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建:中国为何不是国际购物天堂
上月末,美国零售商联合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修•瑟在第10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用了大量篇幅呼吁美国政府进一步放宽和简化对华的旅游签证,涉及美国零售业的发展内容则极少,这种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不少发达国家纷纷在近期放宽了对中国游客旅游签证的限制,我们当然对这种变化很高兴,但也应发掘其背后的商业图谋。笔者认为,马修•瑟大谈开放美国旅游市场,其意图是要让中国的旅游者在美国零售店大量购买商品,甚至大量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而刺激美国零售业的发展,充分释放美国商业的竞争力,也就是美国国家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可通过在国际间流动的游客将其扩展至世界,并对游客来源国家的零售业产生打压性影响。
国家之间开放旅游市场最得益的是零售业。因此,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已经开始利用中国的制造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将其转变成美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利用开放旅游市场让中国游客把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带回国内,从而产生中国制造的产品“外转内销”和内外销价格倒挂的现象。笔者曾在美国沃尔玛买了一条中国制造的牛仔裤,价格13.99美元,折算(河蟹) 东西又贵,又不安全。 哈哈~~{:soso_e12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