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 发表于 2006-11-2 11:13

我们都曾孤独的成长

昨天,和几个同样出生在78——80年代初期的朋友又聚了,在一家熟悉的酒吧,灯光依然是那样和缓而温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胳膊搁在很精致的桌垫和桌布,叫上喜欢的饮品,开始说话,房间里流淌出很好听的音乐,思绪偶尔会回到很多个敞开心扉的晚上。
  话题渐渐转到了78—80年初期出生的我们这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与我共坐的几个朋友都是独身子女,是踏着国家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出台出生的一代人,没有哥哥姐姐的疼爱或者夺宠,也没有弟弟妹 妹让我们欺负或者装大人……
  我们的父母大多会在上班的时候把我们锁在家里或者丢在托儿所里,所以大家大都有小时候被关在家里独自找乐的类似经历,微微说她一般都是在后院的花园里挖出泥巴来独自在地上摔打出各种形状,直到父母回家发现满地泥泞把她拿去摔打;小书则称自己一般都会想尽办法溜进父母的房间,开箱捣柜,把爸爸抽屉里的小袋子拿出来或者吹气或者灌水,然后撬开柜子看里面是否真要郑渊洁所说的通往黄金之国的洞口;而我则显得有些自闭,我在农村与城市中交叉长大,由于自已的病多,连幼儿园都没有上囫囵,父母那时也分居两地,所以我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是孤独的,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偷溜出去上街买个红糖饼子,或者呆在家看看书,发发呆,唱自编的歌,跳自编的舞,或者是翻出小姨或是妈妈的旧高跟鞋,在家里踢嗒踢嗒地臭美……记得有次老爸觉得我太孤独,把单位上的狼狗大熊给我牵来,有大熊的日子如今还历历在目,大熊是在追逐我的皮球时死的,老死的,本来它就是一条退役的警犬……  
    由于是第一代独身子女,我们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溺爱,还能独立,还算懂事,比过去的孩子更能习惯安宁、习惯寂寞、习惯找出无聊之聊来,但是,自私、自负这些种子也在不自觉间埋入我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全国性的扩招刚刚开始,高考也不再是一道难于逾越的天堑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迈过了那道独木桥,进入了星落棋布于全国各地大学的98级、99级、2000级……和所有活在白衣飘飘年代的人一样,我们读书、恋爱、打工、家教,大多数人还只是通过沙丘、航海、星际、大富翁来熟悉电脑的键盘,三块钱的投影、路边的烤摊,小火锅,97年的香港回归庆典、99年的学生游行、路边的台球桌……都曾经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记忆中的一部分,我们都渐渐习惯了以前不那么习惯的集体群居生活时并开始迷恋其中时,戏剧散场,我们毕业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大部分或是主动或是被迫的把自己抛到了社会里面。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在远离父母的异乡工作,原因不一而足,城市的格调和气氛、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几个可以倾心而谈的朋友、一个可能博得第一桶金的商业计划、甚至为了能每天早上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牛肉米粉……,都可能使得我们做出停留在某个城市的选择,虽然格调可能腻味、爱人会弃自己而去、朋友可能因为奔忙逐渐疏远、商业计划被揉做一团丢在风中、米粉会吃到反胃……可是,生活还得继续。……
   
我们疲惫热忱也厌恶地生存生活着,偶尔还会想起青涩年代的种种并且瞬间湿了眼眶,发生在周遭的很多事已经不想问原因,因为知道同样没有一个结果。

红头蚂蚁 发表于 2006-11-2 14:23

原来兔子今年27岁!

发条橙 发表于 2006-11-2 14:55

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还不上报朝延?!
你原以为我大得很嗦?

红头蚂蚁 发表于 2006-11-2 15:12

不是啊,我原来以为你在25~~~30之间,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现在看来是28~~24之间,不过我想你一定是27了!

乖乖不哭 发表于 2006-11-20 11:27

哈哈哈哈
成长的孤独在蚂蚁那里
成了对年轮的探究

红头蚂蚁 发表于 2006-11-20 13:21

不是,顺便说说!

嫣然一笑 发表于 2006-11-20 21:40

在孤独中磨练自已才坚强
楼主这年龄,正是发挥余热的时候。

红头蚂蚁 发表于 2006-11-20 23:47

余热?楼上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发条橙 发表于 2006-11-21 08:18

原帖由 红头蚂蚁 于 2006-11-20 23:47 发表
余热?楼上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lol你可以看作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

疯猪 发表于 2013-4-17 18:51

永远的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都曾孤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