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说省卫校都迁龙泉了嘛
可能实现有点老火喔 现代大学建设模式一般选择平坦地带,依山傍水也可。简阳人口太多,找个好点的地方就可能拆迁众多,成本太高。以后不好估计,至少目前难度太大。 工业给城市带来的不是工业本身的收益,而是工业带来的大量人口(即较农民群体高素质的工人),工业收益是单一的,只有流动人口才是城市真正的活力,他是多元化的.如现在的简阳之所以有较高的消费力和消费观念,与几所学校是分不开的,这比教育本身的收益要高得多 简阳的文化氛围的确不够。居住人群娱乐活动项目少、空间窄。就是把空分那新建公园修成后,也差。 给我个人的感觉,我觉得内江搞的不错,内江走的是高科技道路,这两年内江的变化也大,可惜简阳没有这个条件搞高科技的 原帖由 忽胜利 于 2006-6-12 13:41 发表
我想简阳能办个名牌大学该有多好啊.
哪怕哪个大学来搞个校区都行,以我们学校为例,在成都市郊的小镇里,我们一放假,人家也放假了,这就是学校对促进消费的巨大作用
文化保护
我同意此观点!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比方说文化古迹的保护,一座城市历史悠不悠久要看记载这些历史的古迹,简阳的石桥为什么在解放前那么热闹,而解放后却静悄悄了呢?一地不重视文化保护就可能使老祖宗留下的家业荡然无存!我们就再拿石桥为例:政府当初要是监管的得力,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古镇的文化特色,石桥就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步田地了——倒土不洋,人不人鬼不鬼的。老百姓也不会受穷了! 很好的想法,不过以简阳目前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来看,要想从大城市引来一所或几所大学,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连四川省卫校都要往外搬,哪里还有愿意来的学校哟!不过市领导的确应该看到文化教育业对本市的发展的作用,多从长远看,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少一些面子工程,这样简阳才有希望. 我认为简阳市政府的招商引资到现在有60%以上是失败的,现在表面上看工业园区建了不少的新厂,但听说多数是简阳本地原来的企业移到那里去的;我认为简阳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应该考虑如何留住现有的企事业单位.楼主建议引进一所大学当然是好事,但简阳有这个吸引力吗,连原来的省卫校都跑光了,医科院也要搬了,还听说农科院的一个研究所也想搬走,并且有几个地方政府已经上门邀请,并答应给予较优厚的条件.简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你们是怎么想的?也许这些科研单位不能带来直接的税收,但它多少会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 本帖最后由 jyzhangchao 于 2006-7-10 18:54 编辑 ] 建大学?谈何容易?
内江有个师范学院,资阳有没有学院?
如果现在的市委书记曾经是个大学的副校长,有点点可能,
如果曾经是成都某大学的校长,可能性更大一点。[建个大学的分校]
如果都不是,几乎没可能。
简阳现在的情况,首先是发展经济,才说得到其他的。
理想是:建一个大学 现实的:还是以简阳的文化组织---------简阳文联,简阳哲学会,简阳历史学会联合市
图书馆搞些:学术加大众的活动。 还是要说钱,说政策-------领导的重视。
发展才是硬道理嘛
是的,看到人家那里发展得那么好,为什么我们的家乡不行的,不是不行,而是方法不对嘛,说得对,现在听说家乡变了很多,观念总算转变过来了。希望一直保持下去,我们的家乡可是成都的后花园哦!!:victory::victory::victory: 简阳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扯清楚,当年在内江地区统管时,还是老地方……一样的政府政策,为什么简阳可以走在兄弟城市的前面……
今天我们落后了,原因是什么?全在于划归资阳?我想真实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顶上去……让大家在回首…… 省卫都跑了! 原帖由 yangyangyangsa 于 2006-5-30 13:28 发表
哪个学校想朝简阳这么个地方迁哦??连省卫校这些学校都要跑到龙泉去,还有哪个学校来???
就是哈!简阳留不住人啊!!! 我同意楼上的意见。感谢大家对家乡的关注,让我们这些身在他乡的简阳人也觉得自豪。我深信,有大家的努力,家乡一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强大。 好啊1二天我不出简阳市就可读大学了!有可能读研究生和博士不呢?
督办哈!当官的! 实话实说据简阳目前的条件还不具备办学院的实力,若盲目办学生源不一定好,所收学生素质不一定高到时只会给简阳的管理带来难度尤其是治安这一块!为此要三思,当然若办个小一点的如中专性质的也是可以尝试的!!
以上仅代表一家之言并未有伤人之说如有不当忘谅! 建设西路,你沉睡多年的小象何时才梦醒,各位朋友,简阳既然是朝着中等城市的标准发展,简阳进门却沉睡多年,这是发展吗,川拖发展后,西路能支持川拖的发展吗,能达到相互带动的效果吗,简阳市政府请问建设西路何时从睡梦中醒来. 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