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29

2010年40万中国代课教师最后清退 今安在?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15u8ubjr5g8ur8hbzr.jpg.thumb.jpg

2010年初,全国40多万代课教师开始最后清退的消息传出。多年付出仅换得数百元补偿,放下教鞭后难维生计。苏汉伟、王安智、朱文静……甘肃省渭源县几名代课教师的身影见诸报端,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又沉默团体的困顿缩影。一年多过去,教师节前夕,记者重返渭源,那些“最后的代课教师”如今安在?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0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163ltjv11321e5qltb.jpg.thumb.jpg

苏汉伟,1990年开始在渭源县卢家山小学当代课老师。工资从最开始的十几元,涨到40元,2006年涨到120元,2007年7月至今,一直拿着每月220元的工资,而同校的公办老师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工资。2009年底,苏汉伟面临清退,在和自己所带的一年级10名学生拍了也许是最后一张合影后,抹起了眼泪。

奕凡 发表于 2011-9-9 10:30

代课老师很不容易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1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18v4ccvmg9me9dvycx.jpg.thumb.jpg

2010年开始,清退消息每月都有,学区7个小学里只剩下5个代课老师,这让苏汉伟时刻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两年不到,44岁的苏汉伟头发已经花白。“因为你们媒体的报道,我们没有被早早清退,但清退的消息一天也没停,具体什么时候清退,我们也不知道,只能是一边上课一边等着。”苏汉伟说。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2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19bz52lbfif95bb5sk.jpg.thumb.jpg


今年,继续留任的苏汉伟代三年级8个学生的科学,四年级6个学生的数学,而一年级只剩下2个学生。山村小学生源逐渐减少的原因,一个是出生率下降,但最主要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转到镇上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去了。为此,有的家庭举家搬迁去陪读。这样一来,过剩的师资给代课教师带来更大的清退压力。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2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19kqkbjkj5qkqfz9gb.jpg.thumb.jpg

苏汉伟家里7口人,3个孩子,小儿子去年在高二得病休学,之后从初三读起,如今全家基本靠举债度日。除了仅有的每月220元工资,其他收入就是靠地里种的土豆和老婆养些家禽。媒体报道后,2010年苏汉伟曾收到5000多元捐款。2011年7月份,苏汉伟给记者发来短信,“近几年母亲内风湿、关节炎病症严重,长期住院吃药,欠债累累,真有熬不下去的感觉。”图为苏汉伟的存折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3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0ohnmy4a741b9yg9g.jpg.thumb.jpg

王安智,54岁,一条腿残疾。1974年开始在渭源县黑鹰沟小学任教,陪了9任校长,曾教过一家三代人。2009年,当地政府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辞退王安智的文件,结束了他35年的代课生涯,补偿了600元钱。“干了这么多年,心里肯定不平衡,但没有说理的地方。”图为2009年末,刚被清退的王安智回到曾经任教的学校。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3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11n13cpicecuuc2dn.jpg.thumb.jpg
2008年底,王安智曾收到慈善机构5000多元捐款。2010年9月,王安智的老父去世,两个孩子的工作已有着落,儿子在青海煤矿打工,女儿今年从福州一职业高中毕业后,开始在一家私企的流水生产线上工作,两人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基本不往家寄钱。如今,王安智和妻子主要靠种药材、土豆和大豆生活,去年全年收入7000多元。图为2011年8月31日,被清退的王安智坐在家中。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4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26rcprc54pqafcpr5.jpg.thumb.jpg


因为身有残疾,王安智家中的农活主要是妻子做。从2010年9月开始,夫妻两人每月可以领取140元的低保,但生活依然艰辛。谈到将来,王安智说,“听说政府有政策,像我们这样的代课老师60岁以后会发补贴,我们相信政府。”图为2011年8月31日,王安智的妻子在家中做饭。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4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49f1zsk5svuynuzn4.jpg.thumb.jpg

2011年8月31日,王安智曾经工作过的小学铁门紧锁。因为缺少生源,王安智曾经工作过的小学最终关闭,他领着学生亲手栽种的树木已经荒芜,村里的家长开始苦恼于每天送孩子去几公里外的邻村上学。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5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5ahy329fyra4f91zy.jpg.thumb.jpg
朱文静,49岁,1986年到2002年当代课老师,被清退前在新林小学任教。长年的教学生活突然结束,很多老师已不具备足够的农业技能来谋生。2009年,朱文静获得慈善机构4000多元捐款。图为2010年1月14日,北京,朱文静(前)给提供援助的慈善机构送锦旗。朱文静称,去北京前后,有人曾说资助她一笔钱搞养殖,但最后钱却没落实。之后朱文静东拼西凑了5000元搞养殖种猪,不到半年全部赔光。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5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77pf2aavfx4xxzavi.jpg.thumb.jpg
养猪失败后,朱文静最大的愿望是想在渭源县城开一家蛋糕店,但却没有启动资金。“开一个这样的店面得6万块钱,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现在就是我们两口在家种种地,维持生活可以,但儿子上了初中,花销大了,弄不好我老公还得出去打工挣钱去。”图为2011年9月1日,代课老师朱文静(中)和丈夫一起在渭源县城边的河里挖沙子,准备给自己家盖个大门。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6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87njsr7r1p2n7ps1j.jpg.thumb.jpg
(河蟹)明,被称为“中国最老的代课教师”,代课近50年。1982年,尽管(河蟹)明被鉴定为“教学效果显著,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却被人在造册材料上作了手脚,与转正失之交臂,黯然离校。1985年,学校教员奇缺,(河蟹)明再次被召回,直至2006年被清退,获得800元清退费。图为2009年12月21日,(河蟹)明在县城大街上。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6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291td5qttsst4acss2.jpg.thumb.jpg

如今,70岁的(河蟹)明因为身体不好,常年住在县城的儿子家方便住院看病,因无法享受公办教师的公费医疗,看病的钱都是儿子出。“听说政府给60岁以上的代课老师有补贴,但我的一直没有兑现。我们代课老师起早贪黑,这么多年,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心里很难受。”图为2011年9月1日,(河蟹)明在村里。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8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04oss61ds4ds1sygg.jpg.thumb.jpg

毛谦,49岁,尚未清退,现在渭源县杨川小学任教。1986年从部队复员进校,毛谦做了整整25年的代课教师,如今每月工资260元。毛谦的小儿子在兰州上大学,前几天开学带走了2000元,当时他的存折上只有934元,剩余的只能东拼西凑。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1zo1pgww0347fo78t.jpg.thumb.jpg


毛谦对现状很犹豫,如果离开又怕有转正的机会,不离开的话每月260元的工资让生活极为拮据,而且他也已经过了出外打工的年龄,干不了力气活。?“我去信用社取钱,人家看到我的工作栏里写着260元,很好奇地问我是干什么的,怎么才这么点工资。我说我是代课老师,人家没再说什么。”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39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256paahvbc5kbgbpm.jpg.thumb.jpg

漆海峰,41岁,22岁进校任教,37岁离校,获得600元补偿。,在学校几乎每年是先进的漆海峰撂下狠话:“我们代课老师在你们所有人面前都是孙子啊!”如今夫妻两人在镇上租了个门面卖鞋,勉强维持生计,“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出去打工了。”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333qu0wwzclvpqubq.jpg.thumb.jpg

2010年,漆海峰参加了全省教师招录考试,希望转为公办教师,在700人参加的考试中,他是全县第18名、143名代课老师中第一,但因为不在岗而未录取,今年的考试他彻底失去了资格。图为漆海峰在家看的书,在学校教语文的他至今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40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4xbdrug1bd1sntx1t.jpg.thumb.jpg


丁学文,40岁,1999年开始代课教师,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有病在家不能干重活。2009年底还有外债5000多元没有还清,学校忙时过去帮忙,平时则游走于县城周边的工地打工。2011年,丁学文拒绝了记者采访,近况不明。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40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6g1w71oy0zyyxx9w7.jpg.thumb.jpg


杨贤玺,48岁,1985年开始当代课老师,2006年9月被清退。2009年初,杨贤玺和朋友合伙每人投资两万元办养殖场,但当时行情不好,加上不懂技术,很快生意就黄了。一气之下杨贤玺外出打工,暂无音信。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42

http://www.aobo.com.au./data/attachment/forum/201109/08/230137f6tnmtyqwim5ymqy.jpg.thumb.jpg

1 小时前 上传
http://www.aobo.com.au./source/plugin/drc_url/image/safe.png 下载附件 (92.07 KB)


刘亚东,27岁,毕业于天水师院艺术系。因为当地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不大,
且教师资格考试没有通过,2006年毕业的他一直在学校代课,没有机会转正。
去年的全省教师招录考试再次失败,目前已离开学校出去打工,没有音信。

网事随风 发表于 2011-9-9 10:42

温..家..宝为农村教师作报告2小时 会场响起38次掌声


2011-09-08 07:16中新网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中国官方通讯社8日披露,8月28日上午,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千余名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这堂特殊的课持续了2小时15分钟,会场里响起38次掌声。

在张北县第三中学校园里,温..家..宝坐在学校食堂二楼大厅临时搭起的讲台上,台下满满地坐着张北县等张家口市10个县区的1000多名教师,座位不够,不少人就站着听。听众中三分之二来自农村学校。

温..家..宝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人,而穷人中最多的又是农民。农民最需要学校、最需要教育。我们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这就是我之所以选在张北和你们谈心的原因。” 温..家..宝还少有地谈起了自己的教育家事:“我的爷爷和父母都是老师。父亲母亲不在家时,我就模仿他们,也当一个小老师,像他们一样指指画画,写写算算,以为乐趣。”

当谈到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时,温..家..宝提出一系列要求: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不让一名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这段只有几分钟的讲话,13次被教师们热烈的掌声打断。

温..家..宝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尤为关心,他说:“只有把中小学校长都培养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大有希望。”

温..家..宝说:“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里,我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广大老师表示慰问和感谢!”说到这里,温..家..宝站起身来庄重地向台下的教师们三鞠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再次响起,不少教师的眼里噙着泪花。

河北省隆化县湾沟门中心小学的教师卜延荣扎根农村山区义务教育的第一线,从教近40年。为了孩子,多次拒绝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1990年他右侧肢体偏瘫以后,用左手重新拿起粉笔,靠半侧的肢体坚守岗位20载。温..家..宝讲起卜延荣的感人事迹,引起全场教师的共鸣。

随后,温..家..宝提出了一项项惠及农村教师的措施: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试点,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等。

“要无私奉献,要满怀爱心,要提高素质,要教书育人……”最后,温..家..宝向广大教师表达了自己殷切的希望。

这堂特殊的课持续了2小时15分钟,会场里响起了38次掌声。(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40万中国代课教师最后清退 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