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里的手篾(李双简阳乡土系列随笔)跟帖《厕所里的秘密》
本帖最后由 髯翁 于 2010-5-6 15:43 编辑厕所里的手篾这里所说的手篾,是指一件稀奇的东西——刮屎片。在四川省的许多乡村,农家破竹成条,分之为青篾、黄篾。青篾即竹皮,多用于编扎生活用品;黄篾为竹皮下的废料,手艺好的篾匠,能将其一分为二,得二黄篾和篾片。二黄篾仍用于编扎竹器,只是质量稍差。所剩长条形篾片,挽成圈,置于茅室;无论男女老幼,大便后,皆擗下一截,捏稳,**,在关键部位狠狠一刮,代替手纸行使职权。谜语“一块篾片三寸五,中间有坨豆腐乳”,就是说它。当然,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事了。所谓穷日子穷过。只能穷过。后来,茅室里也备有此物,只是用来救救急而已。21世纪,突然由城里刮下去一股风,说是只要加强“那儿”的活动,或增加对“那儿”的刺激,便不会患痔疮。所以,如今,篾片又呈盛行的态势,并且有了一个文雅的新名字:手篾。有一天我吃冰糕,发现冰糕里的小木片,是质量第一的手篾。我想:进口和出口,都由这种小木片负责,它可不简单!并决定以后得闲,便去超市冷饮柜冒领新的小木片,回收旧的小木片,积少成多。待逢年过节,逢政府和党专门为贫苦农民献爱心时,趁乱把一口袋小木片丢进货堆里。他们不是送的“暖心油”、“暖心米”吗,那我送的就是“暖心刮屎片”。这里套用一句网络语言:我汗!我黄果树瀑布!又,品读流沙河先生《书鱼知小》得知,手篾另有一个资深名字,叫作“厕筹”。据《法苑珠林》载,三国时,吴帝孙皓就使用厕筹。那么,至少1700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这个东西了,害怕又比美国人早了四五百年吧! 载于《成都晚报》 哈哈哈
楼主太强了 呵呵,小时候用过 我用过··· 好高深~~ 我确实从来没有用过 呵呵,经典回顾…… {:3_141:}我都用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