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本周热榜

[育儿宝典] 育儿专家的家庭教育故事,慢慢看你会受益匪浅的(转贴)

[复制链接]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58  看不见的力量——动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本能地就想要控制他们所在的环境——从而有效影响世间的人和物。比如孩子玩耍的时候喜欢旋转按钮,开箱子,或者按照自己的愿望摆弄玩具。
  尽管所有的儿童都很好奇,都有控制欲望,为什么有的小孩要比另外一些小孩更刻苦、更卖力呢?
  另一个位心理学家研究了这个问题,她发现,孩子在对待成就和评价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支配愉悦。2岁前,孩子并不寻求别人对他们成功的注意和赞赏,失败了也不会困扰,只是转移目标,尝试支配其他玩具。这时候,有的家长倒是很困扰,认为孩子不上进,其实这是杞人忧天。
  第二个阶段:寻求赞许。2岁的时候,幼儿开始预期他人将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成功时,他们会寻求赞誉,也知道失败会被批评。
  第三个阶段:标准应用(这个总结有点莫名其妙,晕!)。作者的观点是:3岁的孩子会出现一个转折,他们开始独立地对自己的成败做出评价,不用大人说,他们在成功时自然会感到骄傲,失败后也会感到羞耻(而不仅仅是失望)。作者用“羞耻”来形容,我想是恰到好处的,所以如果大人语言不当,会增加这份羞耻心。而我们常常以为孩子不那么在乎。
  所以从两三岁开始,如果给孩子恰当、富有激励的评价,会增强孩子的积极性。相反,一些随意的负面评价,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在孩子面前,父母确实需要谨言慎行。
  另外,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成就动机和三个家庭因素有关,分别是儿童的依恋质量,家庭环境特征,父母的育儿方式。
  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从2岁起表现出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自立,进入小学后,对解决问题有更浓厚的兴趣,更自信,成绩也更好一些。所以孩子三岁以前的养育很关键。
  理想的家庭环境是——刺激丰富,能为儿童提供与年龄适宜的挑战并鼓励他们成功。
  关于父母的育儿方式,如果父母强调独立性训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的自立行为给予强化,对孩子的成就动机会有积极作用。当然,也不是把任务扔给孩子了事,父母还需要小心地充当他们的脚手架。
  最后,说说高成就青少年的父母的3种品质吧:
  (1) 温情、接纳,及时表扬子女的成绩。
  (2) 给儿童设定一定的标准并加以指导,对其过程监督确保完成。
  (3) 给予儿童一定的独立和自主,小心翼翼地帮助孩子使之能独立完成,对于年长的孩子,给予他们发言权,决定如何最好地战胜挑战达到目标。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59   成就归因——胜败岂无凭?
  
  
  一个孩子取得成功或者遭遇失败,他会怎样分析其中的原因呢?一般说来,这里面有4个很重要的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让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因素是怎么影响孩子行为的。比如一个孩子成绩不理想,如果他认为这是因为他能力不足,那么他对提高成绩就不抱希望;而如果他认为这是因为他努力不够,那么下次他就会通过付出更多努力来获取高分。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其他方面表现不够好,不要单单责怪他懒惰,可能是某个念头在作怪——他可能认为自己怎么努力都很难成功。
  这四个因素的最佳组合就是将成功归结为能力强,将失败归结于努力不足。前者比较稳定,后者可以改变,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希望。
  另外,你有没有发现,不同的孩子面对失败的表现有很大差别。有的孩子遇到挫折,根本不当回事,继续努力,然后获得了成功;而有的孩子失败了一次,情绪都受到影响,不肯再尝试,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心理学家对这个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两类儿童对取得成就的解释大相径庭。
  一种是求精取向。这样的孩子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或自己容易克服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坚信通过努力会取得成功,遇到失败也不气馁,而是从头再来。
  另一种是习得性无助取向。这样的孩子把失败归结为稳定因素——能力不足,把成功归结于走了“狗屎运”。这使得孩子感到无能为力,就容易沮丧、不思进取。甚至一些很有天赋的孩子也容易这样归因,而这种归因风格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变。
  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感觉,那我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呢?
  如果儿童成功时表扬他们努力,而失败时就责怪他们能力不足,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很容易不知不觉培养了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值得提倡的是过程导向的表扬——对儿童形成和发现好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努力加以赞许,当他们面临新任务的时候,就会把重点放在怎样解决问题,而不是紧盯着结果。
  我们平常习惯使用的“你真聪明”、“你真棒”,其实都更注重结果。如果这样,孩子慢慢会觉得,如果失败了,就不聪明、不棒了,而那个过程是无足轻重的。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关心孩子在过程中想了多少办法,学到了什么。而且千万记得——失败本身也有它特殊的价值,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0. 第一逆反期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青春期逆反,但不知还有第一逆反期。当然,现在资讯发达,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啦,毕竟还有不知道的,我就再啰嗦几句。
  关于第一逆反期的时间,有的书上说2-4岁,有的书上说3-5岁,我的观察是两岁的孩子就挺明显的。
  第一逆反期的表现呢,比如孩子逆反心理强,故意反抗,执拗,任性,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不听话。这时候的孩子很喜欢说“不”,对某件事情固执,比如要求爷爷喂饭,别人都不行等。
  处在第一逆反期的孩子,有一些变化。
  第一个是孩子的情绪变得丰富了。孩子出生几个月,只有初级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等。到了两岁,孩子就出现了次级情绪,包括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等。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时候孩子的情绪更精细化,比如,明明很想和人家玩,却表现得很扭捏,假装不理人家。我猜测这个变化和逆反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其实变化很剧烈,孩子需要适应。当然,这不是书上说的,说错了你得原谅我。
  第二个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你会发现孩子意识中出现了一个“小我”。他开始捍卫自己的东西,认为自己有能力做某些事情,不喜欢被干涉,当然,小人儿也有了小小尊严。
  如果仅仅从表面看,这时的小家伙有点“烦人”,他们从人见人爱的乖宝宝变成了麻烦制造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容易从这个地方发生转折,这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消极情绪也在增加,有的开始斥责打骂孩子。
  其实,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孩子开始成长了,孩子的内心更加丰富,理解力增强,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如果教育得法,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成长很快,并且为一生奠定基础。
  家长要做的,首先是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对孩子的逆反态度不要有过激反应。孩子有些事情想自己来做,就给他这个空间,当然,孩子极有可能做不好,对这个要有心理准备,别总是当事后诸葛亮:看看,我说你做不好,还非要做,弄坏了吧——这话多熟悉啊!其实,就算弄坏了,孩子也能总结个经验,我们不是也在错误中长大的吗?
  其次,这时候要给孩子建立边界意识,确立规则。什么事情可以,什么事情不可以,并不因为他任性而妥协。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理解万岁,我们需要从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了解他的动机和愿望,而不仅仅看结果。不要从这里就开始“混合双打”生涯,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1. 怎么惩罚更有效
  
  
  以我自己的观察,家庭教育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讲道理,之二大概就是惩罚了。那么,怎样的惩罚更有效呢?
  一个叫马丁;霍夫曼的学者将惩罚技术归类比较:
  1. 取消关爱。在儿童做出不良行为之后,停止对他们的注意、关爱和支持,即让他们产生关爱缺失的焦虑。
  2. 权力压制。运用长辈的权力控制儿童的行为,包括强制要求、人身约束、殴打以及取消特权等可能使儿童害怕、生气或怨恨的技术。
  3. 说服诱导。通过强调某个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向儿童解释某行为不恰当并且应该改变的理由,通常也向儿童提供如何弥补过失的建议。
  不妨先假设一个情境,国庆节孩子燃放鞭炮惊吓了家中的小狗。如果采用取消关爱的方式,父母可能会说——你要干什么?走开,我不想看见你!如果使用权力压制的方法,父母可能会打孩子或者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周六不能去看电影了。如果是说服诱导的方法,父母可能会说——孩子,你看小狗现在多害怕。你这样会让它身上着火的,如果它被烧伤我们都会很伤心的。最后一个办法更关注孩子做错事情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通过这个例子,哪个方法有效显而易见。不过作者强调,说服诱导加上偶尔的权威压制的策略最有效,也是最受欢迎的教养方式。
  我这里也跟着唠叨两句。很多家长说道理讲了好多遍,孩子就是不听。如果详细了解讲道理的内容,就会发现,家长所谓的“讲道理”往往是取消关爱和权力压制,而不是说服诱导。
  为什么说服诱导最有效,其实也很容易明白。说服诱导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错了事情该如何弥补,而且这样的方法最容易让孩子产生同情心。这样的方法,不但使得眼下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容易重蹈覆辙。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2.礼貌是交往的敲门砖
  
  
  
  孩子两三岁,处在第一逆反期,这时候孩子有了尴尬、害羞、骄傲、嫉妒等情绪。这个阶段,一般家长也很强调孩子要有礼貌,遇见邻居或朋友要叫人,而孩子往往表现的很害羞。家长就把这行为定义为“没礼貌”。而且家长不明白,一个“叔叔好”、“阿姨好”多简单啊,孩子怎么就金口难开呢。
  其实,我们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家长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啥场面没见过,一句问候,当然是小菜一碟。回头看自己的童年经历,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形吗?见到一个熟人,明知道该打个招呼,不知道心里担心什么,最后头一低,假装没看见。
  其实,打招呼不仅仅是一个礼貌问题,它是交往的敲门砖。你看,孩子问了“叔叔好”、“阿姨好”之后,对方都会回应,然后呢,往往又有了新的话题,问问孩子几岁,有没有上幼儿园,或者和孩子开开玩笑什么的。这看似简单的一来一往,其实需要有交往的经验才能回应。
  如果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就会感到紧张、不自在。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慢慢积累,允许孩子犯错。不能因为孩子“没礼貌”就不断地催促,甚至打骂孩子。
  如果把交往过程分解,至少包括——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要听懂对方的话,判断对方说话的意图,有针对性地回应,并且预料自己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还有预测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所以,我们要厘清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问好,孩子让孩子学会交往?如果仅仅学会问好,那很简单,强迫孩子一段,他也就习惯了,然后见到认识的人都会彬彬有礼地问候。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孩子给人的感觉特别有礼貌,但问好过后,就是一片沉默,或者找个理由躲开,仿佛全封闭的世界,只伸出一个小小触角。也就是说孩子的交往能力没有发展起来,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人家说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回应。
  也许我们按照交往的分解动作一步步地让孩子去实践,会好些吧。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3.成长需要不在乎
  
  
  
  之前也写过我小表弟的例子,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总是被人误以为是没心没肺、不思进取。
  不少家长和我诉说他们的苦恼——孩子成绩不好也不着急。这所谓的“着急”是要在表情上读出来的。其实,看上去不着急未必是真的不着急。如果孩子愁眉苦脸,烦恼已经写在脸上,那就非常严重了。这一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小时候大家都认为我很调皮,无忧无虑,其实还是有很多苦恼在心里。
  那天无意间翻了翻《钝感力》,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个很有才华的作家,但自尊心也极强,在成长的阶段,总是难免遭遇编辑退稿或者其他方面的挫折。其他作家能很快振奋,而他感受到的伤害更深。几年之后,那些越挫越勇的作家在文坛上越来越举足轻重,而这位有才华的作家却销声匿迹了。
  我身边的亲人也有类似的人。有点才华,也有点过人的能力,但就是挫败感特别重,很敏感。人家N年前无意间说过的对他不利的评价,都记在心里,且耿耿于怀。
  这样的人做事往往有一个偏差,特别在意结果,而忽视过程。比如,做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心里反复想成功了别人会怎样赞赏我,失败了别人又会怎样看待我。这样想来想去,就特别害怕失败,变得缩手缩脚。而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结果的权衡上,自然会忽视过程,最后往往会得到失败的结果。然后,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作者的总结很有意思——那时我深深体会到没有比那种多少有些才华,但自尊心过强的家伙,更令人担忧的了。
  如果你的孩子看上去没心没肺,别烦恼,换个角度看,那也是举重若轻,有大将风范呢。当然,如果孩子成绩不好,那要设法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不是引导孩子提高焦虑水平。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4.迟钝一点又何妨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此前,我们一直以为敏感的孩子更好,如果迟钝,就几乎和笨划等号了。
  《钝感力》颠覆了这个观念,比如作者说五官适度迟钝,更有利于适应环境。他说眼睛太敏感,视物清晰,就特别累。鼻子太敏感,就会受各种气味的困扰,如果再有个过敏性鼻炎,就更烦恼了。耳朵太敏感,人的思维就容易受到干扰……
  人际关系也一样,敏感的人,总是苦恼特别多,如果迟钝一点,很多细微的苦恼就忽略了,这样的人更舒服,也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和喜欢。看到这一点,我心中窃喜了一番。虽然我对小孩挺敏感的,但其他方面,迟钝的时候比较多。以前,我一直认为这是缺点,呵呵,原来也算个优点呢。
  我的一个朋友一直主张家里的饭菜不要做的太可口。我最开始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可观察了一些例子之后,还真是这样。比如,现在许多父母给孩子的饭菜做得又可口又精致,等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或者到外面读书,就特别不适应,变得挑食,身体也不好。偷偷说句心里话,我老妈做得饭菜就挺难吃的,所以我总是觉得别人家的饭菜特别好吃,这大概也是我愿意去别人家的原因之一。现在,我的胃口也特别好,南北通吃,走到哪里都不担心饮食问题。
  我们汉语里有“大智若愚”这个词,大概和钝感力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不管怎么说,“钝感”让我们在教育方面思路更开阔。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5.得寸进尺也是一种能力?
  
  
  这也是在《钝感力》里第一次听到的新观点,看到这一行字,就是挺吃惊的感觉。什么,得寸进尺还是一种能力?
  作者是这样说的——有才能的人周围,肯定会有时常表扬他的人,而其本人也常因表扬而得寸进尺,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精神,不是所谓的卑鄙无耻,而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为了培养人们的钝感力,还需要“得寸进尺”的精神,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得意忘形”。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在作者还是一个新人作家的时候,时常为了稿子的事情失去自信或者忧心忡忡,就到新宿的一个酒吧喝酒,酒吧的经营者是位“妈妈桑”(一位年长的妇女,这是把日语的敬语音译过来了,挺好玩的),这位“妈妈桑”总是毫不犹豫地夸他有才华,其实她从来没看过他的文章。这句不大靠谱的夸奖,竟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作者重拾信心,坚信自己是有才华的。如今,他早已跻身日本著名作家的行列,回头看这句话,真的是很有力量。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同样的夸奖,在不同人的身上,会发生不同的效果。当然有作者这样的类型,给点阳光就灿烂;也有的人呢,直接就觉得夸奖不靠谱,或者是搬出好几个缺点来反驳别人的夸奖,结果呢,把夸奖给“驳回”啦,夸奖对这个人没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后一种类型的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成长的路径恐怕很多。我想极有可能是这样,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被人夸奖,总是喜形于色,而父母长辈认为孩子太骄傲,太得意,予以批评。慢慢的,孩子就算高兴,也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一副少年老成、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而父母长辈因为担心孩子自满,明明看到孩子的优点,也埋藏在心里,非常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或者说一些有转折的句子:虽然不错,但是还需要努力!没看见谁谁谁比你更优秀吗?
  孩子就这样学会了用父母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自己,进步的时候,总是压抑内心的喜悦;做的不好的时候,却深切地苛责自己。这就像一双翅膀,只有重力,没有动力,哪里能飞得高远呢?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6.父母的接纳与反应
  
  
  有一个学者认为,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是:父母的接纳、反应;父母的命令、控制。
  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其实,家庭教育根本就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都是平淡、琐碎的生活小事。令人惊奇的是,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些小事,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有天壤之别。
  在这里重点说说父母的接纳和反应——父母对孩子提供支持、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以及当孩子达到期望时乐于提供关爱和表扬。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接纳、敏感的父母会严厉地批评孩子。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微笑地面对孩子,表扬和鼓励孩子。相反,较低接纳性和反应性的父母经常轻视、批评、惩罚和忽视孩子,并且几乎不会与孩子交流他们喜欢和欣赏的事物。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父母的接纳和敏感优于拒绝和不敏感。关爱回应的教养方式总是与稳定安全的情感依恋、亲社会倾向、良好的同伴关系、较高的自尊、强烈的道德感以及其他一些积极的发展结果相联系。儿童一般都希望取悦有爱心的父母,努力实现父母的期望,学习父母期望的事情。相反,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如果父母或其中一方对孩子缺少注意和关爱,就会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抑郁以及后期适应困难。
  这段文字是很久以前看的,今天重读,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最近,我每次去和曼曼玩,走的时候她都不让。有时候我要提前和她说,她不让走,我们就约定再玩五分钟。她是个守规则讲信用的孩子,到了五分钟,彼此拥抱、飞吻,承诺过两天再和她玩,她就会放行。
  去年,曼曼曾经很长时间“不要姑姑”,我没想到她会和我这么亲,我对这其中的转变也充满好奇。
  我左思右想,总结来总结去,无非是我和她玩游戏,全情投入,每次都玩到她不玩为止。另外一个原因呢,大概就是接纳和反应了。这是我小时候和孩子打交道形成的习惯。每次曼曼和我说话的时候,我都非常专注地听,有时候还把她的话简单复述一下,问她是不是这个意思。有时候和大人闲聊,曼曼过来和我说话,我都会停下了,安静地听他说完,认认真真回应她的问题和要求。她发起的游戏,我几乎不拒绝她。比如,她特喜欢当“导演”,安排游戏的情节,只要没有危险,我都答应,按照她的意思来玩。
  有的孩子,越长大,暴露的问题越多,家长束手无策。不妨回头去找问题的根源,很多都是对孩子的接纳和回应不够,孩子长期处于被忽略、被拒绝的处境,这样的孩子往往自我评价很低,比较退缩,容易情绪低落。
  就算我们再忙再累,也别忘了——对孩子保持连续的关注,专注地听孩子讲话,用心地和他玩,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和愿望,不放过任何一个肯定孩子的机会,和孩子一起探讨他感兴趣的话题。
  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好办法。原来教育孩子是如此简单的事情。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省 电信
 67.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
    
  关于教养类型,有很多种划分方法。我下面要说的,是一个叫鲍姆瑞德的人的研究成果。他将教养类型分为如下四种:
  专断型: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通常cheng r会提出很多种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他们不向孩子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迫使儿童顺从。专断型的父母不能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并尊重他们的权威。
  权威型: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很多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与专断型的父母相比,权威型父母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做出反应,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来控制孩子。
  纵容型:一种接纳而放纵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作出相对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
  未参与型:这是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是一种非常放任且具有较低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或者会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
  再说说这几种教养类型下成长起来的儿童的特征吧:
  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发展的相当好。他们心情愉快,具有社会责任感,自立,有成就定向并且能够与cheng r和同伴合作良好。
  专断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一般情绪不稳定,大多数时间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对来说没有目标,对于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纵容型父母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
  未参与型父母带出的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和易于发怒等外在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在班级活动中表现非常差,在儿童后期会表现出行为失调。
  这四种类型已经说得很清楚,我不再赘言。这里要说的是,人在判断自己的教养类型的时候,常常出偏差。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严重专断的环境中,他自己做了父亲,可能给孩子的自由度相对大一些,这时候,他就认为自己是权威型的。其实,按照客观公允的立场来判断,他还是专断型的,只是比自己的长辈有进步而已。另外,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我几乎没听说过有人主动承认自己溺爱孩子,最多就是说对孩子有点宠着。其实,放纵型的父母,常常认为自己在很小心地呵护孩子。因为这个判断偏差,就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教养风格。
  有一个办法倒是可以参考一下,就是对照上面儿童的特征,看看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是否有明显的体现,也许有一部分人会因此修正自己的观点。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如今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许多父母正在加入未参与型的队伍当中。千万要记得,这是最糟糕的一种教养方式!
  我认识的一个人,他的孩子就出了问题,期间看了不少心理医生,总算有所好转,但有一些成长的机会,却永远错过了。他最后悔的,就是当年夫妻两个都忙于事业,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他总是不断告诫年轻的父母,一定要以孩子为重,不然任何奋斗都没有价值!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成都市 中移铁通
68。青少年的自主性
  
  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成熟和健康的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完全独立地做出决定、控制生活事务的能力。要想成为cheng r,青少年就不会在遭受了一点儿挫折之后去寻求父母的安抚。另外也不会再让父母督促他们学习或提醒他们另外一些责任和义务。
  到了青春期,随着孩子自主性的成长,孩子和父母的冲突变得非常普遍。冲突经常集中于青少年的外貌打扮、对朋友的选择、学校功课和家务劳动之类的问题,大多数的冲突源于父母和孩子的不同观点。父母从道德或社会传统的角度出发,认为有责任监控孩子的行为,而青少年为了寻求自主,认为唠叨的父母侵犯了自己的权力和选择。随着青少年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父母逐渐地放松控制,亲子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父母的主导地位遭到破坏,和青少年的地位更为平等。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我老妈其实话不多,但那时候我还是觉得她“烦死啦”,顶嘴,怄气,很长时间不说话。现在回头想想也挺过分的,当时,连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对抗她。比如头发问题,我本来梳个马尾辫,她总是说我梳头慢,耽误时间,让我剪掉,我偏不剪。被她唠叨了几个月,我受不了了,就赌气剪掉,等头发又长了一点,她又说看着不好看,让我扎个像麻雀一样的尾巴。我那时候脾气也挺冲的,就质问老妈:我头发长的时候,你让我剪,剪短了,你又让我扎起来,我到底怎样你才高兴?要不我剃个光头?
  从我老妈的感受来说,大概觉得我非常不听话,而且说不得,像个“常有理”。当时,我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其实,我并不是个爱惜头发的孩子,所以长发或者短发,对我来说无所谓。可我为什么那么受不了老妈的建议呢?
  现在才明白,这其实是一场“权力斗争”,与头发无关。我只是觉得,头发是我的,我要拥有自主权,受不了老妈在我的“领土”上指手画脚。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不能过于贪恋“权力”,孩子能自主和选择的,就让权给孩子。当然,也不是撒手不管,还是要有一些约定和规则,只是要简洁、合理,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虽然亲子冲突不是令人开心的事情,但也有它积极的意义,孩子这时候学会独立做决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也有一部分孩子,从小就是乖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是很乖,爸妈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很欣慰,其实,这也不完全是好事。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青春期是很顺从的,但是,她的自主性也没有发展起来,遇到困难的事情,会感觉她像个孩子一样,胆子很小,依赖他人,总是指望有人来“营救”她。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4

主题

409

帖子

3901

积分

少尉

UID
24283
帖子
409
主题
4
积分
3901
阅读权限
130
注册时间
2009-3-19
最后登录
2015-5-31
在线时间
74 小时
发表于 2009-4-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 中移铁通
学习...................................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成都市 中移铁通
69。关于独生子女的思考
  
  
  大致来说,“80后”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80前”,多是有兄弟姐妹的。
  这两类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童年体验,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是一代人来自金星,一代人来自火星吧。看媒体的报道也很有趣,议论起“80后”、“90后”、“00后”,总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两代人难免有代沟,而我们和独生子女这一代,代沟似乎格外宽。
  关于独生子女,是不是被宠坏的、自私的、过度溺爱的孩子?这个争论一直存在,给我的感觉是,很多人都认为独生子女身上问题很多。
  我这里引述一个研究成果,据说是从几百个相关研究的综述中得出的结论,独生子女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相对较高的自尊和成就动机水平;第二,比有兄弟姐妹的儿童更为顺从,较高的智力能力;第三,更可能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
  书中还特别举了中国的例子,说来自中国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智力和成就测验上,还是在人格发展上,独生子女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由此得出结论,独生子女不会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而处于不利地位。即使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仍然能够发展友谊关系和结交同伴。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个结论,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来事情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糟。
  但是,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经验,以及媒体的报道,给我们的印象是独生子女问题多多呢?
  我来试着做几个猜测性的推断:
  首先,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未必就是独生子女特有的问题。每一代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探索与伤痛,欣喜与惆怅,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在大人眼里,也是问题多多,令人忧虑。就像美国人曾经痛心疾首地称他们的年轻人为 “垮掉的一代”,后来,他们不是也成为执掌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了吗?美国并没有因此垮掉。每个新生代要经历的问题,独生子女也都要经历,对此,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
  其次,我们是不是放大了局部?我读书的时候,社团里有很多师弟师妹都是“80后”,自由散漫的有,稳重上进的也多的是。这些孩子做事情有热情,有能力,甚至还忧国忧民。我想,是不是我们放大了局部?比如,我们成天看媒体报道那些“不争气”的,或者身边有几个自私冷漠的孩子,就慨叹一代不如一代,而那些争气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其实,上进的孩子还是占了大多数。我心里一直记得一个很感动的细节,一个“80后”的师妹,对人特别好,我把我的感觉告诉她。她很动情地和我说:师姐,我从小就身体不好,我生怕有一天我很早就死了,还没来得及对你们好,那多遗憾?所以呢,我就每天都对身边的人好一些。听说这个师妹如今已经读到博士了。
  第三,有多少问题是大人造成的?独生子女身上也不是没有问题,但我们要问,有多少问题是大人造成的?我也曾经写过,我小表妹学着洗袜子,我舅妈立刻表现了她的热心肠“水凉啊,我来洗吧”,如此说来,我表妹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有很多是我舅妈造成的。这个板子不应该都打到独生子女的身上。大人也要反思,对待唯一的一个孩子,我们的爱是不是泛滥成灾了?
  第四,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真的令人担忧。电视上几乎每天都在报道偷盗、抢劫、行骗等问题,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最后总是劝我们要提高警惕,有所防范。其实,我们都防范过度了,不信,你上街问个路试试,许多人连话都不搭。他们也不是坏人,但生怕是坏人在问路。虽然满街都是人,其实孩子生活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孩子没有足够的交往练习,所以感觉有的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再罗嗦一句,其实这个不安全的环境,也主要是“80前”的人造就的。
  第五,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常常感慨,我小时候就那么一点作业,还偷奸耍滑。如果是现在课业负担这样重,就我那一身毛病,恐怕早就被淘汰了。这一代孩子,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精神压力也很大。所以,孩子有时候也是无暇他顾。
  可能还有很多,用省略号省略了吧……
  我也不是为独生子女辩护,只是不想冤枉了这一代孩子。是大人的问题,我们也要反思改进。总之,这两代人是非常不一样的。如果现在评说谁优谁劣,恐怕还为时过早。我们再耐心地等等吧,等这一代孩子登上历史舞台,看他们将会创造怎样的世界和明天。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0

主题

296

帖子

1096

积分

三级军士长

UID
24929
帖子
296
主题
0
积分
1096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09-3-24
最后登录
2009-5-4
在线时间
71 小时
发表于 2009-4-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 电信
学习后受益匪浅,思潮起伏!:)
No  cross , no  crown !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成都市 中移铁通
70.家庭冲突和离婚对儿童的影响
  
  做父母的,谁也不希望婚姻亮起红灯,却总有一部夫妻最终以分手告终。特别是现在,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当中,有的就面临这样的处境。
  关于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我以前曾经和一个朋友争执过,她坚决认为离婚对女孩的影响更大,我则坚决认为,对男孩女孩的影响一样大。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离婚对男孩影响大,再婚对女孩影响大!当然,我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期待未来看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研究成果。
  当一段婚姻出了问题,家庭冲突往往会剧烈增加,父母间激烈的言语冲突乃至肢体冲突。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变得极度抑郁,在对待同伴的时候,也往往更有敌意和攻击性。所以,冲突弥散的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不良环境。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从长远看,父母分居或离婚对儿童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利。我一个好朋友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她父母一直感情不和,常常发生激烈的争吵,但为了他们,一直没有离婚。如今,她却说,还不如离婚呢,虽然有缺憾,至少不会活在硝烟弥漫的家庭里面。
  一般说来,离婚对父母双方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事件。他们常常会感到气愤、抑郁、孤单,一个家庭的“拆分”,还要面临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单亲独自养育孩子,也会有许多困难。父母的情绪难免影响孩子。一个心理学家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的观点:具有心理负担的cheng r是不能成为最好的父母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心理学家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正确的。
  具有监护权的一方,往往会变得急躁、缺乏耐心,不能对孩子做出敏感的反应,在儿童教育方面更多使用限制性和强制性的方法。没有监护权的一方呢,在看望孩子的时候会非常纵容和娇惯孩子。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焦虑、抑郁、愤怒,变得爱抱怨,好争辩,不听话,没礼貌。
  年龄小的孩子,往往弄不清父母离婚的原因,他们以为自己也要承担部分的责任,如果是这样,孩子更容易内疚、抑郁。所以对于年纪小的孩子,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不是他的错,是爸爸妈妈没有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但双亲都依然爱他。
  最后,作者总结了一下,大致意思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实在无法和平相处,也不要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凑合下去,如果那样,搭进去的,是三个人乃至更多人的幸福。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8

主题

882

帖子

3634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25582
帖子
882
主题
8
积分
3634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09-3-29
最后登录
2013-3-31
在线时间
394 小时
发表于 2009-5-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市 电信
有水平的教育是能培养人才的。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成都市 中移铁通
 71.如此温情的观点
  
  
  接下来要说的这本书是撒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在这里,先分享作者在前言中的几个观点:
  
  我所传递的基本信息是,家庭生活和家庭中的孩子会成为何种人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
  ——这是我非常认同的一个观点,在我观察过的例子中,几乎都印证了这一点。当我掌握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我能更清晰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成长脉络,是不同的家庭塑造了不同的人,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家庭的力量。这里想起了编辑在后记中写的一段话:
  在前不久,我看了一部有关缉毒案件的电视片,片中报道的毒贩有着令人可憎的犯罪行径和值得同情的家庭故事。电视片中毒贩所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我被警察抓到的时候,有种轻松的感觉,似乎监狱比家更像是我的归宿……
  当一个人感觉家庭比监狱更冰冷时,犯罪几乎成了他唯一的选择。不幸的人也是相似的,背后总是有一个问题家庭。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是被需要的。
  ——撒提亚总是用特别温情的目光看待我们人类自身。一个人如果被看成是“无用的人”,那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我们常常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把孩子看成是需要别人照顾的,是个累赘,是个负担,是个麻烦制造者。如果有人这样看到我们,我们一定会非常不舒服。当我们不经意间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孩子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换个思路,让孩子体会到,他是重要的,是被需要的,孩子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我们用于和自身、彼此争斗的每一点能量都会分割和弥散我们用于发现和创造的能量。
  ——“能量”这个词语,我一直比较感兴趣。有的人,表现的很无助、很无力,我们去观察他的内心世界,会发现他的内心常常有几股很强大的力量在互相纠缠,也就是说,因为“内战”,形成了内耗,使得这个人无力应对外面的世界。也许,我们内心的力量也是守恒的。在我们眼里,那些看上去强大的人,可能是内心更统一、更和谐的人。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3509

主题

16万

帖子

50万

积分

副管理员

名誉元帅

UID
9572
帖子
162956
主题
3509
积分
503991
阅读权限
245
注册时间
2008-2-27
最后登录
2024-4-23
在线时间
12390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联通
这个贴要被遗忘了:(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15

主题

223

帖子

3265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50821
帖子
223
主题
15
积分
3265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10-3-12
最后登录
2020-4-7
在线时间
164 小时
发表于 2010-5-21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云南省昆明市 电信
回复 4# 披着狼皮的羊


    唔,这个小妹说的还有点道理,小孩的习惯很重要,良好的习惯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尤其是2到6岁!
我有点------茫然

15

主题

223

帖子

3265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50821
帖子
223
主题
15
积分
3265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10-3-12
最后登录
2020-4-7
在线时间
164 小时
发表于 2010-5-21 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云南省昆明市 电信
习惯  习惯还是习惯!2——3岁“哄”: 说道理、“狠”:不溺爱!4——5岁“诓”:诱导、“持”:坚持!6岁以后“立”自立!其实,只要父母不溺爱、不迁就、有耐心、讲原则并做到以身作则、公正民.主。孩子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有点------茫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4-26 01:14 , Processed in 0.1216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