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24

揭秘避孕药“喂大”食物的真相 也许你也上当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们自家吃的青瓜结果时花就谢了,而市场上卖的头顶鲜花的青瓜都是用激素涂抹的瓜,人吃了就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绝育等可怕的后果。”现在,一些居民热衷于在荒地里开荒耕种,只要有荒地,就有挥锄耕种的居民。这些人都是怕吃到施放农药、施放催长激素的蔬菜,所以就买来锄头、扁担、水桶开荒种菜,一个四口或五口之家,开一片50平方米的菜地就能解决蔬菜供应。据了解,目前的监管技术只能检查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 而激素是否超标还处于监管盲区。纵横点评:吃了用过激素的青瓜,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甚至绝育暂且不论,但是,人们对毒豇豆、毒韭菜之类的恐惧可见一斑。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除了种菜,人们还要消费肉、蛋、奶、米、面。我们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我们可以放心地吃东西,是基于我们相信,购买的东西虽然是在我们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下制造,但它依然是洁净的。食品安全现状堪忧,说明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迫在眉睫,但监管不是万能的,更需要全社会的守法、诚信,人人不可生害人之心,否则,就会人人自危。你也许可以躲得过有毒的农业产品,未必能躲过有害的工业产品;躲得过初一,未必躲得过十五。 事实上,避孕药催熟黄瓜不是新鲜事,多年来避孕药鳝鱼、避孕药虾、避孕药大闸蟹、避孕药鱼……都广为流传。而吃多了避孕药喂的东西,会让人内分泌紊乱、不孕不育,甚至让婴儿性早熟,也为人所熟知。甚至有人说,“避孕药黄瓜让你断子绝孙”。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26

黄瓜等植物:避孕药对其产生不了任何作用

蔬菜专家认为肯定用了激素但不会是避孕药近日,外地媒体披露,有销售黄瓜的小贩自曝,不少头顶黄花身上带刺的黄瓜,都是抹过避孕药的,以此保持黄花不败,并让黄瓜看着新鲜。这些报道让不少南京市民也感到忧心忡忡,带黄花的黄瓜究竟和避孕药有没有关系?南京市场菜贩们大多力荐“顶花带刺”黄瓜昨天下午在城东的一家菜市场内,两个相隔不远的黄瓜摊位,都摆放着看着十分新鲜的黄瓜,不过记者注意到,来买黄瓜的市民,一般都喜欢挑选黄瓜头上带黄花的。“带花的黄瓜新鲜呀,你瞧多脆嫩呀。”见到记者要买黄瓜,摊主热情地给记者挑起黄瓜来,他还特别给记者选这种“顶花带刺”的黄瓜,老板说,他们摊位的黄瓜最新鲜了,几乎都带这种黄花的,刚刚采摘下来的,因此特别好。在另外一家农贸市场,记者同样看到,这里所销售的黄瓜也非常“新鲜”,因为这些黄瓜也如老板们所说的“顶花带刺”,一位老板表示,之所以他卖的黄瓜还有花,主要是他在采摘时特别小心,保证了黄瓜鲜嫩的品质,水分因为有花在而不宜丧失。然而有些奇怪的是,记者随后又来到两家附近的超市,这里的黄瓜却很难看到小黄花,和农贸市场的黄瓜相比,这里的黄瓜明显色泽暗淡一些,而且顶端也几乎没有小黄花,即使有也是萎缩变黑的(河蟹),轻轻触碰就会自然脱落。市民担心“带花黄瓜”抹了避孕药?不敢吃了!“平时爱吃的新鲜黄瓜竟然是避孕药加工形成的?”南京市民王先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表示出了不安。他忧虑地对记者说,自己和家人特别喜欢吃黄瓜,自己的父母也告诉他,去买黄瓜的时候,要挑带花的黄瓜,因为这种最新鲜,是刚摘的,而且他们家人都喜欢生吃黄瓜,洗一洗连皮一起吃,不过现在却突然传出带花黄瓜是避孕药“造出”的花骨朵,这让他感觉难以接受。和王先生一样忧虑的李女士也表现出了愤怒,她对记者说,农贸市场内带黄花的黄瓜价格还要比不带花的要贵,买贵的就是为了图新鲜,但没想到自己还是给欺骗了。而且,长期吃这种抹了避孕药的黄瓜,后果恐怕很严重,是否会导致人不孕也很难说,以后真是不敢吃所谓的“带花黄瓜”了。瓜熟蒂落是常识,但市场上出售的黄瓜怎么还顶着鲜嫩的黄花?很多人误以为,顶花意味着新鲜,所以这种卖相极好的顶花黄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然而,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顶花的黄瓜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扮嫩”的。根据商贩提供的报料,记者近日对顶花黄瓜展开调查,花费20天的时间亲自在蔬菜大棚里做实验,记录下抹药黄瓜和普通黄瓜的生长全过程。实验的结果让记者吃惊:两种黄瓜的大小存在明显差别,而且不抹药黄瓜的花朵早就枯萎凋落,抹药的黄瓜则仍然顶着娇艳的小黄花。这样的“扮嫩”黄瓜能吃吗?植物生长调节剂跟咱平常说的植物激素是否是一回事?记者邀请专家解开疑问。探市黄瓜戴花好看好卖胶南市最大的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大哨头市场里,批发零售黄瓜的贩子有十几家。记者转了一圈,发现两个菜贩卖的黄瓜全部是顶花带刺。“俺这黄瓜还顶着花呢,最嫩最新鲜,买了没错!”一位女商贩一边大声吆喝着,一边整理着面前的黄瓜,将鲜艳的黄瓜全朝外招揽客人。这招还真有效,一会儿功夫,就有多位顾客围上来买她的黄瓜。消费者为何钟情这种带花的黄瓜?一名正在挑黄瓜的大妈说:“连花还没落呢,就是贵点俺也想买这种嫩黄瓜。”随后,记者在一些菜市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大都认为:“我挑它,就图个新鲜。”而菜贩也大都以带花为卖点,显示自己的黄瓜的新鲜。报料打过激素花期不败“真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喜欢这种顶花瓜,我们干这一行的人都知道,那样的黄瓜口味差,激素催出来的,可能还对人体有害呢。”市场上一名批发黄瓜的小贩向记者报料,黄瓜如果正常生长,采摘时早就谢花了,这种顶着花骨朵的黄瓜肯定是抹过药。在菜市场里,黄瓜顶花的原因似乎是公开的秘密。一名摊主说:“市民买菜时看到黄瓜顶部的花谢了,不大乐意购买。我这些不带花的黄瓜反而不好卖。但黄瓜是用来吃的,不是装饰品。”顶花黄瓜可以放心食用吗?商贩大多表示,这种黄瓜卖了很久了,应该不会有问题。但他们也有担心:“这种黄瓜保存期都比正常的长,总觉得不正常,还是少吃的好。”溯源买植物激素并不难市面上真有这样的激素卖吗?记者随后展开调查发现,在胶南市区就能买到这样的药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卖药者明确表示这些药可让黄瓜达到一直顶花带刺的效果,而且缩短生长周期。在胶南有没有给黄瓜蘸花的药物销售?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了位于胶南市珠山路的一家种子公司,记者称是附近村的一个瓜棚大户,要求购买能使黄瓜顶花带刺长得快的药物,药效越猛越好。“你说的这种药我知道,但我们这里不卖这个,我给你推荐个地方,你可以到肖家庄那里找一个姓王的购买。”一名姓邱的女性工作人员还提醒记者,那个药效果挺好,能使黄瓜长得直,顶花带刺很耐看,但是因为含有化学成分,使用不能超量,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体验农药经销点很警惕记者随后来到肖家庄这家农药经销点,记者表示要替人购买“能使黄瓜顶花带刺长得快的药物”。一名女售货员反复打量记者,然后问“你是哪的,姓啥?”“X村的,姓徐。”记者随口编了一下应付道。“X村烤大棚的我都认识,你给谁买的,那个人姓啥”,这女子反复问道。“给徐某买的,我是他亲戚”,记者随口说了一个名字。“我不认识这个人”,那名女子立刻提高了警惕,在跟隔壁一名男子交流了一下眼神后说:“我们这里没有那样的猛药,没卖过”。此后,隔壁那名男子一直盯着记者。记者怕暴露身份,找借口退出了这家药店,这对男女立刻跟了出来,直盯着记者开车跑出去一里路才进屋。“我们这行的人都知道那里确实卖这种药,以前敞开卖,可能最近查得紧,一般人他们也不敢卖了。”线索提供人说。调查厂家承诺顶花带刺记者随后来到胶南市区另一家农药经销点,“你说的猛药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我们这里有一种含植物激素的生长促进剂,效果很好,一样可以使黄瓜顶花带刺,长得快,没有副作用。”一名中年女售货员掏出两瓶药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这种药名字叫“保花座果乐”,包装上没有说明里面是什么成分。记者买了两瓶带回去,打开一瓶后,发现里面是一种紫色液体。药是河北一家公司生产的,记者随后拨打了包装上厂家的联系电话,一名自称是厂子负责人的男子告诉记者,“我们这药可以喷叶面,也可以蘸花用,能让黄瓜长得直,达到顶花带刺的效果,能将黄瓜的生长周期缩短五六天。”这名男子一再强调,他们生产的这种药是植物激素,对人体是无害的。抹不抹药大不一样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真有那么神奇吗?从1月23日起,记者开始了一次实验,结果发现,同样大的两个小瓜,通过接近20天的生长,抹药和不抹药的结果大不一样,抹药黄瓜能长至25厘米,而且顶花一直不败,没抹药的黄瓜长度只有20厘米,顶花3天后就开始枯萎了。●1月23日 星期日 晴给小黄瓜蘸了花跟朋友一起赶往距离胶南市区30多里地的大棚黄瓜实验现场,几经周折找到一个愿配合做调查的瓜农。瓜农姓徐,63岁了,孩子在外面工作,老两口闲不住,烤了两个黄瓜大棚。“俺这一块儿确实有用的,听说那东西吃了对人不好,俺宁可少挣些钱,也不干那事儿。”老徐说。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老徐的瓜棚,选了两棵黄瓜,这两棵瓜上分别结有1个小指粗细小,长6厘米左右的小瓜,顶着的花都非常鲜艳。记者将其中1个瓜蘸了药,随后量了长度,拍了照片。●1月26日 星期三 晴 3天共长了3厘米连续冷了3天,刮了3天大风,今天又暖和些了。进入大棚,自己做实验的那两棵黄瓜呆在那里。没点花的花已经有点枯萎了,瓜长8厘米,而点过药的依然开得鲜艳,瓜长9厘米左右。“这药不但保住花不谢,还比没点花的长了一厘米。”朋友说。“天太冷了,要是再暖和一点,蘸花的黄瓜长得更快!”老徐说,他家的黄瓜已开始收获,卖价每斤两块钱。●1月29日 星期六 阴 大风天冷黄瓜长得慢过去的几天还是很冷。上午10点多经过大棚看到,做实验的两棵黄瓜长个都不明显。“这是天太冷的缘故。”老徐说。记者掏出卷尺量了一下,使用激素的黄瓜长11厘米左右,未使用激素的长10厘米左右。“激素得靠高温来催,要是天太冷,用不用激素长的都差不多。”老徐说。 ●2月4日 星期五 晴升温抹药瓜蹿个今天是大年初二,连续几天气温有所回升,上午10点多,和朋友一起赶到瓜棚,用卷尺一量,好家伙,使用激素的黄瓜已16厘米长了,而且顶着的花依然很鲜艳,而未用激素的黄瓜长度只有13厘米,顶着的花已经接近枯干了。“这几天天气暖和,大棚里的温度三十五摄氏度,使用激素的效果立马就看出来了。”老徐说。为了增强效果,我又给抹过药的黄瓜花上和身上擦了一点激素。●2月11日 星期五 晴 抹药瓜又长9厘米最近一星期前热后冷,上午10点多,再次赶往瓜棚,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抹过药的黄瓜已长到25厘米长,顶着个大肚子,又粗又壮,花虽然不那么艳了,但依然开着;而没抹药的黄瓜长度才20厘米,顶花已经干枯。“这个用激素的黄瓜早就可以摘着卖了,而没用激素的还不行,最少还得长个四五天。”老徐告诉记者。“装嫩”黄瓜抹过避孕药?这种药可使黄瓜生长期减一半 业内人士称生长剂无法检测跟记者熟识以后,已烤大棚8年的薛先生告诉记者一个秘密,其实瓜农使用的药物还有一种特殊配制的激素,“这种激素也是一种液体,在肖家庄有卖的,是他们自己配制的,具体原料谁也不清楚,好像里面含有避孕药,不过这种药必须熟人才能买出来。”薛先生说,这种药的药效比普通的药物厉害得多,可以使黄瓜生长期缩减一半,而且长成的黄瓜真正顶花带刺,看上去非常漂亮。“这样的黄瓜,顶部会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疙瘩,人家都说是因为激素的能量太大,硬催着长出来的。”薛先生说,这种黄瓜吃起来味道特别苦,据说对人体还有害,因此瓜农都会批发给贩子,决不会卖给自己的老主顾。更猛的使用避孕药配制的激素药是否存在?瓜农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记者走访了胶南几家种子店和农药店,都没有买到这种药。对此,专家认为,这种药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因为药性猛,而且肯定对人体有害,它们仅仅在瓜农之间流转使用,而绝不会让外行人知道。胶南市蔬菜办的封主任向记者介绍,目前胶南市在各大蔬菜批发地和超市都配备了检测设备,但只能检测药物残留。“对于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国家还没有下达检测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从这方面来说,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该是对人体无害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对这个项目进行检测。”封主任说,当然,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应该有个限度,如果超量使用这种调节剂,也有可能会在蔬菜口味、或者营养等方面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顶花黄瓜有害?尚无定论顶花黄瓜对人体有害吗?应该怎样辨别?记者就顶花黄瓜一事咨询了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教授杨延杰。并就抹黄瓜用药的检测问题采访了胶南市蔬菜办。菜农用的是植物调节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同样的一种座果灵,有人称其为植物激素,有人称其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此,杨延杰介绍,农业生产中常混为一谈的“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学术界有区别。前者是指植物体内天然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化合物;后者指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或化学制剂。“植物激素的价格非常昂贵,基本上只在做科研实验的时候才使用,而菜农使用的所谓植物激素,其实全部是这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杨延杰说。黄瓜正常成熟后花就蔫“顶花黄瓜是最近3年才出现的。”杨延杰说,刚长出来的小黄瓜,顶部开花是完全正常的,黄瓜成熟以后,顶部的花还很鲜艳就不正常了;自然生长的黄瓜从开花到凋谢,只需三两天,而黄瓜从开花到长成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成熟的黄瓜顶部还带着鲜艳的花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是否有害目前没有定论杨延杰说,顶花黄瓜的起因来自销售商,消费者都喜欢嫩黄瓜,误认为顶花带刺的黄瓜就新鲜,部分销售商抓住消费者的这一心理,使用一些调节剂类的药物生产出顶花黄瓜,这种顶花黄瓜每斤的价格比普通黄瓜要高3毛到5毛,殊不知高价格买来的是抹药黄瓜。“有人说,吃抹药黄瓜可导致儿童早熟或妇女不孕,这有些危言耸听。”杨延杰说,目前还没有对抹药蔬菜相关的检测和试验,具体有没有危害还没定论,但抹药黄瓜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建议市民还是慎重购买、食用。顶花黄瓜不一定抹过药“顶花长期不凋谢,颜色长期鲜绿,这是抹药黄瓜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杨延杰说,从花上看,成熟黄瓜有鲜艳的顶花肯定反常,而小黄瓜则不一定了,有个别生命力强的黄瓜,长到十几厘米长花也未必谢,但采摘下来的小黄瓜放置一天后,花还鲜艳就不正常了,很小的幼果除外;从颜色上看,目前让黄瓜颜色鲜绿完全可以通过有机栽培实现,但如果黄瓜长期颜色鲜绿,就不正常了。此外,许多市民误将“大肚”黄瓜认为是抹药黄瓜,其实不是。“大肚”黄瓜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或黄瓜缺乏某种元素造成的,一般跟抹药没有关系。三招辨别抹药黄瓜●看——自然成熟的黄瓜,由于光照充足,所以瓜皮花色深亮,顶着的花已经枯萎,瓜身上的刺粗而短;催熟的黄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顶花鲜艳,刺细长,使用药物太多的黄瓜,瓜顶甚至会长出一个黄豆大的小瘤。●闻——可以通过闻黄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黄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清香味,催熟的黄瓜几乎没有清香味,使用药物多的甚至可能会闻出一股发酵的气味。●掂——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黄瓜,催熟的同自然成熟的相比水分含量大,要重很多,用手掂一下很容易识别。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27

真相:用避孕药是无稽之谈,真正用的是“植物成长调节剂”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北京台的一档叫做《科学实验室》的节目已经对此进行了辟谣。记者从北京妇产医院的陈主任那了解到:不同类型的避孕药虽然效果有所差异,但它们主要都是含有雌激素、孕激素等成分,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使一些女孩子的毛发变浅、皮肤变光滑。综合起来,这些避孕药对黄瓜等植物是没有作用的,理由如下:1.生物性质: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产生不了效力。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强表示,对于植物而言,能够对其产生效力的应该是植物激素,而避孕药属于动物激素,两者存在根本性的结构差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因此说动物激素即避孕药能够刺激植物的发育,这显然就是在“胡扯”。…2.成本考量:避孕药太贵,菜农付不起这成本。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台的记者也咨询了一下避孕药的价格,最便宜的要20块钱左右,而贵的则要100多块。为“菜贱伤农”而苦恼的菜农会花大价钱买避孕药为果蔬增肥吗?答案显而易见。…那么,这些带花的黄瓜、肥大的西红柿又到底靠什么增肥?答案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是允许使用的。有记者曾经用一种叫“保花座果乐”的这类物质在黄瓜上做了实验,结果发现,同样大的两个小瓜,通过接近20天的生长,抹药和不抹药的结果大不一样,抹药黄瓜能长至25厘米,而且顶花一直不败,没抹药的黄瓜长度只有20厘米,顶花3天后就开始枯萎了。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0

       
“爆炸”西瓜也是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分之二未熟西瓜开裂
近期,丹阳延陵镇大吕村统一大棚种植的“日本全能冠军”品种西瓜进入膨大期,5月下旬就可上市。可从4月25日起,有瓜农发现许多西瓜尚未成熟就炸裂开来。2010年大吕村第一次种西瓜,种的也是“日本全能冠军”,当年200亩没有裂瓜现象。2011年村里西瓜种植户从7户增加到20户,种植面积扩大到700多亩。
瓜农刘明锁的裂瓜率将近67%,刘明锁告诉记者:“今年是我第一年种西瓜,我投资26万元种了47个大棚,5月6日我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进行叶面喷施,结果7日就发现有180多个西瓜爆裂,到现在每天都炸个不停,剩下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了。”
部分农户使用膨大剂
14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徐锦华赶到大吕村。通过走访10个裂瓜农户,专家得出初步结论,多种因素综合共同造成丹阳西瓜大面积开裂、畸形。
汪良驹认为,虽然大多数裂瓜农户没有使用膨大剂,但确实有农户发生大量裂瓜之前使用了膨大剂,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关联,不能排除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这一因素。
事件正进一步调查中
其他未使用膨大剂的农户为何也遭遇裂瓜,徐锦华认为,裂瓜是西瓜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一般在10%以下即属正常,裂瓜原因很多,品种、天气、田间管理这些因素都不能排除,而使用膨大剂后裂瓜同样也不能排除这些因素。
丹阳西瓜爆炸事故调查组和事故处理组对此表示赞同,丹阳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武秀凤说:“在西瓜上使用膨大剂在大吕村只有5户,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没使用,仍发生裂瓜,原因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时间进一步调查,不能妄下结论。”目前,裂瓜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链接
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广泛
西瓜开裂引发关注,人们担心,使用了膨大剂,西瓜会爆炸,植物激素是否存在滥用风险,用激素催熟的瓜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号称可以带来30%以上的增产效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如果让孩子服用激素促进长高,我们会说这是拔苗助长,难道给作物使用膨大剂促进增产,就不是拔苗助长?
汪良驹认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至于大个瓜果,有可能是品种改良、技术改进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膨大剂催熟的结果。但是只要是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膨大剂,是非常安全的。此外,瓜果从使用膨大剂到上市出售,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期,其残留基本测不出来,对人体没有什么副作用。
据专家介绍,膨大剂名为氯吡苯脲,别名为KT30或者CPPU,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有危害吗?

    既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如此广泛,我们就很有必要了解了。植物内部有一种微量的活性物质,能够调节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的各个生理过程,这类被叫做“植物激素”。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有天然化合物和从植物内部提取的),就像农药一样,从外部施于植物上,一样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的像膨大剂一样有促进作用,有的则有抑制作用。)而在《农药管理条例》中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农药,不以杀伤有害生物为目的,所以其毒性一般为低毒或微毒”,并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药进行统一管理。

黄瓜、西瓜等可能用的都是一种叫“氯吡脲”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美国、日本都有登记,我国于1992年试推广。事实上,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有极低的浓度才能起作用,如果浓度太高则会起反作用,植物会不生长或者死亡。

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身体无害,但是这样的蔬果口感不好,营养价值低了些。

许多的实验都表明,适量使用,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实验动物没有什么危害。以西瓜为例,用30毫克/千克浓度的膨大剂溶液浸泡幼果,40天后瓜皮上的残留量低于0.005毫克/千克,低于我国规定浓度(0.01毫克/千克),正常食用是不会带来健康危害的。如果不放心,那么我们可以多把蔬果泡一下,这对于一些水溶性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植物激素很有效。另外,能去皮的就去皮也有效。

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适量无害,但是这些食物在口感和营养价值上都打了折扣。…

当然,瓜农过度使用膨胀剂导致西瓜爆裂,反映出的是农药在终端使用上缺少监督和指导这个问题。而在植物类食物中,最威胁人健康的就是农药残余,农药管理生产和使用两个终端的监管都很混乱,导致劣质农药盛行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3

鳝鱼等动物:用避孕药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最出名的谣言:鳝鱼是用避孕药喂大的
关于避孕药“喂”大的食物,最出名的是“避孕药鳝鱼”,这个说法从98年开始,并且历久不衰。这个说法有两种解释:

1.鳝鱼雌雄同体,避孕药可以让鳝鱼从母的变公的,公的好卖。最早报道这一消息的媒体也称,重庆一养殖户向记者报料,其在鳝鱼饲料中添加避孕药,使鳝鱼长得又肥又大。

2.雌鳝鱼一产卵肉质就不好了,避孕药可以让它不产卵。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3

真相:避孕药不仅不能催肥鳝鱼,还可能喂死它

避孕药是动物激素,乍一听好像对动物有效,“避孕药鳝鱼”这个帽子也是一戴很多年,但是这种说法却完全没有根据,理由如下:

1.生物性质:避孕药是雌激素或者孕激素,怎么能让动物变雄性?

避孕药所含的为雌激素,用避孕药催肥,从生物学角度讲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鳝鱼要变成雄性才更肥大。雌激素只能让鳝鱼更“母”,又怎么变“公”?另外,雌性的鳝鱼长得极慢,雄性的才长得快、个头大。用雌激素让鳝鱼一直是“母”的,岂不是让它一直不长个?

此外,鳝鱼味觉很好,常常拒吃有异味的饲料。…

2.养殖特点:密度一高,鳝鱼就不产卵了。

鳝鱼的密度超过每平方米超过4-5条,就不会产卵,而现在一般养殖密度都在一平米30条左右。根本就用不上避孕药。…

3.实际操作:避孕药还可能喂死鳝鱼。

使用避孕药,会导致鳝鱼抗病能力下降,增加死亡率。据调查,1998年人工网箱养鳝技术刚起步的时候,湖北、江西有些养殖户,在鳝鱼快怀卵时,为了给鳝鱼“避孕”(网箱内其实不适宜怀卵),使用过避孕药。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没避孕成功,还造成鳝鱼大量死亡。…

另外,像炔雌醇这样的雌激素根本就不溶于水。

4.成本考量:理由同第一部分。

那么鳝鱼为什么个头比以前大了?其实是因为现在的人工养殖技术进步了许多,鳝鱼被喂得很频繁。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4

其它水产品养殖也用不了避孕药

1.虾:市场上卖的虾远未达到性成熟期,没有“节育”必要。

对虾的性成熟期是8-10个月,而养殖的商品虾,从种苗到成虾一般只需3-4个月,远未达到其性成熟期,根本就没有繁殖能力,无需“节育”。…

2.蟹:吃避孕药反倒有副作用。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说,“螃蟹不同于鱼类,避孕药等类似药物对螃蟹有副作用,不仅不利于螃蟹褪壳,农户如果用了,反而可能会让螃蟹因为暴长而暴死。”另外也有专家说,大闸蟹的精华其实是蟹黄和蟹膏,吃了避孕药的大闸蟹性腺不发育。…

不过最直观的就是媒体的实验了,结果发现避孕药并不能催肥蟹。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专门研究河蟹养殖的成永旭教授则认为,大闸蟹属甲壳动物,其发育、代谢系统与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完全不同,人类避孕药并不适用于蟹类。这一说法也适用于同样是甲壳类的虾。…

3.泥鳅:养殖户巴不得雌泥鳅产卵,这样才有最高收益。

和鳝鱼不同,泥鳅是雌雄异体的,雄泥鳅喂避孕药没啥用,那么雌泥鳅呢?我们查阅资料发现,养殖户给泥鳅催产倒是有,因为一条优质母泥鳅一年繁殖四次的话,可以达到800元的收益,比养一只母牛划算多了。有养殖户就表示,如果给泥鳅用避孕药,那就让它“断子绝孙”了,还谈何收益。…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6

有些“说法”里的避孕药其实指的是雄激素

在许多的报道中,都提到“避孕药”甲基睾.丸酮(又被称为甲睾酮或者甲基睾.丸素)被用到了罗非鱼、甲鱼、蟹和虾的养殖中。其中,这种物质如其名,根本不是避孕药,而是雄激素。其机理是,这些用雄激素把母的催成公的,公的个头大,好卖。甲基睾.丸酮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不规则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这种性激素在水产养殖中是被禁止的,那么,实际中又如何?

1.甲鱼:会提高死亡率,得不偿失。

有专门的科技人员曾经做过实验,结果发现,虽然甲基睾.丸酮能够让甲鱼暂时快速生长,但是这样做会提高甲鱼死亡率,并且甲鱼后期生长会减慢,还有遗传给下一代的危险。总结起来得不偿失。(据《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的影响》)

2.虾、蟹:甲基睾.丸素对甲壳类动物没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室主任周鑫曾经做过实验,结果发现这类雄激素对虾、蟹这样的甲壳类动物没用(编者注:甲鱼属于另一科目),这个道理与前文提到的避孕药用于虾、蟹一样。…

3.罗非鱼:有的品种雄性率已经很高,根本就用不上药。

让罗非鱼雌雄转换,雌性罗非鱼变成更为大条的雄性罗非鱼确实可行,在1978年就已经有中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而中国罗非鱼占了世界50%的产量。不过,有科研人员指出,不断选种优化的罗非鱼雄性率达97%到98%,根本就不用什么药再来干扰。…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2009月的《南方农业报》上有一则报道,其中提到吉富品系的罗非鱼一般都用性激素来变性、催肥。…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许多报道中专家都表示甲基睾.丸酮很贵,但是我们查阅(河蟹)站的信息发现,这种物质的报价有高有低,并且有食品安全部门曾经在鱼中检出这类物质,所以价格因素在此不做考量。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6

其实,动物类养殖最让人担心的是抗生素滥用
有媒体在报道避孕药养殖水产品的时候,也一并报道了抗生素在水产业滥用的情况,前者只是据说,后者则采访比较扎实。事实上,抗生素不仅在水产养殖业,在我国的整个养殖业中都滥用。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发现,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有的养殖场场主本来不想用,但是环境污染太厉害了,让他们不得不用。据《科学美国人》的报道,低剂量抗生素用于养殖业主要是用于预防各种疾病,但是就算如此,一样有危害,会增加人和动物耐药菌的种类。所以丹麦已经废止了在养猪中使用任何抗生素。低剂量尚且如此,无序使用就更难说了,而和农药一样,在两头都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很难保障食品安全。

披着狼皮的羊 发表于 2011-5-19 20:36

到底,大家会相信避孕药“喂大”食物的谣言,并且对辟谣大都持怀疑态度,还是因为食品安全事故太多,食品安全问题太让人不放心了。

温馨100嘛 发表于 2011-5-19 20:48

狼 我明白了

加了冰的红茶 发表于 2011-5-19 22:42

哦反正是加了东西嘛

不是避孕药而是其他的添加剂

不是成都人 发表于 2011-5-19 23:38

对人体有危害吗?

半儿 发表于 2011-5-19 23:47

关键是这个成长剂它有毒没????、
吃了有什么副作用。
真的对人体无害嘛?

soma9 发表于 2011-5-20 00:04

{:soso_e109:}

阳光不锈 发表于 2011-5-20 01:31

质量合格的植物调节剂,如果按照使用说明使用是可以保障大家的健康的,因为国家农业部对植物调节剂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现在的问题是,调节剂、农药的不按规范使用,甚至一些不法厂商违规添加一些禁用成分在里面,监管部门检测手段的滞后或者一些失职、渎职行为,就造成了现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

在哪儿呢 发表于 2011-5-20 08:08

还有啥子是吃的的嘛~

泡泡 发表于 2011-5-20 09:45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太严重了。。。。。。
我家就把花园开垦出了三块,自己在种一些日常吃的小菜
我的阿妈常说,少在外面吃点,家里的都是无公害的。。。。

24米的阳光 发表于 2011-7-9 17:54

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关注的力度还要加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避孕药“喂大”食物的真相 也许你也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