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震后新农村堪比城郊高档别墅区(组图)
红网成都5月9日讯(特派记者 谢伦丁)用地换补偿款、换房子,“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围绕土地进行的综合整治,在四川受灾的农村地区有了实质的推动。全国网络媒体“重返灾区看民生”集中采访团,今天走访了都江堰市翠月湖镇、天马镇、向峨乡、虹口乡,官方提供的材料中,很少有关于“土地流转”的提法,不过,一个看得见的事实是,农民确实用手中的地(主要是宅基地),以大同小异的方式换回了新房子、新家园。而政府主导的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给震后农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9/2/516/33553429.jpg四川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五桂村十三组,还没进村的记者就被美景吸引。本图来源:红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8/2/516/33553428.jpg
翠月湖镇五桂村十三组村民程元良,见记者拍照,忙把门槛上脱落一半的春联贴起来。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5/2/516/33553425.jpg
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二组,计生主题雕塑立进了菜地。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4/2/516/33553424.jpg
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五组的安置点,在建的新楼房胜似别墅。 震后新农村堪比城郊高档别墅区天马镇一位负责人介绍,在金玉村,农户宅基地综合整治后新增出来的土地,以15万元/亩的价格,由村里统一规划出让给企业投资设厂。“由于项目仍在国土部门审批,钱还没有下发到农户手中。”而在距成都70公里的虹口乡,改革进行得更彻底,按照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每户每人拿出半亩地,由村里集中引进社会资本开发旅游项目,换来的资金,则按每户每人35平.方米的规格,由村上统规统建房子。翠月湖镇、天马镇、向峨乡、虹口乡,在每一个集中安置点都可以看到,新建起来的安置房风格统一,基础设施建设也颇为完备,不少记者感叹,震后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堪比城郊的高档别墅区。而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和创新,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6/2/516/33553426.jpg
天马镇金陵二组村民家中。 巴适哟 因祸得福哈。 祝福他们,一生平安 :p1 (57))顶一个,好事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