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大 发表于 2010-12-7 13:07

英雄走好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0-12/07/003/res01_attpic_brief.jpg
当地百姓送别牺牲战士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0-12/07/003/res04_attpic_brief.jpg
百姓泪别英雄


道孚百姓送别15名牺牲战士战士灵柩运往康定火化
昨天下午的道孚县城,万人空巷,连空气中都流淌着悲痛,人们前来送别15名因救火而牺牲的战士。当地群众自发地为遇难者送去了花圈,悼念在灭火中逝去的人们。
当地老百姓走出家门,不少人扯起“英雄走好”的挽联,道孚县主干道2公里长的鲜水西路上,上万名群众排(河蟹)嘏灏谆ǎ?咦爬崴??簿驳氐群蜃拧

郑老大 发表于 2010-12-7 13:09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0-12/07/003/res07_attpic_brief.jpg
灭火战士就地休息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0-12/07/003/res10_attpic_brief.jpg
扑灭最后的火苗





昨日凌晨6时,救火人员步行向火线前沿再次挺进。
昨日上午11时许,经过救火人员争分夺秒的扑救,山地灌丛草地的明火已经全部扑灭。经百余名专业人员现场检测,未发现死灰复燃迹象。
现场扑救人员回忆了头一天发生在眼前的那场山地灌丛草地火灾。
【救援者】
起火瞬间整个山沟像浇了汽油
在昨日的救火现场,记者碰到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邓源从前日中午直到昨日下午4点,他一直坚守在火场。
起火的地点是该县鲜水镇孜龙村一座叫呷乌山的山坡,山与山之间有一道深约数十米、长约2公里的山沟,当地人叫“呷乌沟”。
救火队伍是在12点40多分赶到火灾现场的,全县参与救火的大概有1500多人。通过大家的“围追堵截”,火势在下午2点30分左右得到基本控制。
“出事就在3点10分左右,救火官兵群众在清理余火时,忽然山沟里刮起一阵旋风,大风将余火吹燃,如龙卷风一般向现场人员卷去,整个山沟瞬间被大火吞噬。”鲜水镇党委副.书记祝继双告诉记者。祝继双原是南部县碧龙乡副.书记,今年五月到道孚县援藏。祝继双说,当时就是10秒的时间,整个山沟就是一片火场。“像浇了汽油一样”。
鲜水镇另外一位副.书记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道孚县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草原重点县,道孚县天然草地面积超过41万公顷。当地主要是生长一种“软草”和“硬草”,这两种草都是优良的牧草,但是到了冬天,一般都会枯黄,很容易燃烧。呷乌沟的草非常茂盛,有的近1米深,所以风助火势,成了席卷之势。
白玛曲措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在去年她就是孜龙村的村主任助理。对这个村非常了解。她告诉记者,该村一共有54户,共279人,这次被大火威胁的就有三户人家。幸好他们在发生大火的时候,就自己将房屋周围的枯草切断了。
【逃生者】
扑火时掉进深沟摔伤腿他幸运躲过灾难
深沟上方约400米处就是孜龙山寨子,这是离火场最近的寨子。12月5日的这场草原大火中,这里的村民第一个发现着火,也是第一批自发前往救火的群众。在仅仅5户人家的孜龙山寨子里,有10多人参加了救火,他们中的3人永远地躺在熟悉的那道深沟里了,寨子里3户人家在一瞬间痛失亲人。
次孜的妻子在这场大火中遇难,留下次孜和3个儿子,最大的儿子益西泽绒只有6岁,最小的儿子彭措扎西刚刚满4岁。次孜因为救火中失足滑下山沟,摔伤了右腿后拼命爬到另一侧山上,从而躲过了那场灾难。
次孜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这里的草场每隔三五年就会着一次火,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的火很大,火苗甚至冲起了二三十米高。慌张中,很多人站立不稳掉进了下面
的深沟里,次孜也掉了进去,还摔伤了右腿。浓烟中,他挣扎着往坡度小的地方连滚带爬,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爬到了山坡上,回头再看,深沟中火光冲天,妻子、邻居和一些战士已经不见踪影。
【救火战士】
被困火海18战士瞬间看不见了
驻扎在道孚县的某独立团是第一支开到火场的部队。这次救火中,该独立团共派出了62名战士参与救火,不幸有15名战士牺牲,3名重伤。昨天下午,在该部队驻地,曾参与救火的三排代理排长肖平接受记者采访。
肖平说,当时下面的火势比较大,上面火势比较小,战士们排成一条线,用铁锹、树枝、铁扫帚等灭火。到下午4点多的时候,已基本扑灭下面的火苗。不料此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残余的火苗瞬间又冲起,将先头小分队和部分村民困在火海里,15名战士和部分村民、林业干部遇难。
肖平说,等下面的战士跑上来时,先头部队的18名战士已经看不到了。
【救火群众讲述】
亲人遇难她怀孕5月坚持上山灭火
6日上午11点多,火场明火已经熄灭。在救火现场,记者遇到道孚县鲜水镇前进一村62岁的村主任骞扎巴。据他介绍,他们村来了20多人,“能来的都来了”,最早的从晚上8点就上来灭火。
整整一个晚上,骞扎巴和村民们没有睡觉,平均每人要从山下背4桶水,而每桶水重40斤,需要往返4小时才能从山下背到火场。
26岁的英儿怀孕已经5个月了,按说不用上山,但她却坚持上山灭火,一样整夜没有休息。英儿说,她的舅婆5日下午救火时遇难了,想到这个心里很难受,挺着身孕来山上救火,谁也劝不下她。

□原因分析
沟深坡陡火势太猛难以躲避
道孚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作为中国四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草原重点县,道孚县天然草地面积超过41万公顷,林地面积超过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一到冬季,火灾和防火就成为这个地方面临的最大的压力。记者了解到,火灾现场救火人员一度达到2000人左右,但由于
地势复杂,救火难度很大。
道孚县不仅是草原重点县,地处高原也让它的地形条件十分复杂,高山深谷林立,县内雪山最高海拔超过5800米,即使在河谷地带,海拔也超过2600米。复杂的山形为扑火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
一名参与5日现场救火的道孚县当地干部向记者介绍
说,遇难官兵、群众所在的呷乌沟长两公里左右,沟底到山顶高约200米,沟底部分山势陡峭达80度左右,几乎是垂直的。
5日15时10分左右,救火官兵群众在清理余火时沟内突起大风,大风将余火吹燃,如龙卷风一般向现场人员卷去,整个山沟瞬间被大火全部吞噬。现场立即组织撤离,但火势太
猛让人难以躲避。
道孚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覃廷群告诉记者,由于着火山地地势险峻,大型灭火设备在第一时间无法到达现场,灭火队员只能携带便携设备或原始设备进行扑火。而且一旦起风,火势蔓延速度相当迅速,扑火人员难以靠近。


凝雾 发表于 2010-12-7 13:15

天呐,15名,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
泪别英雄.一路走好!

木子龙天 发表于 2010-12-7 13:54

一英雄路走好

木子龙天 发表于 2010-12-7 13:54

英雄.一路走好

风之语 发表于 2010-12-7 15:30

致敬

简单94帅 发表于 2010-12-7 20:00

敬礼,向英雄。

徐怀谦 发表于 2010-12-7 21:42

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郑老大 发表于 2010-12-8 12:43

6日晚间,从道孚县委宣传部获悉,15名官兵是因为营救被大火围困群众而牺牲的。
据通报材料称,12月5日12时20分许,道孚县鲜水镇孜龙村呷乌沟发生山地灌丛草地火灾。与火灾发生地相邻的甘孜军分区某部发现火情后,迅速组织62名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当地救火人员一道参与扑救。5日14时30分左右,火势基本控制。
为了彻底扑灭余火并及时截断火情向附近老百姓住地蔓延的通道,15时10分,某部官兵、道孚林业局职工和鲜水镇群众进入呷乌沟沟底清理余火,其中17名官兵和当地8名群众作为一组赶往地势复杂险峻、风险最大的沟内清理余火。突然沟口下方刮起大风,火情复燃,火势借风向他们冲来,浓烟弥漫,情况万分危急。面对险情,灭火官兵完全可以迅即择路脱离险境,但他们听到火区有灭火群众呼叫,毅然选择了抢救群众和林业职工一道撤离。特别是在火区外的教导员李列见火势蔓延,毅然进入火区奋力施救,光荣牺牲。因火势借风瞬间掀起浓烟和火光,沟底灭火官兵、群众和林业职工被包围在火海中,造成灭火官兵、林业职工、群众共22人英勇牺牲,3人重伤,1人轻伤。
目前,当地官方还未公布过火面积,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雄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