子灯红酒绿妓女寻欢隐然一处世外桃源般景象,其实不然,请看这首也是民国时期成都报人蜀西樵也《茶店子乱葬坟歌(在简州治)》:“君不见龙泉驿南廿五里,茶店子埋干麂子(俗称乞儿名)。生无一饭充饥肠,殁无片板覆遗体。山陌碎掷如乱柴,往来惊见悲中怀。居人笑指向客说:是肉饱犬余残骸。呜呼男儿身七尺,盖棺抔土成安宅。马革无须定裹尸,岂尽沙场忠毅魄。芦中穷士志不穷,尔胡落拓甘长终?王孙裸葬固高致,狐狸未搰黄耳逢。皮囊脱却无烦恼,天地水葬靡弗好。诿鹰饲虎伊何人,死欲速朽见犹小。姑为若辈陈一词:汉唐陵墓存者谁?赤眉遍掘温韬继,冡中枯骨初无知。官道即今多义冡,旋复平夷争下种。崇高且羡生王头,樵采难禁死土垅!”

    东大路茶店子下山就到石盘铺了。石盘铺走出一个傅樵村,来了一个吴昂。石盘铺是早在明代设置的铺递,下川东过往客人必经之处。明代状元杨升庵有《石盘铺诗》:“向夕凉风起,人马俱欢声。不用燃双炬,天高秋月明。”清人张问陶也有《黎明过石盘驿诗》:“霜重羊裘薄,山繁鸟语纷。残星避初日,古树宿荒云。问舍蜗难寄,沽名砚未焚。平生悲道长,辜负小窗芸。”简州知州宫思晋有《石盘驿次船山韵》:“古驿石盘岭,行行意渐纷。断崖吞赤水,宿霜卷青云。苗秀情如渴,林枯望若焚。祈年更祈雨,手艺寸香芸。”石盘铺以其秀色吸引了东来西往的宦游客子,在此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篇什画图,吴昂即是其中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吴昂字致堂,号六谦,渝州(重庆)人。生于清朝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庠生。青年时书画即很驰名,好远游乐清闲。道光十年左右,只身出游到简州,后移居石盘万寿宫。吴昂的轶闻佚事至今仍在石盘铺流传。

    赤水铺在石盘铺南边十里之遥,明代状元杨升庵也有《赤水铺诗》:“瓦壶煮清茗,聊以涤炎威。赤日不肯下,红尘逐鸟飞。”赤水铺已是龙泉山下的浅丘地带了。再往南走,就是水陆交汇的川中古镇石桥井,过往墨客也留下了无数歌吟。清人钟祖芬《夜宿石桥》诗云:“一夕昭关已白毛,松风无雨亦潇潇。茶芽蘸水甘同浊,蔗叶煎糖苦自熬。戴月奔来犹睡晚,闲云栖处也心劳。是非莫怪人多口,子燕雏莺亦善嘲。”三桥自古产盐,清人无名氏有《石桥井观盐诗》赞道:“一带寒山起暮烟,盐家灶灶傍晴天。凿开混沌熬三峡,倒泻洪涛瀹九川。看取调和资鼎鼐,不妨汲引出渊源。几经锻炼成佳品,选物供炉讵偶然。”

    过了石桥,来到东大路上千古绝唱地折柳桥,唐代简州刺史雍陶一曲“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从此在这儿树立起了一座绵延不绝的诗碑,让古人今人吟唱至今!

    折柳桥东侧沱江边简州北崖摩崖字画、折柳桥西简州西崖石刻大佛和摩崖字画,折射着千百年来简州东大路诗书文化的璀璨光辉,镌刻下了马祖道一、薛涛、许奕、刘念、张三丰等不朽的名字,让后来人留连忘返。

    东大路上第三驿简州阳安驿南关外的墨香亭,也是一处让人难以忘怀的书画胜景。墨香亭建于清嘉庆中期,是胜因寺前碑亭,由见修和尚修建。见修善书画,能文。墨香亭为砖砌方亭,深广丈余,前一门,后二门。正门上方嵌贴金字篆书“墨香亭”三字。亭中竖巨碑,高约三米,正面颜体碑文,笔力不凡;背面碑文为柳体,潇洒飘逸。亭内四壁镶嵌有古今名人诗文石刻,左壁有达摩祖师画像石刻,像两旁及后门外壁有同一对联“饱知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只点头”,前为行书,后为草书,为见修所题。

    墨香亭所在地为宋代景德院旧址,主持觉范和尚也是当时名僧,与黄庭坚为物外交。简州景德院是宋代蜀中一大名胜地,觉范种竹所居之处名叫“也足轩”。简州刺史孙国观为作《也足轩记》,黄庭坚有《题也足轩诗》:“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不需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客来若问有何处,道人优昙远山绿。”山谷还有一首《简池觉范道人住景德观中,东院西池种竹两枝于晏坐轩中,山谷老农作颂曰》:“往在江南住竹山,道人两岁三来访。听风听雨看成龙,牛羊折角入朝饷。简州城东刮地寒,手种檀栾三两竿。竹成要作无孔笛,若有灵龟一任钻。”黄庭坚如此揄扬觉范,可知其人确有不凡处。墨香亭集真行楷草、颜柳欧苏各体各派墨迹于其中,实为东大路上一处散发着浓郁墨香的文化古董!惜乎皆毁于一旦矣!

    简州境内最后一座铺递石瓮铺附近东大路边上的觉林寺,也是一处知名度极高的诗书文化古董。旧《志》云:“瓮亭山在治南四十里石瓮铺,有觉林寺,在大道旁。”它的出名是因了北宋真宗宰相王钦若在做西川安抚使时在这儿留下了一首《觉林寺石刻诗》:“暂拂尘襟思倍清,竹风山色乱泉声。安民功浅君恩重,又策羸蹄向古城。”觉林寺在简州南五十五里资、简接壤,汉王褒读书处。自从王诗出来后,历代题咏唱和者甚多。稍后的益州太守赵拤《题觉林寺诗》:“古寺无碑刻,僧云不记年。自余安所问,惟是爱林泉。”再后的明代内江人张叔安有《觉林寺次韵诗》:“暗林一径入,高阁千峰攒。过懒僧眉白,无生佛指弹。有江容得月,当路最宜官。系马青松下,诗从壁上看。”清代简州知州胡德琳也有《小憩觉林寺用石刻原韵》:“禅榻秋风午梦清,觉林高枕听松声。阳安一载尘缘缚,此日将身到化城。”过了觉林寺,简阳境内的东大路也就走过一遍了。


    个人微信 33239 6666
    提供简阳论坛访问相关帮助
    也欢迎加好友后申请进入论坛微信群

    94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少将

    UID
    145190
    帖子
    21062
    主题
    94
    积分
    61138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15-5-27
    最后登录
    2023-11-22
    在线时间
    3901 小时
    发表于 2016-10-8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支持一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4-17 05:39 , Processed in 0.38577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