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清 发表于 2009-11-18 22:32

这个冬天暖暖的,可怜的老人总算有了安身之所,愿老人健康长寿.

13547295 发表于 2009-11-18 22:36

。。。

实话实说 发表于 2009-11-18 23:30

但愿圆满啊 。。。有些事情不好说啊
还是那句话 楼主是好人:p1 (62))

简阳随风 发表于 2009-11-18 23:36

我还说呢
前天我刻意切看看老人在建行门口没
居然都没遇见
心头还纳闷   跑哪儿去了
这下老人又着落了,好歹还是有个归属

蒙古包 发表于 2009-11-18 23:45

还是好人多啊!

剑胆琴心 发表于 2009-11-18 23:48

好!!!!

疯猪 发表于 2009-11-19 00:50

在楼主的热心发帖和持续报道下,在网友关心下,短短几天,老人住进了福利院,多好!

再次为楼主及热心坛友鼓掌。

同时,我想说,通过此事,说明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还是比较和谐的,我们的执政机构和职能部门是务实的,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有些事情还需要大家的配合才能完成。

而作为网民的我们,也没必要来不来就骂娘。我一直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事情圆满解决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一时冲动干扰了思路。

一个又一个 发表于 2009-11-19 08:41

:shutup:天寒地冻,老人的确不易!既然他是四川省安岳县千佛乡人,那么到简阳来做什么?救济站是否联系过?为什么没有送回去?还是送回去后又来的?他的家人呢?……

苹果 发表于 2009-11-19 21:41

10# 琴琴

像 这种老人 有很多今天从西路过西路农行那里也有个老人 很可怜 自己都没吃的还养了条狗,哎~~~~~~~~~~~

苹果 发表于 2009-11-19 21:41

像 这种老人 有很多今天从西路过西路农行那里也有个老人 很可怜 自己都没吃的还养了条狗,哎~~~~~~~~~~~

丁丁兔 发表于 2009-11-19 21:54

我是巴山夜雨,感谢丁丁糖最初把我的贴放到网上,才会让更多热心善良的网友关注到这件事,不然不会有这么快和圆满的解决,这两天我心里一直特别温暖,我走在街上,看着行色匆匆从我身边走过的人,我想里面就有暗中参与了这个过程的陌生网友。

感谢我的身边有你!

各位网友,身边有人需要你的时侯,及时伸出你的手,帮助人真的很快乐!

风起云涌 发表于 2009-11-19 21:55

据询问,这位老人自述名叫李道才(音),80岁左右,自述家庭地址为安岳县周礼区千佛乡5大4队人(只记得撤区并乡以前的老地名,现在的村组名称不知道),因现在撤区并乡后的名称已经发生改变,我们暂无法查实。如有安岳的网友认识这位老人,或者知道安岳县周礼区千佛乡5大4队现在的名称比如:安岳县周礼镇千佛乡XX村XX组的朋友,请及时回复。

糖糖蛮乖 发表于 2009-11-19 21:56

可怜的老人.......

天这么冷,他怎么过........

丁丁兔 发表于 2009-11-19 21:58

像 这种老人 有很多今天从西路过西路农行那里也有个老人 很可怜 自己都没吃的还养了条狗,哎~~~~~~~~~~~
-----------------------------------------------------------------------------------------------------------

苹果,不知道你和我见到的是不是同一个老百姓人,我见到的是养了两条狗,流浪老人很孤单,狗是他们的伴,下次见到他请你给他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好吗?

丁丁兔 发表于 2009-11-19 22:04

建议我们简阳政府设立一个在极端天气时能暂时给予流浪人员提供食物和住宿的地方,我知道很多城市都有这样很人道的场所。

丁丁兔 发表于 2009-11-19 22:10

据询问,这位老人自述名叫李道才(音),80岁左右,自述家庭地址为安岳县周礼区千佛乡5大4队人(只记得撤区并乡以前的老地名,现在的村组名称不知道),因现在撤区并乡后的名称已经发生改变,我们暂无法查实。如有安岳的网友认识这位老人,或者知道安岳县周礼区千佛乡5大4队现在的名称比如:安岳县周礼镇千佛乡XX村XX组的朋友,请及时回复。
=========================风起云涌,辛苦你了!

晒太阳的鹅卵石 发表于 2009-11-20 00:05

这个冬天不太冷,简阳论坛充满温暖。

风起云涌 发表于 2009-11-20 11:43

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良好氛围的今天,有众多网友和社会各界人士与我们携手参与关爱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我们表示衷心的敬畏与感谢。救助管理站一直致力于救助社会最可怜的人、最无助的人,最无家可归的人,这是他们一贯的宗旨与责任。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在社会,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其行为、地址具有不可确定性。救助站每天承担着救助来自全国各地的救助人员,当在不了解某个个体具体行为、地址等信息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救助,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具统计,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职业乞丐,他们以要钱为目的,骗取人们对他们的同情,不劳而获;二类是痴、呆、傻、精神病人员,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游荡在街头,影响城市形象,这类人员一般都是被家人遗弃或者是家庭供养不起任其自身自灭;三类是社会孤、老、残、幼人员,他们一般是在当地得不到妥善安置,出来靠拣拾垃圾或者靠人们的施舍度日。救助站是一个只能提供临时性救助的部门,国务院第381号令规定对救助人员最长救助期限为10天。要解决以上三类人员的救助问题,光靠救助站是解决不到根本问题的。自2003年国务院废除原收容遣送办法转变为现在的“自愿救助、依法救助”的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其工作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不能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强制性收容。即使上街对他们进行劝导救助,也只能救助一时救助不了一世。因此,这也是一直困绕他们、让社会误解他们不作为的一个难题。在言论自由的网络时代,在此我想与大家探讨,为让我们有个明亮的城市空间,有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建议:对于职业乞讨,可由城管执法部门以占道经营(不知这个提法可否准确)为由将其驱逐,不让他们有获利的空间;对于痴、呆、傻、精神病人员,可由公安、交警或城管部门以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或者影响城市形象为由将其护送到救助站,救助站对其进行甄别、询问、查询,对有户口地址、有家属的,通知家属或者当地政府部门予以妥善安置,对于是“三无人员”的,协调福利院予以长期安置;第三类人员可将其遣返回原籍,协调当地党委政府予以妥善安置。城市形象靠我们大家来维护,市民对于发现需要救助者,也可拨打110将其护送医院或者救助站。只有让我们人人参与,各司其责,发挥各个部门的能动作用,我们的社会才能逐步走上和谐。(谢谢大家,不正之处请指正)

以人为本 发表于 2009-11-21 23:34

还是那句话 楼主是好人

风起云涌 发表于 2009-11-22 14:03

这位大爷已于2009年11月21日送往安岳县救助站,并会同安岳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到千佛乡实地寻找,最终核实出这位大爷属千佛乡枣子村四组村民,名叫李道木,已流浪外地接近30年。在安岳县救助站的协助下,将该老人安置在千佛乡敬老院。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救救利民桥下睡在露天的老人(已经圆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