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商品化是首都成为“首堵”第一功臣
二十年前,当中国人几乎都是走路和骑车上班, 当中国人都羡慕发达国家的家家有汽车, 当今天骑车对于中国家庭再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中国人才似乎明白,骑车,实在仅仅是无奈的选择!而堵车,却是这些无奈的噩梦!!车多,是堵车的原因吗? 错!在一定时间里,车辆数目与车辆在路上爬行的路程或时间的乘积的总和,才是交通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几十年前,每天动辄驱车数十公里上班时不可想象的。 那时候, 一个大型企业的周边,往往是遍布的是单位宿舍。至少是一个 企业员工以 宿舍的形式集中分布,这样即便企业离宿舍比较远,也可以通过高效廉价的企业班车,解决职工的上下班问题。 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天活动的区域往往是非常局限的, 这样,城市交通的压力,不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大。
反观今天,郊区居住,市中心上班, 东城居住,西城上班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城市交通的压力,随着城市规模呈几何基数增长,这是什么造成的? 所谓进步, 往往是人们用更先进有效的方式折腾自己罢了。在住房,所谓的个人财产,“物权法”将人们栓死在自己的住房上时, 人们确定的已经成了住房的奴隶,何苦呢? 怀念骑车上班的日子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