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消息:府南河堤大改造,将后退,不再垂直河面,而是建亲水平台
今日成都商报消息:府南河堤大改造,将后退,不再垂直河面,而是缓缓地有层次地伸向河面,建亲水平台http://e.chengdu.cn/html/2010-10/20/content_185350.htm
府南河坼除直立堤坝,明修栈道,暗度下穿,5.5公里绿道这样绕过9座桥。
http://e.chengdu.cn/html/2010-10/20/node_7.htmhttp://e.chengdu.cn/html/2010-10/21/node_5.htm府南河合江亭处将坼除垂直护堤,渐次后退,为河水让路,建亲水平台..望江公园将坼除围墙.为绿道开路http://e.chengdu.cn/html/2010-10/21/content_185611.htm
我们简阳的绛溪河难道还要继续建垂直的十多米高的水泥石头堤坝吗?
http://big5.ce.cn/district/ztpd/2006/stdh/chengdu/200608/20/t20060820_8206744.shtml成都:府南河後看沙河整治沙河則是府南河后一次新的超越。整治沙河的定位是“自然性、生態性、親水性”,這一方面改善了府河、南河高築的“直立斷面”和“硬質堤防”阻礙了人水相親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因為沙河主要流經城郊,有空間建造淺灘緩坡,甚至還可以在沿岸規劃50米至200米的綠化帶。
如今在沙河岸邊行走,幾乎看不到硬邦邦的河堤,蘆葦、鳳尾竹、梭魚草等撫摸著流淌的河水,踩著亂石還可以到河邊戲水。這主要得益於沙河採取的埋入式樁板河堤,即每隔一米將一根樁打入河堤,樁與樁之間用鋼筋混凝土板連接,河堤上部以大量軟土覆蓋,再栽種蘆葦等親水植物,既滿足了兩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又提高了河水的自凈能力。
在沙河中央,還散放了一些鵝卵石,或用竹竿打了一些**,河底出現一些小孔隙,小魚小蝦便在此“安家”。在岸邊濕地,有一些無橋相連的島嶼,行人基本上無法到達,這是留給青蛙、小鳥們的“安樂窩”。
據成都市環保局做的沙河環境評估表明,如今沙河流量達15.02立方米/秒,河水含氧量為7毫克/升,遠遠高出4毫克/升的清潔標準。有關人員撒網打撈到40余種魚類,還發現多年罕見的螃蟹、黃辣丁等,真是“沙河水好魚先知”。
整治後,沙河沿岸綠地面積由12.9公頃增至279公頃,植物種類由23種增至140余種,在“把森林引進城市”的理念下,形成以銀杏(為成都市樹)、香樟、黃桷以及鳳尾竹、琴絲竹、苔蘚等本地植物為主體的喬、灌、草、花卉的合理搭配。 改善人居环境,好事情 今年夏季以来,细心的人在沱三桥(江月桥)上都会看见“金绛流虹”的景观。即沱江水清,绛溪河水浑浊,在公园鱼嘴处汇合后,出现沱江江水一半清澈一半浑浊的奇异景观。其实就是因为绛溪河修所谓的护堤(但愿不是为了占河道修房子),挤压河道,而且河道两面还堆积大量修河堤时挖沟倾倒的乱石和烂泥,使河道更加狭窄,原川拖厂至简阳公园鱼嘴一段河道基本已经被挤压成为排水沟,河水一冲刷,当然是浑浊不堪了!如果站在北门桥上分别往铁路桥方向和公园鱼嘴方向望,绛溪河两岸真是一片脏乱差,丑陋不堪,丢尽简阳城市的脸面!一条上天赋予简阳的美丽生态资源绛溪河,被糟蹋的惨不忍睹,哪里还有什么诗意可言?!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人!留下历史骂名!强烈希望保护绛溪河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绛溪河两岸绮丽的自然风光,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 有钱有执行力
咋都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