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了(二)[
昨天跳河自尽的那个女孩,在泳友和120都尽力无望以后,110赶来了,在围观的人中,一个孩子认出了这就是住在他们小区,海上花园9栋的那个姐姐,警察从女孩身上搜出一串钥匙,叫来海上花园的保安,一起去正好打开了女孩家的门,家里空无一人。最后,当女孩的父母闻迅赶来时,人们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女孩19岁,上月高考后不久就欲自杀无果,这天早晨,母亲叫她起床吃早餐,并责怪她总是玩电脑至很晚,便出门了……,母亲哭天喊地:“早晓得会这样,我就不出门了嘛……”。我在想,这个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带着对高考的失落,对父母的怨气,……,自轻自贱地走上了如此极端的路,如果她能复活,问她,你的父母爱你吗?看到悲痛欲绝的爸爸妈妈,看到及时赶来的亲人(家人开了几个小车来),即使内心伤痕未了,仍然会回答:爱,……
现实的问题是,成绩好的,考高分的,就被捧上天,老师家长脸上都有光,相反的就不用说了,所谓的差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是抬不起头的,仿佛孩子们在学校受教育,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学校和家长的脸面。每年高考后,都总有如此的悲剧发生,今天一个泳友说,高考刚结束不久,他们那里的一个孩子也跳楼自杀,当场死亡。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的脆弱,这样的自私。在叹惜和责怪孩子们的同时,我们也无力去抨击现在的高考制度,但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我们成年人给孩子的爱是不是太简单了点。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但母爱也是有段性区别的。人类的婴儿期,不得不在母亲的乳汁和精心呵护中生存,被动和无意识地接受着母爱,这似乎与世界上的其它哺乳动物没什么两样。但人终久是人,人与动物的最终区别就在于他有思想和精神。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但他同时也是另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一个完整的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如能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也便是对每个个体生命的高度尊重。如果父母忽略了这一点,始终停留在原始初级的爱上,一味地仅仅满足于物质的给予上,而没有在他成长过程中教会他如何从内心去寻找抵抗生命中会遭遇的种种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幸和悲剧就时有发生。而这也需要做父母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自身(河蟹)和学习,在我们的人生阅历中,都会悟出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人一生是否成功,不在于你将来干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能发挥出你自身特有的潜力,花力气和工夫去干什么。孩子考得好是好事,考得不好也未必就是坏事,关健在于我们怎样去引导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了应试教育的机器。
没有比死更严重的问题了,拿出勇气来面对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世界上有几个人是永远事事顺心,而没有烦恼痛苦的?而每一个人不是都还在走着他应走的路吗?人生只有几十年,这世界虽不够美满,却也足够多姿多彩
自杀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有位作家曾说:逃避比面对更难。还是让泰戈尔来教我们学会面对现实吧。
让我不要祈祷在险恶中得到庇护,
但祈祷能无畏的面对它们;
让我不乞求我的痛苦会静止,
但求我的心能够征服它。
让我在生命的战场上不盼望同盟,
而使用我自己的力量;
让我不在忧虑的恐怖中渴念被救,
但希望用坚忍来获得我的自由。
允许我,我虽是一个弱者,
只在我成功中觉到你的仁慈,
但让我在失败中找到你的手紧握。
作者:钟红英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简阳作家协会会员
邮箱:xiaoxi612919@sina.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hongying61
不要把孩子当成了应试教育的机器。
感谢小溪的连续报道,我将两个帖子合并到一起咯 {:soso_e115:} 何必喃~~~~ 如花年龄 可惜 现在的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比我们这些大人想像的要脆弱的多,看样子,我也得多和儿子多沟通沟通,父母的心理辅导也是蛮重要的 压力太大 拿出勇气来面对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soso_e150:} {:soso__15941731380377315736_2:} 唉,现在的娃娃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soso_e150:}为何要让生命变的这般脆弱呢??? 难道我们作为家长就没有责任了吗?现在每个人都不容易。 珍爱生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