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个鸟用
大学,大学有什么了不起。读了个大学,出来高不成,低不就,名声所限,反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前不久有个新闻,一位大学生,到工地打工,因为被工友知道了大学生的身份,极尽嘲弄,羞愤自杀。
现在的大学,很多是奔着商业利益去的,学校教育粗制滥造,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偏重理论,应用性不强,是低成本教学。而且,基本是知识学习,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普遍心理脆弱,出来社会后长期不能适应。人生多少年宝贵光阴就浪费在“迂腐”的不务实的读书上。
不是说所有学校都如此,是大多数学校如此杯具。
今日百度贴吧头条,也是感叹读书有鸟用的
《花五六万上大学,到头来找工作还得拼爹》
而且,你看很多高校,一到周末,很多小车等在大门外接MM过周末。据知情人透露,很多地方包学生妹的价格都已经市场化了。高校,学个啥,一方面是迂腐的教学,为名所累,一方面又是物欲横流,急功近利 技术很重要。 云南民族大学发生“个案”,新生入学冲水电费卡,被告知如果愿意陪酒可以免费,甚至手机卡也可以充100元,陪睡一晚300元。记者扮学生暗访,被当事老师抓住小手不放,不吃白不吃,吃豆腐。嚯嚯。
其实,这个还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不信,不信嗦,那你周末到高校大门去溜达溜达,……好多老板好这一口,喜欢找学生妹。这些湿脚学生妹或许有的是贪图虚荣,或许有的是家里真的很穷,背后原因就不好说,但这个队伍好强大。{:soso_e124:} 书中只有颜如玉 嘿嘿 嘿嘿 这是老实话 我记得在江西吉安在火车站的右边 就有这样一坐大学 到周末哎~~~~~~~价格(乡音)得很 我们单位好多人都去过 边上好多酒吧全是提供~~~~~~~~~~大学怎么的 还不是一样被民工咔嚓 叹息哟。 看样子,我儿子以后不能去读大学哦 是因为找不到事情做才读书 唉!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哈! 要考就考名牌,考不上名牌就去流学,至少回来还算个海归,,,都没条件就坚决不读..不如学个技术更实用..大学生给小学生老板打工的数不胜数. 现在的教育,为了择名校,从小学就抓得很紧,孩子们不是这样补习就是那样补习,初中更是没得空,作业铺天盖地,各位老师可能是学生成绩与奖金挂钩吧,成天让孩子们背课文,背知识点,做习题,题海战术,还振振有词地告诉孩子们,社会竞争很激烈,你们要好好学习,进重点高中,将来考名校才有出路。得幸进了重点高中,那就更不得放松了。
等到读了大学,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出来了,才发觉,原来所学的大多数都是垃圾,有个球用,迂腐的理论修养,找工作,还得靠老爸。
(不是所有的都如此,但大多数如此) 各位老大,你说学校教育迂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可是,这些学校,老师在追求钱上却一点不迂腐。学校迂腐,可是学校在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上一点不迂腐。
追求的是钱,追求的是低成本教育。
可怜的是一众学子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
杯具 {:soso_e136:} 读书,从思想境界上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为了工作,培养一种赚钱的技能
一类就是单纯的“消费”,吧读书视为一种修身养性,一种娱乐,与功利性目标分开
如果是前者,就必须讲求实用 有个侄儿在成都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成绩全校中下,初三,大家给点意见呢,初中毕业是上技校吗?还是花点钱上个普通高中? 如果从一个国家,民族的高度看读书,
中国历史上不乏读书误国的例子。国家太平日久,文糜之风盛行,读书人多乐于诗书自娱,高谈阔论。
而科举制度又对此推波助澜,有意无意地愚弄百姓思想。禁锢百姓思想。从狭隘的角度维护既得利益者的统治。 中国失败的教育改革。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读大学并非万能,但是不读又干什么,大学文凭只是一张敲门砖,一张门票而已。没有门票,门都进不了!仅此一张镀金的社会门票。 不懂
“读书顶个球” 一语惊醒万千学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