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松:在“差异化发展”中推动“天府新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1-1-18 8:35:36 来源:资阳市人民政府网
罗雪松在省政协会上发言时提出建议在“差异化发展”中谋划推动“天府新区”建设
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省政协常..委、市政协主席罗雪松代表资阳市政协在大会上作《在“差异化发展”中谋划推动“天府新区”建设的建议》的发言。在本届政协会议上,这是我市第一次作大会发言,成为我市参加本次会议代表团的最大亮点。
在大会发言中,罗雪松建议,省委在审时度势打造“天府新区”时,不仅应着眼于培育“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新兴增长极这一发展目标,更应探索内陆地区改革发展路径,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破题。在“天府新区”发展规划呼之欲出之际,建议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优化发展规划,推动区域合作,实现领先发展。
罗雪松指出,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承载着“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重任。成都市既是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也是成都经济区的领跑者,以其为主体,整合周边城市优质资源打造的“天府新区”,理当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争取主动,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贡献。因此,“天府新区”应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领先发展区”;应运而生的“天府新区”,不仅是“产业成都”的复制再造,更须抓住“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机遇,既应赋予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特殊政策,更应赋予其探索内陆地区改革创新路径的时代责任。因此,“天府新区”应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开放特区”;同时,“天府新区”既是一个发展整体,也是跨区域合作的实践载体,更是带动区域发展的领先主体,自身需要聚力,周边期待借力。因此,“天府新区”应是优势互补的“特色功能区”。总的来说,应该在把握好这“三个定位”的同时,差异化谋划“天府新区”建设。
罗雪松说,应该优化“三条路径”,差异化推动“天府新区”建设。就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而言,“天府新区”的制度设计必须差异化。建议在优先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政策的同时,适当下放由省级人民政府行使的部分权利,并在城乡统筹、项目审批,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政策方面,赋予其适度的先行先试权利;就实现资源有效整合而言,“天府新区”的发展取向必须差异化。在区域布局上,建议与成都向东向南发展战略相合拍,以实现降低开发成本、挖掘环境容量的最大化。在发展重心上,建议“天府新区”的产业布局、交通循环、管理服务中心等向东南方向倾斜,整合“两湖一山”等优质资源,并通过与成渝经济区的另一极重庆遥相呼应,落实四川向东向南发展、走向东南亚的战略构想,力求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加速“双核”联动;就激发区域竞争合作而言,“天府新区”的发展方式必须差异化。应通过产业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激发竞争活力,带动区域发展,加速发展转型,切实变“天府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为“溢出效应”。“天府新区”应以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节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金融旅游等知识型服务业为主,并立足全省总体布局和发展趋势,重点在成?资工业发展区和“两湖一山”地区布局电子、信息、汽车、会展、旅游等产业,在有效整合利用资源过程中推动区域合作。
罗雪松认为,应构建“三大机制”,全方位保障“天府新区”建设。 首先,要构建省级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成立由省级领导牵头,相关市(区、县)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天府新区”区域联系会议制度,共同协商确定“天府新区”发展规划、产业分工、项目对接、投资重点、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并会商签订《“天府新区”开发建设战略合作协定》。其次,要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的建设机制。在强化区域联系会议制度,加强政府间协作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由参与各方共同组建“天府新区”管委会,代行部分政府管理职能;共同注资成立“天府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全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加速推进“天府新区”的开发建设。再次,要构建平等对话协商的沟通机制。由省政协牵头,“天府新区”各市(区、县)政协共同参与,及时就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展开对话协商,促进各方积极沟通。同时,广纳民.意,协调发展共识,更好地服务“天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特派记者 胡佳音)
这个还有点前瞻性。 就是得推动天府新区的建设! 看起来还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