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妓,不为师”生活所迫还是炒作出名?
http://i3.itc.cn/20110913/75d_e594fdbf_056f_350c_5533_eb4516585572_1.jpg近日,网络上惊现一杭州女教师雷人语录,该女教师在博客中直言不讳道“宁可为妓,绝不为师”。讲述了自己的从教经历、杭州生活窘状及对现实社会的悲催无奈。对此,网友质疑她确实是被生活所迫才愿意弃师从妓?还是为了炒作出名
泄愤还是为出名?
我说这位女教师不早不晚正好赶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说出如此“反...动”的话语,她此举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提升个人名气?对此我表示存疑,人心隔肚皮啊!
“床上一躺,黄金万两”
妓...女固然可以“床上一躺,黄金万两”,但这是人生的堕落。女教师对名牌包豪车颇为向往,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固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欲望过高会使人走歪门邪道。
很是为教育发展发愁啊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此女教师动机不纯,让如此低俗、败坏道德的语言惊现网络,真为教育发展担忧,或多或少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和教育存在的问题。
先为鸡,后为师,还是可以的。鸡就是为赚钱嘛,又不是专为堕落!
关键是自立。
我还是那句话:工、农、兵、学、商,梭夜子、偷哥儿、端公,各人都有一屋人,不是为复辟资本主义起心整哪个,也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存心帮哪个,还不是为了一口饱饭吃!你抓了他,进班房不说,他干不了事,一屋人肠肠肚肚空半截,说不定憋慌了,就去当棒客,杀翻几个人来摆起,那才更背时哟!——只要不是为自己,端公、小偷、梭夜子都干得。你见过哪个能吃饱饭的大官儿,偏要来当端公的?又见过哪个屋头宽剩的太太,丢下老公去当梭夜子的?
又,中国三千万光棍(不含女光棍),他们有权过性@生活!靠谁解决?靠党和政府?不等不靠是啥意思?没有先为鸡,后为师的人(一个人是不可能一辈子当鸡的),那就靠广大良家妇女主动或被动学#雷@@@锋#¥了!岂不更糟!
工、农、兵、学、商,梭夜子、偷哥儿、端公,各人都有一屋人 四川方言散文:从“梭叶子”说起走(包括“杭式”一词的来历)
今天听到一个朋友又说到这个名词“梭叶子”,虽然以前也听过偶尔还用过也晓得大概意思,但是始终不明白这个词的来历。今天颇有时间,就上网GOOGLE了一下,找到一篇博文讲述该词的来历历史,很有意思,所以转载如下。顺便本文里头也提到了“杭式”的来历,我一直以为这个词的写法是“行事”,哪晓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梭叶子,就是早年喊的娼妇、娼妓、妓...女之类,五六十年代,尤其是人祸之年,人们忌讳说娼妇、娼妓、妓...女,梭叶子一词,在不准说性的时代就满天飞了。不过,梭叶子少,只有在全国有名的双桥子、青羊宫黑市,或者背静地塌,像地下工作者一样活动,一碗小面、一个锅魁八分的价钱,找个边边角角整战国(立体位);要不然,约好黑了到沟边、河边、树林头去打青山、扯露泼,最多给两斤搭伙证(成都粮票)。逮倒不得了,抖了再判两个劳改。三年?三年是劳教,起码五年。
民.国手头视“烫发为娼”,五十年代娼妇销声匿迹,人们晓得哪个女人在搞这个灯儿,那她就成了过街的耗子,世人都骂她是梭叶子、烂梭叶子;要是她是姆姆儿,就是老梭叶子;要是她是女娃子,就是嫩梭叶子,那她简直是:床底下鞠躬——抬不起头。
弄得看倒哪个女的有点儿姿色还有点儿坤,也说人家是梭叶子婆孃;哪怕别个是正正经经的女娃子,仅仅只是有点儿不安逸别个,也在背说别个是梭叶子婆孃。打比遇倒扯筋闹架,对方是女的,吃亏的自然是女方;打比两个都是
女的,相互都骂对方是梭叶子,骂快了骂久了就小声大声有起伏的骂:梭梭,梭梭,梭梭……梭老二。
“梭梭——咪,唻咪,唻哆,啦……”这个又是小娃儿、小伙子爱吊倒嘴上的小调,反复唱两道调子就加歌词:****哥——你,算—了—嘛——
七八岁的娃娃晓得啥子嘛?角逆都这样子骂:
“你吃钢鸡冠儿。”
“你吃老梭叶子。”
梭叶子,梭叶子完全取代了娼妇……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逐渐拿给小姐一词取代。
妓...女的起源,我等抖不圆滑,晓得古代就分宫妓、营妓、官妓、市妓、家妓、私妓。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大约三十多万人口成都省,警察局卫生科每年发放的乐女证(妓...女的执照),编号有近两万号,没有领取乐女证的暗娼多得多,好多街上,少则一两家,多则十几家台基。成都高级点儿的娼妇,主要来自苏州、杭州、扬州。江浙一带的人,内地人称他们为下江人,沿海地区自古就比内地发达、开化、进步……也就是洋盘。于是,人们看倒哪个穿得伸抖、新式、漂亮,又斯斯文文,就说这个人苏气、苏苏气气;看倒哪个聪明、能干、得行,又事事出众,就说这个人杭式。苏气多用于女人,杭式多用于男人。
抗战时期为避难,下江人到成都人多,苏杭扬的妓...女,一下就把成都上中下等台基(妓院)的生意揽干了,她们浓妆、艳服、薄衣,素胸连脸柳眉低,香气袭人,会吹拉弹唱,一般是吹洞箫,拉胡琴儿,弹三弦儿、月琴、琵琶,唱小调、戏曲,行也娇,坐也娇,善言词,会诵诗,风****勾人,卖艺接客,洗鸳鸯,泡黄桶……手膀枕千人,嘴巴尝万人,之懂房中术,也就是床下纠、打、掐、摸、哈,床上筛、簸、吮、冲、夹,让官僚、有身份的、有钱的嫖客****荡魄,流连忘返。尤以扬州女更风****,价格昂,称扬州妓、扬妓、洋妓。
川妓就差多了,主要来自成都周边县份的农女子,也有城镇家庭多困难、丧夫、失学、失业的女子,也有想挣松活钱的女子。川妓,与扬(洋)妓对应,称土妓。也有长得乖的川妓,拿给院妈妈卖倒扬州台基去的,进去就成了扬妓。川妓穿得就土气,也拿火夹子烫刨花儿脑壳,也修眉抹胭脂,也献媚卖俏:斜倚门边边,人来瞟眼儿跟,托腮又咬指,无言送秋波。这种算四五等的台基,有些连床都莫得,三合土台台,谷草筒筒枕头,烂凉席,两张裁成四牙的新津大草纸,不论老少嫖客胖瘦高矮,不管两头齐不齐,只顾中间拿得一,点了炮就走。价格低得多,有身份的人,也就是有钱人,是不得拱进去的。当时有句顺口溜:拱进城门倒拐游,梭进台基倒狗油。
咋个叫梭叶子喃?未必它形象形,还是象声,或有啥子寓意?其实简单,梭是姓,叶子是名。岁数稍大点儿的成都人,早先都喊苏坡桥是梭波桥,出梭波桥也是出南路,以东婆婆代表的南路人,从来都是喊的梭波桥。她说一是叶,叶也是姨。姨:妻子的姐妹,大姨子,小姨子。川人又称姨子是姨妹儿。俗话说:姨妹儿有一半是姐夫的;或者说姨子的一半是姐夫的,表示姐夫和姨妹儿的亲近。
车过来,耍洋盘的扬妓,耍得都****荡魄流连忘返了,自然也就哥啊妹儿啊的相互对称;这儿以(里)头的哥和妹儿好假嘛,莫来头,再更假嘛,一姨就亲近了,姨子加苏,就叫苏姨子。一般嫖客都跟倒妓...女喊鸨母就喊姨妈,嫖客称妓...女是姨子。苏杭的女娃子、苏杭扬的妓...女,四川人通称苏姨子,再喊东婆婆来喊,苏姨子一下就成了梭叶子。
只是苏杭女娃子吃亏了,女人家的心坎儿——莫得啥子大不了,就像这阵喊小姐一样,早先真正啥子人才是小姐哦?这儿就不说了。
起码,南路人民.国初就是这样子喊的,省城的人用南路人的口音喊,就隐讳多了嘛。最典型的例子:不敢说正月,百姓就说真月,就避开了,就遮到了,四川人干脆就喊遮月,就不得掉脑壳了。
(素材收集于民间,内容删摘于我的方言长篇纪实小说《两代沧桑》,也就是把情节取了,只剩话题的干货,虽读来少生动。)
这就是梭叶子 到现在才了解 惭愧惭愧 书读少了 交给下一代去了解把 肛正不屙 发表于 2011-9-13 1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川方言散文:从“梭叶子”说起走(包括“杭式”一词的来历)
今天听到一个朋友又说到这个名词“梭叶子 ...
安逸!顶了再说! 舒服,其实都愿意,自是其他人没说出来罢了 还有骂烂舍碗(儿),是什么意思,是否和梭叶子一个意思? 眼哥 发表于 2011-9-13 2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骂烂舍碗(儿),是什么意思,是否和梭叶子一个意思?
哥哥,你好聪明哦,可以无师自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