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大地“青龙”腾飞
干净整洁的通村公路像一条巨龙般蜿蜒到简阳市青龙镇的每个角落,生机盎然的新生活从这里的点滴开始……
3月10日,青龙镇笼罩在一片蒙蒙的细雨里,春日的气息混合着春雨的滋润更加清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也更显出春意盎然的美好。来往穿梭的小汽车飞驰在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上,溅起朵朵漂亮的水花很是美丽。
“没有什么说的,基本上需要的都有了。”被问及现在的农村生活,青龙镇的村民只是笑嘻嘻地如是回答。
用上新农机 生产大改观
“现在都是科技化了,种田种地比过去方便快捷很多。”2010年机械化插秧在青龙镇陆续推广,实现了粮油高产创建。
据了解,随着科技入户的实行,2010年机械化插秧在青龙镇实现了450亩的推广,共涉及20户村民。“以前手工插秧效率低,现在的机械化插秧可以减少投入、减少劳动力。”说起现代化的种植方式,村民们个个称赞。“简单得很,镇里要提前给大家进行一个星期的技术培训,我们虽然不懂什么文化,但都能学会使用插秧机。”
“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才是根本,目的也就是带动全村一起致富。”青龙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詹钦辉告诉记者,传统的农耕方式对农村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常常是费时费力还得不到应有成效。平时买一台插秧机需要6万元,而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后,通过专业合作社购买只需要2万元。“1台机器一天可以插秧40亩,产量每亩可增加100斤,完全是一个省时省力增产的好方法。”2010年,青龙镇买了4台插秧机,家家户户都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社来使用,方便了很多。
农业科技化,让生活变得现代化,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引进活水来 打开生活便捷之门
3月10日,雨雾蒙蒙之中,青龙镇银洞村的村民依旧忙碌在排灌渠修筑工地。
“这点小雨不算啥子,淋了又不会生病。早点把渠道修好,过段时间大春需要水。”67岁的黄万碧一脸汗水地说,农村缺水是最让人头痛的事。“不光种田种地不能缺水,就是家里洗衣服洗菜也离不开充足的水源。”
用水难是青龙镇村民面临的一大难题。“现在好了,这条排灌渠修建好以后,田间地头水多了就可以往外排,天旱的时候又可以灌溉,一举两得。”忙碌的黄万碧一脸喜悦。
春雨贵如油,能把这难得的春雨汇聚起来等到干旱的时候用,想到这些,看到一渠两用的排灌渠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每个劳作在雨雾里的人都觉得越干越有劲。 记者在现场看到,排灌渠的主体已经全部完工,目前村民们正忙碌着用泥土封住石块之间的缝隙。据介绍,排灌渠的修建村民只是出力而不用出资,排灌渠每隔一段距离,还会根据周边村民居住户数多少的分布,专门建有便民池,方便村民洗衣服、洗菜。
住上小洋楼 好日子真的开了头
“两层楼,楼上楼下共8间房。我这把年纪的人了,要是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69岁的付文珍坦言,当第一次看到自己新家是一栋崭新的小洋楼的时候,真是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成安渝高速公路的修建让付文珍不得不搬离已经居住多年的老家,开始并不理解搬迁对家庭的改变,付文珍很不情愿搬离自己居住多年的老房子。然而,当真正见到阔气的小洋楼就是自己的新家时,她心里乐开了花。“政府免费给规划土地,只需要自己出钱修就是了。”付文珍说,对于自家这种没有地基修房的家庭,真是难得的大好机会。
“电视机是搬家的时候新买的一台44寸的液晶电视,沙发、床也都是崭新的。”付文珍边说边带着记者到她家里参观。崭新的沙发、床柜、电视机,家里装修得精致而漂亮。“我现在每个月有600多元的养老金可以拿。”付文珍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因为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自己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600多元钱。
天天呆在家还有工资可以拿,付文珍说真是比“天上掉馅饼”还安逸。
“大孙子已经读大二了,两个儿子都在成都做蔬菜生意呢。”说起家人,付文珍一脸幸福,忙碌了一辈子的她现在条件好了却反而闲不下来。家里7亩多的土地依旧让她忙碌不停。 “老伴过世了,自己一个人就在地里干干活,闲了就在家看看电视,这样挺好。”
在青龙镇,21户搬迁户已经有15户修好了新房并且顺利入住。“还是小洋楼安逸。”大家个个心里乐滋滋。
种上“赚钱树” 经济变宽裕
1亩枇杷、3亩核桃、1亩桃子,共5亩的“赚钱树”让青龙镇极乐村1组的陈开志成了村里有名的经济作物种植大户。
陈开志从2007年就开始发展种植果树,主要是销售树苗。“平时主要是给树木锄草、施肥、打药,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照顾。”陈开志告诉记者,村里有免费的技术指导,树木长大了村里也会帮忙联系销路,所以这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模式非常便捷。
“过去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现在通村公路也修进来了,树苗很方便就能拉出去卖掉。”陈开志说,自己在种植树木的同时,家里还喂有7、8头猪。“家里有两个老人,两个小孩,共6口人。过去生活比较拮据,但是自从发展树木种植以后,手头就很宽裕了。”
据陈开志介绍,自己的“赚钱树”每年收益可达到5万元。家里已经是现代化家电样样有,手头用钱也不再紧巴巴。
“只要手头有钱,现在在农村想干啥都不在话下。路通了,车子可以开到家门口;水渠修好了,排水、灌溉都很方便;现代化种植方式更是让大家忙完农活就可以过休闲的日子……”
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新的希望,新的腾飞正渐渐在春日的气息中播撒着种子。青龙镇,依旧如巨龙般越来越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