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行和摄(四)--日喀则、珠峰、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江孜城堡、扎什伦布寺
在拉萨呆了4天,迎着朝霞,又开始了日喀则、珠峰之旅,路线是经曲水,翻岗巴拉山,经浪卡子县城(海拔4450米)到江孜(3950米),再到日喀则(3880米),第二天到嘉措拉山口及专门的珠峰观景台拍摄珠峰。 在岗巴拉山上,又遇见几个男女老外,从拉萨骑车到珠峰,老外的身体素质果然比中国人好得太多了! 翻越岗巴拉山的路有35公里的连续上坡,从海拔3500米至5030米。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以岗巴拉山为界,将所辖地区划分为“卫”和“藏”两部分。山以东为卫区,也称前藏(拉萨);山的西面称藏区,也称后藏(日喀则)。 后藏的路上,雪山就多得很了。这才像典型的西藏 不知名冰川,形态比著名的卡若拉冰川要好看得多 卡若拉冰川是著名景点,什么车都要停下,在此观光。藏民也作了石碑,人站在旁边合影就要给5元钱,光拍景就不要钱。藏民的商品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出于对珠峰的环保,由定日到珠峰是不修公路的,都是越野车压出的路,太烂,面包车无法去。决定第二天一早向定日方向的嘉措拉山口及官方的珠峰观景台去看珠峰,到定日也是318线。 在嘉措拉山口,可以看见4座8000米以上的山,即洛子峰、珠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 318国道是上海--樟木,全长5476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国道。我们从雅安的2674公里走到了5115公里处,到了另一处官方珠峰观景台,这里看珠峰特别好看,此照片焦距105mm。 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的“扎什伦布寺”藏语为“吉祥须弥寺”,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 该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总高26.2米,共享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 从扎什伦布寺的高处平台向下腑视,美丽的日喀则市景尽收眼底。远处遥相呼应的宗山,近处婉延流淌的年楚河,构成了我眼中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 四世班禅灵塔殿,灵塔高11米,塔身以银皮包裹,遍身珠宝镶嵌,雕饰华丽,造型生动。建造该灵塔共用去黄金8700两、白银33000两、铜39000公斤、绸缎9000多尺,各种珍珠宝石不计其数。灵塔殿顶为重檐歇山鎏金瓦顶,阳光下光灿耀人,极为宏伟壮观。 G318线大竹卡---日喀则修路,只有原路返回拉萨,第二天一早,上了回程的路。 江孜最享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在这里,1904年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在江孜县中心的山顶上,屹立着一座城堡,这便是闻名中外的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今天,在宗山前面的广场上,矗立起了一座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以缅怀一个世纪前的抗英英雄们。 在江孜街头,见到一辆据说是从德国开来的“奔驰”大房车,前面是座位,后面是睡铺,每铺一窗,应该可睡21人,搭了20多个退休老头、老太太,从日喀则出来,边走边玩,潇洒得很。不过这些退休老人还是节约得很,舍不得花40元进白居寺,和我们一样在大门口照相。 又是老外自行车队,别人骑车靠得很近,团队精神强得很,我们骑车相距起码几十米,一盘散沙。 终于看见一个中国人骑自行车的了,这位老兄也是气愤老外骑车的太多,专门插了一面大旗,为中国人争气,好样的!(本集完) 向往的地方,不错,漂亮。 终于看见一个中国人骑自行车的了,这位老兄也是气愤老外骑车的太多,专门插了一面大旗,为中国人争气,好样 ...LAOZUO 发表于 2010-11-20 11:15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主要是体能有差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