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网友为四川简阳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纳入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给力投票
四川简阳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已纳入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网上投票,请热爱四川、热爱简阳的网友给力投上你宝贵的一票!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网上投票网址:http://topic.ccrnews.com.cn/votedetail.aspx?id=7
四川简阳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内容:http://topic.ccrnews.com.cn/ArticleDetail.aspx?id=189
请管理员置顶并高亮
帮忙支持一下简阳的考古大发现投票
各位老乡:帮忙支持一下简阳的考古大发现吧投票地址:http://topic.ccrnews.com.cn/votedetail.aspx?id=7
还请广泛发动一下身边好友,非常感谢!
截止日期是4月6号,还请各位老乡广为宣传,给力投票! 欢迎新朋友 必须支持,投票了 必须支持,投票咯 感谢各位老乡啦。帮忙复制给你们的qq好友吧,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真心谢谢!
5.四川简阳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1-3-25 16:53:43
http://manage.ccrnews.com.cn/system_dntb/upload/5.jpg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简阳市文物管理所
龙垭遗址是四川新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简阳市简城镇龙垭村,地处沱江二级支流康家河的一级缓坡状阶地上,高程约398米。当前地表为果树林和应季作物。2010年4月底,村民建房时发现两根象牙门齿,长者约3.15米。随后进行的实地调查中发现遗址中伴出有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初步推定为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7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简阳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87平方米。
发掘过程中严格按照田野考古规程正北向布方,自上而下、由晚及早逐层清理发掘。至埋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的文化层后,按1×1平方米打格分方,并按10厘米一层水平向下发掘,准确记录标本出土坐标,测绘部分标本埋藏现状,并采用水筛法采集微小标本,采集部分早期土样。
龙垭遗址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分为5层,其中第四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
第一层:红褐色粘土,厚0.3-0.6米,上部较为疏松,下部略为致密,含植物根茎和少量明清时期青花瓷片。
第二层:红色淤粘土,厚0-0.52米,仅分布于T3西北角。纯净,未见包含物。
第三层:锈色粉砂土,亚黏性,厚0-0.83米(T1、T2建房取土到文化层,此层被破坏)。纯净,仅在T3东隔梁位置该层底部与第四层相交位置出土少量动物骨骼化石。
第四层:青灰绿色沙土,亚黏性,厚0-0.78米(T3扩方区东部没有该层分布,最厚处位于发掘区西南部)。距地表深0.6-1.65米。该层包含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和石制品。
第五层:基岩,白垩系红褐色砂岩,上部风化程度高,局部向下发掘1.5米,水平层理明显,岩性无变化。
龙垭遗址第四层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主要出土动物骨骼化石、石制品及装饰品等。
发掘区内出土哺乳动物骨骼、牙齿、角化石标本近180余件,另有数千计的动物骨骼化石碎块,这些化石不少于6个属、15个种,主要有东方剑齿象、中国犀、鹿、牛、羊、猪、獾、竹鼠。初步整理骨骼化石(据下颌骨)可知东方剑齿象个体至少有3头。部分骨骼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凹痕,可能为砸击、刮削痕迹。
龙垭遗址出土砾石3000余件,岩性主要有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泥质砂岩、燧石和硅化木等。其中石制品700余件,大部分选用材质较好的石英砂岩的砾石打制,总体体现出南方砾石工业传统特征。出土石制品主要有石核、石片、砍砸器、锛形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球等。制作技术以锤击法为主,另有少量砸击法。选材多以具有一定厚度的砾石进行打片,因此石制品形体较大,大者长度近30厘米,绝大部分砍砸器长宽值界于10~20厘米,刮削器及部分使用石片长度界于4~8厘米。石制品台面部分多为砾石自然面,着力点位于台面中间,台面略有倾斜,较厚钝;也有部分为经过修整的台面。大部分石片劈裂面近端半椎体及放射线清晰,远端薄锐,多平直。石器多为弧刃和直刃,刃缘多为从劈裂面向背面单向加工。少量石器的把握部位经过修整,以利于把握。
龙垭遗址还出土三件装饰品,其中,一件选用动物骨骼,两件选用哺乳动物臼齿。穿孔技术为双向对钻的方式,两端孔径略大于中间部位,孔径约1.5~2毫米。动物骨骼的挂饰钻孔位于骨骼中部偏薄位置,牙齿挂饰钻孔位于齿根,钻孔前对牙齿修整、打薄,以利于钻孔。
龙垭遗址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文化层不能分层,埋藏堆积中不见河湖相的水平层理。大量石制品风化、磨蚀程度轻微,动物骨骼化石散布发掘区,并无固定方向排列迹象。我们初步推测该遗址石制品及动物骨骼化石等遗存埋藏前可能未经长时间暴露或远距离搬运。
龙垭遗址石制品以大型砾石石器工业为主,与东方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的多种动物化石伴出,同时发现钻孔技术,其年代可能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龙垭遗址位于沱江流域,其下游30余千米的黄鳝溪曾发现著名的“资阳人”,二者文化面貌、性质较为一致。此次发掘为探索沱江流域早期人类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料,同时,结合古代地质地貌的科学发掘也有助于总结出丘陵地区早期文化的调查方法。
发掘后期,我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相关学者召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并到遗址发掘现场参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龙垭遗址是在中国西南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地层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对研究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演化的历史和探讨四川盆地的环境变迁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执笔:陈苇、孙智彬)
作者: GoldAngle
感谢各位老乡啦。帮忙复制给你们的qq好友吧,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真心谢谢!
子杰 发表于 2011-3-30 00:30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的:) 回复 1# 东西南北中
投票活动截止时间为2011年4月6日,请热爱四川、热爱简阳的各网友们相互转发到四川各论坛。 {:soso_e179:} 顶…… 支持一个~~ 没搞懂投哪里??{:soso_e134:} 西雅图开会小弟还去凑了个数,哈哈哈,像模像样诶··· 应该支持下。 不错 投了一票。 遗址概况
【发现时间】:2010年
【发现地点】:简阳市简城镇龙垭村
“龙垭遗址”位于毗邻成都的简阳市,是四川第三处、也是30年来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8月2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简阳公布了这一发掘成果,上万件包括象牙化石在内的动物骨骼化石、石器和少量古朴的饰品出土,为今人带来大量2万至3万年前西南地区古人类的活动信息。
截至2010年8月18日,该遗址共出土了87件骨骼化石、86件牙齿化石、3件角化石、石制品337件,骨骼化石碎片、石制品碎片数千件,但尚未发现古人类的遗骸。
发掘背景
修猪圈时发现“老祖宗”遗址
2010年4月27日,简城镇龙垭村4组村民黄继康在屋后修建猪圈,用锄头还没刨几下,就发现在土堆里出现许多形状奇怪的“石头”。细细辨认之下,好些“石头”竟有些像动物牙齿、爪子。接到黄继康报案后,简阳市工业园区派出所、市文体局文管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些‘动物化石’的所在,居然是这么重要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简阳市文化体育局局长、发掘办公室主任施亮说,被命名为“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现场,实际上不过30余平方米。如此有限的空间,却堆积有大量古人类在此生活的痕迹:动物骨骼碎化石、石器、骨器总共上万件,包括象、鹿、豪猪、羊及猫科动物。两根分别长3.15米和2.2米的古动物骨骼化石尤其扯眼,到底是什么动物的骨骼这么巨大呢?
5月4日,简阳市文管所安排人员携带化石标本1件及化石照片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请专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负责人陈苇说:“经历了3万年漫长岁月,在自然条件下能完好保存至今,实在罕见。”
重要文物
首次完整出土东方剑齿象下颌骨
简阳市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象牙状化石,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鉴定,确认其为四川地区极为罕见的东方剑齿象牙化石,长分别为3.15米和2.2米;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化石,包括6个属15个物种的哺乳动物;其中至少有3头东方剑齿象,1头幼象、2头成年象,更是首次出土了完整的东方剑齿象下颌骨。
动物骨骼化石的出土,对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研究极为重要。
石制品本身的年代特征不明显,只能判断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而旧石器时代距今250万年至1万年左右;动物骨骼化石,不仅具有较为明显的年代特征,更能体现当时古人类的生活环境以及食物结构。简阳市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象、牛、鹿、猪、羊等大型哺乳动物,由此判断该地区当时应该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金昌柱通过观察东方剑齿象下颌骨的牙齿发现,该头东方剑齿象年约六十岁,相当于人类的18岁。这头正处青壮年的东方剑齿象,肯定是非正常死亡。那么他究竟是被古人类捕杀,还是因自然灾害死亡?目前还不得而知。
专家论证出土物是远古文化遗产
2010年5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孙智彬、陈苇等亲临遗址现场进行调查。7月14日,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发掘工作虽然时间短、面积小,但收获非常丰富,发掘出多种动物的数千计骨骼化石碎片、三百余件石制品和少量装饰品,成果远远超出预期。
其中最精美的是三块经过了钻孔的骨质饰品,看上去很像现在项链的吊坠。专家认为,这样的装饰品在四川省内还是首次发现,说明当时人类已有一定闲暇打制装饰品,或者有了宗教崇拜的初步起源。
在2010年8月27日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大学等学界专家为“龙垭遗址”的考古价值予以确认:它是在中国西南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地层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包括石制品、装饰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不少于6个属15个种)。
研究价值
龙垭遗址距“资阳人”仅40公里
据介绍,其中装饰品是四川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艺术品,石制品总体体现出南方砾石工具传统,并具有自身的区域特色。该遗址和所出土的材料是珍贵的远古人类文化遗产,证实了早在数万年前,古代人类就在本地区生活、繁衍。对研究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演化的历史和探讨四川盆地的环境变迁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距1951年发现的“资阳人”遗址仅40公里,同属沱江流域,这为研究“资阳人”提供了新资料。在时间上,“龙垭遗址”超过了四川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对研究2万至3万年间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人类活动历史均具有重大意义,现场出土的大块石器可能对学术界多年来“川东出大器物,川西出小器物”的结论产生影响。
“简阳人”与“资阳人”有关系
50年代出土的“资阳人”,几乎与元谋人、山顶洞人齐名。而“资阳人”似乎与简阳市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简阳市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处沱江二级支流康家河西岸1.9千米处,而“资阳人”旧石器时代遗址同属沱江流域,两者之间的距离仅为40千米。
由于简阳市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处沱江上游,而“资阳人”旧石器时代遗址仅发现了一块人类头骨,而没有发现任何古人类活动的痕迹以及动物骨骼化石。所以,不能排除在简阳地区生活的古人类死后的骨骸,被河水冲到下游资阳的可能性。
相关报道:
第三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现身简阳 出土上万文物
2010年08月28日08:47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24/209/611/39783594.jpg遗址现场 摄影雷远东
四川第三处、30年来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简阳现身
四川第三处,也是30年来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毗邻成都的简阳现身。昨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简阳公布了这一发掘成果,上万件包括象牙化石在内的动物骨骼化石、石器和少量古朴的饰品出土,为今人带来大量2万至3万年前西南地区古人类的活动信息。
修猪圈时发现“老祖宗”遗址今年4月27日,简城镇龙垭村4组村民黄继康在屋后修建猪圈,用锄头还没刨几下,就发现在土堆里出现许多形状奇怪的“石头”。细细辨认之下,好些“石头”竟有些像动物牙齿、爪子。接到黄继康报案后,简阳市工业园区派出所、市文体局文管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理。“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些‘动物化石’的所在,居然是这么重要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简阳市文化体育局局长、发掘办公室主任施亮说,被命名为“龙垭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现场,实际上不过30余平方米。如此有限的空间,却堆积有大量古人类在此生活的痕迹:动物骨骼碎化石、石器、骨器总共上万件,包括象、鹿、豪猪、羊及猫科动物。两根分别长3.15米和2.2米的古动物骨骼化石尤其扯眼,到底是什么动物的骨骼这么巨大呢?5月4日,简阳市文管所安排人员携带化石标本1件及化石照片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请专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负责人陈苇说:“经历了3万年漫长岁月,在自然条件下能完好保存至今,实在罕见。”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40/209/611/39783610.jpg遗址现场 摄影雷远东
专家论证出土物是远古文化遗产
5月11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孙智彬、陈苇等亲临遗址现场进行调查。7月14日,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发掘工作虽然时间短、面积小,但收获非常丰富,发掘出多种动物的数千计骨骼化石碎片、三百余件石制品和少量装饰品,成果远远超出预期。其中最精美的是三块经过了钻孔的骨质饰品,看上去很像现在项链的吊坠。专家认为,这样的装饰品在四川省内还是首次发现,说明当时人类已有一定闲暇打制装饰品,或者有了宗教崇拜的初步起源。在昨日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大学等学界专家为“龙垭遗址”的考古价值予以确认:它是在中国西南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地层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包括石制品、装饰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不少于6个属15个种)。
龙垭遗址距“资阳人”仅40公里
据介绍,其中装饰品是四川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艺术品,石制品总体体现出南方砾石工具传统,并具有自身的区域特色。该遗址和所出土的材料是珍贵的远古人类文化遗产,证实了早在数万年前,古代人类就在本地区生活、繁衍。对研究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演化的历史和探讨四川盆地的环境变迁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距1951年发现的“资阳人”遗址仅40公里,同属沱江流域,这为研究“资阳人”提供了新资料。在时间上,“龙垭遗址”超过了四川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对研究2万至3万年间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人类活动历史均具有重大意义,现场出土的大块石器可能对学术界多年来“川东出大器物,川西出小器物”的结论产生影响。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00/213/611/39784690.jpg简阳出土的部分兽骨化石 图片来源:成都晚报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209/210/611/39784034.jpg出土文物 摄影黄瑶 图片来源:天府早报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213/210/611/39784038.jpg出土文物 摄影黄瑶 图片来源:天府早报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29/214/611/39784874.jpg出土文物 摄影黄瑶 图片来源:天府早报
简阳“龙垭遗址”出土文物数千件
文章来源:资阳日报 更新时间:2010-8-30
“资阳人”头骨化石发现59年后,我市再次惊现古人类活动遗址——
简阳“龙垭遗址”出土文物数千件
■ 本报记者 王继 四川第三处,也是30年来全省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简阳“龙垭遗址”近日在我市现身。
http://www.zyrb.com.cn/Article/UploadFiles/201008/2010083007362063.jpg
8月27日,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专家的共同见证下,“龙垭遗址”发掘成果在简阳正式向社会和媒体公布,数千件包括象牙化石在内的动物骨骼化石、石器和少量古朴的饰品出土,为今人带来大量2万至3万年前西南地区古人类的活动信息。
农民修猪圈
挖出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
4月27日,简阳市简城镇龙垭村4组村民黄继康、黄俊父子俩在屋后修建猪圈,当挖掘机铲开表层泥土时,发现在土堆里出现许多形状奇怪的“石头”。父子俩当时并没在意,当他们用锄头清理沟槽时,却突然发现一根凸起的灰白“根雕”,仔细辨认后发现是类似“象牙”的东西。
随后,父子俩又挖到了有些像动物牙齿、爪子类的“石头”。甚觉蹊跷,父子俩立即报案。简阳市工业园区派出所、市文体局文管所工作人员获悉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理。查看现场后,文管所工作人员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古动物骨骼化石两根,分别长3.15米和2.2米。同时,追回了散落的其他碎化石。
到底是什么动物的骨骼这么巨大呢?5月4日,简阳市文管所工作人员携带化石标本1件及化石照片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请专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
“龙垭遗址”
“资阳人”后我市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自7月14日发掘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龙垭遗址”希ê有罚┚虺龆嘀侄?锸?Ъ频墓趋阑??槠???儆嗉??破泛蜕倭孔笆纹罚?晒?对冻?鲈て凇?/p]
http://www.zyrb.com.cn/Article/UploadFiles/201008/2010083007333967.jpg
8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高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专家一行亲临遗址现场,察看出土文物,进行调查论证。其中三块经过了钻孔的精美骨质饰品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专家认为,这些看上去很像现在项链的吊坠的装饰品在四川省内还是首次发现,说明当时人类已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开始专门打制装饰品。
经过长达一天的论证研究,与会学界专家对“龙垭遗址”的考古价值予以确认:它是在中国西南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地层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包括石制品、装饰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不少于6个属15个种。
据介绍,其中装饰品是四川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艺术品,石制品总体体现出南方砾石工具粗放型的传统,并具有自身的区域特色。该遗址和所出土的材料是珍贵的远古人类文化遗产,证实了早在数万年前,古代人类就在本地区生活、繁衍。对研究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演化的历史,探讨四川盆地的环境变迁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据了解,该遗址距1951年在我市发现的“资阳人”遗址仅40公里,同属沱江流域,这为研究“资阳人”提供了新的资料。在时间上,“龙垭遗址”超过了四川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对研究2万至3万年间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人类活动历史均具有重大意义。
有专家认为,随着后期发掘工作的推进和出土文物的深入研究报告出台,未来三四年内,“龙垭遗址”将继“资阳人”化石后,成为资阳的又一张响亮的地域“名片”。http://www.zyrb.com.cn/Article/UploadFiles/201008/2010083007363888.jpg 东方剑齿象牙龈化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