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1 13:19

望江楼小记

本帖最后由 自由的鱼123 于 2012-3-11 15:47 编辑

                                                                                                         望江楼小记     连日春寒冷雨。今晨,阳光透进了窗户,心情也随之晴朗,于是决定去望江公园走走。    迎着朝阳,沿江而行。对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红男绿女,熙熙攘攘。此处却翠竹万竿,绿树掩映,曲径通幽,静若禅院。河岸的柳树已经吐出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弋。红梅满枝,迎风含笑。海棠也悄然露出了少女般的羞红。迎春藤上开满了小黄花,在阳光照射下随风舞动。    吟诗楼前,两位银发老人气定神闲缓缓运行着太极拳。阁楼里,一位老人悠闲地看报,旁边,一位红衣女生静静地对江眺望,也许是隔壁四川大学文学院的女生在触景生情,也许是薛涛再世,又在吟诵新的诗篇?    轻轻走过,穿过竹林深处,在薛涛墓前伫立良久,心中充满肃穆的敬意!再前行是薛涛井,左侧是浣笺亭,挂有一副对联:古井平涵修竹影,新诗快写浣花笺。江边是建筑风格各异的濯锦楼和崇丽楼,濯锦楼对联是: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横匾是:月色江声共一楼。月夜、春江、花影、涛声,天籁之境,怎不让诗人情动于衷,抚琴而吟!    和煦的阳光洒满树林,树林里传出阵阵鸟鸣。千年古银杏树下,一群美术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写生,巍峨的崇丽楼,清雅的濯锦楼,在孩子们的笔下是各具形态,神情专注于写生的小朋友,个个小脸蛋都红扑扑的,犹如春光中绽放的小花。    我慢慢行走在这春光里,恍兮惚兮,若梦若醒,心里溢满了春意的温暖……                                                                                                                                                                               2012年3月10日上午写于望江楼

玫瑰花的葬礼 发表于 2012-3-11 13:21

{:soso_e143:}

性情猪人 发表于 2012-3-11 14:07

美丽的天府之国。人间的天堂,天上神仙的食堂。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1 14:53

原来是说的成都的望江楼哦。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1 15:4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1 14: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是说的成都的望江楼哦。

薛涛也曾写过简州望江楼的诗,大概应该是简阳公园眺望沱江的望江楼吧?其实,简阳应该好好保护修缮简阳公园的望江楼,也应该有匾额和楹联,有望江楼的历史典故和传说。简阳公园的文化积淀已经被人们遗忘,希望再也不要再继续破败了!!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1 16:12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1 15: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薛涛也曾写过简州望江楼的诗,大概应该是简阳公园眺望沱江的望江楼吧?其实,简阳应该好好保护修缮简阳公 ...

还真不知薛涛也曾写过简州望江楼的诗哦。

能否发上来品赏,谢谢!!

soma9 发表于 2012-3-11 18:45

{:soso_e179:}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1 18:5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1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真不知薛涛也曾写过简州望江楼的诗哦。

能否发上来品赏,谢谢!!

唐代女诗人薛涛多次到简州会友人,写有好几首与简州有关的诗,其中一首即《江月楼》: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鱼艇。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1 18:55

《江月楼》: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鱼艇。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薛涛这首诗,写唐代简州江月楼秋天的风光“仿佛”吴江(江南)一样清冷有致,赞誉“使君”(简州剌史或者阳安太守)善于治理,百姓小儿齐声拍手称赞笑道:真象是把江南美景变幻到我们这儿来了!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评论这首诗说:“‘垂虹’二句,风物流利,即叠字亦不虚下。”这首诗,的确是薛涛诗中的上乘之作。看来,女诗人是在清秋时节,应当是随同当时驻节简州的剑南西川节度使行辕幕府,出巡驻简多日了,在这样一个夕阳西下时分,登临江月楼眺望雁(沱江)、赤(绛溪)二水,实地领略了一番简州秋来清冷爽朗的风光,多次实地体验感受之后,方才能吟咏出这首“风物流利”的诗篇来。这首诗比起另一首和简阳有关的诗《酬郭简州》来,笔力更为强劲,情感更为丰富细腻。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1 18:59

唐代能够同时眺望赤、雁二水的江月楼,其大致地理方位,当在今天人民公园鱼嘴一带地方。也只有这一带的水面,才能有薛涛诗中“仿佛吴江”的江南景象。而这种景象在旧时的“简州八景”中,即被列为八景之一的“渔村暮艇”,是说今天简城人民公园鱼嘴附近,金水(沱江)与绛水(绛溪)交汇处,古时常有许多渔艇(即打渔船)夜宿。这些小小打渔船,每天都是日出而发,薄暮才归。等到入夜时,邻近鱼嘴的绛溪河上,暮霭中轻舟散布,晚霞渔火,银星闪烁,真不知今夕何夕,人间天上了!在女诗人笔下,《江月楼》诗中所描绘的阳安城外绛溪风光,简直如同江南水乡风景一般秀丽多彩,温磬柔美。

直至近代,人们仍然对这种胜似江南的美景,吟咏不绝。清温江学生张崇朴诗云:“闲闲鸥鹭宿平沙,几点轻舟系晚霞。隔岸荷蓑人隐约,蓼芦深处有渔家。”清简州举人毛于逵诗:“薄暮得鱼欲系舟,三三两两聚沙头。此间恍似潇湘景,应有东坡载酒游。”清简州知州濮瑗诗:“竹篱茅屋几人家,半依山隈半水涯。白板艇摇春浪软,绿荫网晒夕阳斜。径通小市鱼争卖,人醉前村酒待赊。羡煞渔翁蓑笠稳,欲归未得鬓先华。”读这些诗句时,你就会不禁回想起作家周克芹笔下描绘的葫芦坝一带绛溪河边夏夜黄昏景象来。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种江南美景仍然存在。只是近年来,人民公园鱼嘴附近,金水(沱江)与绛水(绛溪)交汇处,分别修建起了一座跨江大桥和跨溪大桥,高层建筑逼岸矗起,昔日幽静的江南水乡风情荡然无存矣!

女诗人薛涛若不是长期多次陪同剑南西川节度使行辕幕府驻跸简州,日常黄昏时分在金水(沱江)与绛水(绛溪)交汇处,江月楼上徘徊留连,而只是匆匆过客般偶尔一游的话,是绝对写不出这样“风物流利”,感受真切的诗篇来的。

24米的阳光 发表于 2012-3-11 20:04

欣赏了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2 14:11

《江月楼》: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鱼艇。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简州胜似江南景,学习了,谢谢!!!{:soso_e181:}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2 18:11

不客气!经常欣赏南华宫先生的摄影作品,特别是好像有一组简阳的老照片,特别珍贵,激起许多记忆的涟漪,很温暖的感觉!

钍泉 发表于 2012-3-12 18:39

无聊,随便看看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3 11:15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2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江月楼》: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鱼艇。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 ...

不客气!经常欣赏南华宫先生的摄影作品,特别是好像有一组简阳的老照片,特别珍贵,激起许多记忆的涟漪,很温暖的感觉!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3 16:13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3 1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客气!经常欣赏南华宫先生的摄影作品,特别是好像有一组简阳的老照片,特别珍贵,激起许多记忆的涟漪, ...

收集、纪录简阳历史景观、人文的帖子,希望有资料补充进去。

自由的鱼123 发表于 2012-3-13 17:2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3 16: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收集、纪录简阳历史景观、人文的帖子,希望有资料补充进去。

此举善莫大焉!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魂魄,没有了城市的人文记忆,这个城市也就失去了根,失去了魂魄。现在许多城市有许多的高楼和繁华的商铺,却没有文化的积淀,没有灵魂!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15 16:59

本帖最后由 南华宫 于 2012-3-15 17:00 编辑

看来沱三桥改江月大桥也是源于薛涛的《江月楼》了。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7-11 15:43


简阳望江楼!!!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7-11 15:45

简阳人民公园、望江楼!!!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望江楼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