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警方真出手了! 一对恶意欠薪跑路老板夫妇被刑拘
温州鹿城“漂亮脚丫”鞋业公司的员工没想到,头一天老板宣布“放假”,第二天人就不见了,连厂里的设备也一夜之间消失。40多名员工的工资一下没了着落,围在公司办公楼前干着急。
温州鹿城警方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追逃。民警连夜赶赴江西,不到3天就抓回了“跑路”的老板夫妇。
昨天,老板饶某夫妇已被民警押解回温州,并被刑拘。这也是温州警方推出十项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措施后,首个被抓回的“落跑老板”。
放假一天,老板跟设备都不见了
10月15日的下午,位于温州市区黄龙街道南山路的“漂亮脚丫”鞋业公司,办公楼前聚集了40多名员工,吵闹着要领工资。
原来,该公司老板饶某告诉员工要“放假”一天,结果跟老板娘两人跑得不见踪影,厂里的设备也不翼而飞了。
“老板肯定是跑路了。”假还没放完,就有员工发现情形不对。公司员工聚集起来,想拿回自己的工资。问题是,饶某连员工9月份的工资都还没结清。人都不见了,钱找谁要?
下午3点左右,鹿城公安分局接到了饶某欠薪逃跑的报案。而这一天,正是温州警方推出《温州市公安局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十项措施》的当天。根据措施规定,警方立即对涉嫌“逃避支付员工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报酬”的饶某立案查处,并对相关部门批示:限期3天破案。
鹿城公安分局当晚立即启动了应急处置机制,成立追逃专案组。4位民警连夜赶往江西武宁县追逃。
3天破案,跑路老板被刑拘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民警很快获得了一条线索:饶某曾打电话给他在当地的朋友周某。警方顺藤摸瓜,大致确认饶某夫妇就隐藏在该县罗坪镇周某家中。
10月17日晚7点,民警在附近设伏,很快将正要开车转移躲藏地点的饶某夫妇抓获。
经审讯,嫌犯饶某和郑某对恶意欠薪逃跑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漂亮脚丫”鞋业公司租的厂房是违章建筑,将于10月中旬拆除。而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还欠鞋料供应商30多万元的债务。
一面是欠债,一面是厂房要拆,饶某夫妇觉得没法继续把厂办下去了。怕有人上门逼债,饶某夫妇产生了“跑路”的念头。
10月14日傍晚,饶某对全厂员工宣布15日放假一天,当天下午结算9月份工资。
其实,这只是饶某的“金蝉脱壳”。14日当晚,饶某夫妇连夜将厂里设备偷偷运出卖掉。第二天凌晨2点,两人开车从高速公路逃回江西武宁老家。
昨天,嫌犯饶某夫妇已被押解回温州,并被刑拘,具体案情还在进一步审查中。
十项措施,重拳打击逃匿
警方一名负责人称,他们在10月中旬推出的“十项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措施”中,已明确提及“坚决查处有债务危机的企业主和非法集资人员逃匿行为,对有债务危机且有出逃迹象的企业主”。
而饶某夫妇是措施推出后,首例被警方抓回的“跑路老板”。
“警方对饶某夫妇的案件极为重视。如此大的打击力度,也是告诉那些想不负责‘跑路’的人,终归跑不掉的。”这名知情人士说。
温州警方推出的十项措施中,要“坚决打击、查处”的非法行为还包括:有债务危机的企业主和非法集资人员逃匿行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恶意欠薪等违法犯罪行为;哄抢企业财务、堵塞交通等违法犯罪行为等。 浙江跑路老板多已铺好移民路 老婆孩子早已在国外
2011-10-22 03:44中国经营报
距离义乌300公里外的温州正在上演一幕幕“落跑”的故事,然而跑路老板中大多早已为自己铺好了“落跑移民之路”,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早已拿到美国绿卡的信泰集团老总胡福林。
老婆孩子已经在国外,资产能转移的也已经转移完毕,义乌的老板们在资金链断裂风险面前不太恐慌。
二代已转移
据社科院2010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而浙商则在中国第三波移民浪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温州新通出国咨询服务公司一名资深移民专家介绍,中国大陆移民输出主力军主要在北京、广州、江浙沪三个区域,其中浙商二代成移民主力军。
在义乌做服装加工生意的肖艳(化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自己正在委托温州一家移民中介公司办理移民手续,将“移民”提上日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就打定主意让女儿到国外读书的肖艳告诉记者,心想早晚也要出去,晚几年等事业做大些再走,没想到一拖再拖,一晃六年过去,直到厂子遭遇危机,移民才又赶紧提上日程。
“6年前两个做生意的哥哥就开始办移民了,这几年他们家里老的在加拿大养老,少的在加拿大读书,只留叔伯兄弟在浙继续经营工厂,他们每年还须在国外待上个把月。” 肖艳说他认识的企业家很多都像她哥哥一样想法,早早的就把老婆孩子先转移到了国外,留自己在国内挣钱。
肖艳的工厂注册资金1000万元,在浙江属于微型企业,平时流动资金全靠每年向银行借上百万元作为周转,然而近来随着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规模又扩大,利润不如从前,又赶上银行限贷压贷。回款速度一般是3个月,眼看还有几天,却还不上银行贷款又贷不出钱,很是头疼。
肖艳告诉记者,一个生意伙伴曾放高利贷,对方还不上钱,他也无钱还银行只能落跑,他早就办好了美国签证,现在都没回来。另一个朋友企业做的很大,近年来却亏损严重,好在去年办好了加拿大签证,他将资金抽出来后将全家老少和产业都转移到加拿大。
名下企业已成空壳
“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1000万元注册资本以上的企业主,已经有24%办完国外移民手续,正在办理的有32%。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浙商已经不是浙江人!”不久前杭州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在微博中透露这个“非常内部的信息”引起一片哗然。尽管浙江省出入境管理局办公室、浙江省外事办出国管理处都否认了此说法,但李建华本人一直未正面回应。“温州老板好多都变成了‘外国人’,但他们的生意没移走。”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秘鲁温州工商总会会长曹国荣,德国温州同乡会荣誉会长冯定献等知名侨领都还在温州做投资。
“从2005年起这边移民就开始盛行了,一直以来我们办的移民客户绝大多数是投资移民,对象也是以企业主为主,他们移民的模式大同小异,就是先将孩子送出国读书,老人照看孩子,自己则会两头跑,而且办移民手续出手很阔绰,可以说不惜代价求快速安全。”加拿大伊恩投资集团公司资深一名从事多年加拿大移民的顾问告诉记者。每年要做加拿大40~50单,主要是去温哥华和多伦多两个城市,而来咨询的人有2000人以上,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接手的客户几乎清一色是企业家,以义乌、温州和台州的企业家居多。企业注册资本基本都在5000万元以上,而且拥有资产10亿元以上的客户占了约30%,还不包括‘隐富’企业家。”
该顾问告诉记者,2004年是浙江移民行业市场竞争元年,就在这一年,报刊广告开始大量出现“移民”字样,而此前,移民中介公司由于政策的限制,只能选择“出国定居”来代替。2010年成为移民市场的分水岭,据相关调查分析显示,2008年之前技术移民申请人数大于投资移民申请人数,2008年技术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从2009年开始投资移民申请人数逐步上升。2010年投资移民政策大幅提高,技术移民再次收紧,从2010年第三季度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数大幅下降,递交移民申请的人数也大幅下降。目前,浙江有几十家移民公司以及办事处。
据多家移民公司中介透露,中介“转人”和地下钱庄“转钱”属于移民的两条线。移民中介名义上只负责代理代办移民手续,处理文件等等,但是也对地下钱庄或其他机构帮助转移资产的事“门儿清”,因为既然是投资,那么在办理移民的过程中就伴随着需要处理少部分资产的转移,而单靠移民中介本身也不能完全做到。另外,转移大量资产也有问题,国外对这部分钱需要严格审查,因为美国查的严,所以选择移民美国的人就少;移民中介还能帮助移民者合理避税。
澳际留学移民的资深顾问杨明崧告诉记者,一方面中介公司可以作为机构分担一部分结汇需求,另一方面中介机构也会让移民者将钱款分拆汇出。“比如美国投资移民汇50万美元,可以让10个亲朋好友帮忙,一人汇5万元,一般都是这样做的,没风险又简单。”另外通过地下钱庄等路径将财富转移,或者在当地开办公司也绝对是“可操作的”。
根据浙江省内一些移民公司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投资移民成功率较高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槛分别为80万加元(约500万人民币)、80万澳元(约454万元人民币)、250万新元(约1240万人民币)。也就是说,只要向这些国家投资以上金额的资产后,便可以在2年甚至一年后拿到当地的“绿卡”。 义乌一移民中介曾经给企业主推荐过位于加拿大萨斯喀温省和安大略省的快速移民项目。移民中介向记者介绍,只要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购买和租用价格在60万人民币左右的商铺,就符合移民政策。移民中介向记者介绍,加拿大政府支持该项目的初衷是在加拿大建立义乌一样的商品交易中心。
浙江省工商局最新的年度统计显示,这个民营经济大省有超过7万家私营企业在健康地经营运作着,总资本近1.3万亿元。对于这些富豪移民所引致的资本外逃数目,几乎无从测算。
富人快跑
温州市政府内部报告:年底还会出现老板跑路
2011-12-06 05:06中国证券报
年关将近,民间借贷将按惯例进行年终清算,还贷高峰期来临。温州市政府相关报告认为,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倒闭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可能还会在局部地区出现。
困局或持续至明年一季度
温州市政府的通报显示,截至10月底,前期出走的企业主已有15人回温或恢复联系,部分企业重新恢复生产。目前,温州经信委正引导行业协会、龙头企业、银行和债权人,通过入股、债转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10月温州企业欠薪逃匿案件涉及人数比9月下降37%,涉及金额比9月下降40%,劳资纠纷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控制。
但温州当地一位官员认为,目前仍然是暗流涌动。虽然温州出台了多项救助措施,对小型、微型企业给予财税扶持,但企业困局可能持续到明年一季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温州市政府相关报告称,随着年关还贷高峰期来临和民间借贷按惯例要进行年终清算一次,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倒闭或出走的现象可能还会在局部地区发生。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温州有关部门将对17个行业的代表企业进行摸底,包括产业升级、主营业务、资金来源等全方位调查。
“抱团模式”难以为继
年关难过的一大原因是温州企业的“抱团模式”难以为继。
温州一家建筑装饰企业管理者表示,1年前联合另外4家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但其中一家合作企业后来出现问题,导致本企业近期还贷后办理续贷时被银行拒绝。
“此前温州企业采取‘抱团取暖’、互相担保,这种方式逐渐出现问题。”长期关注温州经济的一位研究人士表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温州民间的信任体系,这将拉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温州市政府相关报告显示,截至10月底,87家问题企业涉及银行贷款15.86亿元、票据9.06亿元,这些问题企业的一级担保链企业达153家,涉及银行贷款50.75亿元;二级担保链企业达353家。目前,受87家问题企业的直接影响,一级担保链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
温州有关人士分析,担保链上的企业即使主业没有出现问题,但它们既要承担关停倒闭、企业主出逃企业的连带债务,又由于失去此前互保的支持,难以再从银行获得新的贷款。在双重压力下,这些企业依然存在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
产业转型是根本出路
“市场萎缩,内外交困。”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现在温州做打火机的,好一点的能保本,更多的是亏本在做。”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温州打火机企业纷纷停产、倒闭。在鼎盛时期,温州地区从事打火机行业的企业超过3000家。如今,温州市打火机行业协会仅有100多名注册会员,其中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的企业占半数以上。
温州部分企业家认为,此前民间借贷危机引发的风暴虽然已经过去,但隐患并未根除。这是因为温州实业普遍亏损,而产业升级没有完成,目前的产业大多是银行和国家政策不看好的夕阳产业,政府的临时救助并非长远之策。
像日丰这样坚守打火机行业的企业,其利润率仅在2%到5%。多数打火机企业抽身而出,几乎集体选择投身房地产、民间借贷等来钱快的行业。
中国证券报记者5日从温州有关部门获得的《2011年前三季度温州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数量同比增长35.1%,比上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增长53.9%。1-8月,工业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利润总额同比仅增长7.8%,增幅比上半年下降7.8个百分点。1-9月,温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3%和8.3%,“高进低出”的“剪刀差”高达5个百分点。
温州市政府已意识到,帮扶企业走出困境的最根本途径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在温州市政府今年计划招商引资的10个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中,正泰太阳能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上力叉车等4个项目已落地,另有一批大项目正在对接中。
根据浙江省内一些移民公司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投资移民成功率较高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槛分别为80万加元(约500万人民币)、80万澳元(约454万元人民币)、250万新元(约1240万人民币)。也就是说,只要向这些国家投资以上金额的资产后,便可以在2年甚至一年后拿到当地的“绿卡”。 义乌一移民中介曾经给企业主推荐过位于加拿大萨斯喀温省和安大略省的快速移民项目。移民中介向记者介绍,只要在加拿大和美国投资购买和租用价格在60万人民币左右的商铺,就符合移民政策。移民中介向记者介绍,加拿大政府支持该项目的初衷是在加拿大建立义乌一样的商品交易中心。
那么便宜???干脆我也移民算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