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刘奇葆蒋巨峰出席开工建设动员会 http://www.scol.com.cn( 2012-05-13 05:01:13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评论共 0条如何上四川在线手机版 wap.scol.com.cn 手机上微博:w.scol.com.cn 点击进微博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更多0
5月12日上午,我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的重点项目——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出席开工建设动员会。
开工建设动员会在资阳市雁江区宝台镇黄泥村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施工现场举行。刘奇葆宣布: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启动!
开工建设动员会前,刘奇葆、蒋巨峰听取了毗河供水工程规划情况介绍。刘奇葆说,毗河供水工程是川中旱区人民期盼了数十年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于解除成都、资阳、遂宁3市7县(市、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水瓶颈”制约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毗河供水工程也是我省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的重点项目,对于加强全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县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希望工程建设者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努力建成精品工程、德政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川中旱区靠天吃饭的历史,造福人民群众。
刘奇葆说,“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水利建设的宝贵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既定部署,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实现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目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蒋巨峰在建设动员会上讲话时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四川水的问题,省委、省政府把水利作为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制定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强力推进四川水利建设。毗河供水工程是“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重点水利工程,是我省腹部经济区“五横四纵”水资源战略配置体系的大型骨干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希望资阳、成都、遂宁三市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做好资金筹措和征地移民等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参建各方要密切配合,科学组织,确保质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确保按期建成、及时发挥效益。
省水利厅负责人介绍了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基本情况,资阳市负责人代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灌区有关市发言。
毗河供水工程涉及成都市金堂县,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等3市7县(市、区)。取水枢纽位于毗河中游成都市新都区的苟家滩,总干渠穿龙泉山、跨沱江,沿沱涪分水岭至安岳县朝阳水库,全长158公里。工程以农田灌溉、城乡供水为主,兼有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供水总人口433万、灌溉面积333万亩。
省领导钟勉、陈光志、李昌平、王宇坤、王宁、陈次昌,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省直有关部门,成都、资阳、遂宁三市负责人以及群众和工程建设者代表出席开工建设动员会。
水库边上两个湾-----石蛋湾和李家湾!!!
青龙镇水井村渡槽!!!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启动,对简阳河东人民是大好事!
转四川在线网友照片:
转四川在线网友照片:
转四川在线网友照片: 转四川在线网友照片: 好吔! 433万旱区群众半个世纪的夙愿成真
——写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之际
■本报记者 曾建波 马燕萍
从来没有一种渴望,如此持久而热切。十年九旱的艰难中,吃水工程成为400多万群众半个世纪的共同梦想;
从来没有一种奔波,如此执着而坚韧。三年时间,数十次到省、进京,风尘仆仆的来回奔忙中,项目上马的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
从来没有一种欣喜,如此令人动容而心潮澎湃!曲折蜿蜒的输水巨龙即将腾跃川中大地,在它的润泽下,曾经的饥渴之地将重现沃野千里!
今天,2012年5月12日,历史定格,夙愿成真。
在成都、资阳、遂宁三市433万旱区群众的翘首期盼中,总投入108亿元的毗河供水工程将开工建设, 一个跨越世纪的梦想,今朝终于可以梦圆了!
这项工程的开工建设,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凝聚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凝聚着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的倾情支持,凝聚着旱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和不懈追求。
积旱之地的世纪梦想
全面干旱频率达78%,“十年九旱”的苦涩牵动人心
展开地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四川盆地中央。
这里地处沱江以东、涪江以西,地广人稠,却是一片积旱之地。
以资阳为例,全市水资源年人均拥有量430立方米,为全国的19%。气象资料显示,近55年境内发生全面干旱的频率为78%;2个或3个县同时发生旱灾的频率为95%。
1979年,乐至春夏连旱87天,塘库干涸、井水枯竭;2006、2007年的连续旱灾中,为保县城供水,周围8座水库全部抽干。
“记得镇上当时只有一口井有水,水里还漂满沙虫,但人们依然饮用该井水。” 2004年,安岳县岳新乡群众遭遇旱灾的无奈与苦痛,资阳干部李本洪至今记忆犹新。
受连年干旱影响,目前全市有178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其中城镇居民48万,农村人口130万。
与资阳相似,成都市金堂县,遂宁市中区、大英县也备受缺水之痛,成为名声在外的川中老旱区。
旱、旱、旱!“十年九旱”的苦涩牵动人心!
盼、盼、盼!清流大地的渴求望眼欲穿!
旱区干部群众与旱魔的抗争,多少年来从未停止过。盼水、找水,更成为旱区百姓祖祖辈辈的夙愿与追求。
在地理上,川中旱区刚好位于沱江、涪江两条大江的分水岭上,如同鱼的脊背,留不住水。治本之策,唯有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上世纪70年代初,成都市金堂县水利部门提出从成都毗河引水到达安岳县朝阳水库的动议;1971年,我省《岷江水利初步规划》正式提出兴修毗河供水工程的构想,并于1974年起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论证。这项工程由此真正浮出水面。
对此工程,资阳干部群众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期望。时任乐至县副县长的王隆瑛为工程八方奔走,协调遂宁、资阳的7个县有关负责人在乐至召开工程论证会。乐至农民姚四海从小立志根治家乡干旱缺水面貌, 15岁开始自费四处考察,寻找“河东”解旱水源,论证“毗河引水”的可行性,大渡河、嘉陵江、岷江、涪江、沱江流域都留下他执着的身影。几十年里,他向各级各部门递交书面建议材料600余份。86岁与世离别时,他留下一句遗憾:“我还没看到毗河水。”
半个多世纪以来,盼水找水,多少的风雨兼程,多少的沧海桑田!盼星星,盼月亮,一代又一代旱区百姓望穿秋水,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不懈努力!
一个共同的呼声越来越急迫、一个共同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希望毗河供水工程早日上马!
牵动八方的一号工程
三年集中攻坚,促成了一个期盼半个世纪的重点工程上马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破解川中旱区“生存之水”、 “发展之水”问题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抢抓机遇、全力推动,毗河供水工程进入项目立项建设的快车道。
省委、省政府(河蟹)远瞩。 2008年,省委作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决策,并把毗河供水工程确定为全省重点水利工程。省级层面的毗河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应时成立,各项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毗河前期工作进入快车道。
2009年5月4日,省政府审议通过立项建设都江堰毗河供水工程的意见,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立项。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高度关注毗河供水工程,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2011年8月25日,刘奇葆来到毗河供水工程重要节点——安岳县鸳大镇归阳村,与老百姓亲切交流座谈。他说,建设毗河供水工程就是要给百姓解难,为人民造福,希望大家积极支持工程建设,争取早日把毗河水引到田间地头。
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亲临乐至调研,并多次就加快毗河供水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省委副.书记李春城,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省委常..委、省农工委主任李昌平,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崇禧,副省长王宁等领导亲力亲为,推动工程项目前期快速推进。
毗河供水工程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省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水利部部长陈雷、副部长矫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穆虹等心系川中旱区群众,急基层所急,对推进相关工作倾情、高效率支持。
成都、遂宁两市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务实高效推动相关工作。
资阳历届党委、政府把争取毗河供水工程作为一项重大责任,一届接着一届干,为推动工程上马锲而不舍,不懈努力。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工程最终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消息传来,资阳上下群情激昂,各项工作快马加鞭!
毗河供水工程被列为全市解决民生的“头号大事”和突破发展制约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李佳为组长的高规格推进领导小组。围绕工程的推进工作,各方面力量快速集结、各类资源充分动员。
“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2009年5月以来,李佳与邓全忠、罗勤宏等市级领导数十次到省、进京,全力争取工程立项上马。
就在召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评估会的前一天晚上,李佳彻夜难眠,凌晨4点多,伴随着窗外沥沥的雨声,她感慨万千,连夜写下向专家组的汇报材料。“旱区老百姓盼了几十年的吃水问题无论如何应该解决,这是一届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哪怕上中南海找总理也要请求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饱含深情的肺腑之言,让来自北京的专家们无不为之动容。
在各方合力推动下,一项项关键性、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令人惊叹!
2009年7月,水利部审定通过《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并送国家发改委审查立项。
2010年10月25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2011年7月22日,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通过了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2月23日,国土资源部批复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用地预审;
2012年3月16日,国家环保部批复了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2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从2009年5月至今,三年忙碌奔波,三年坚韧执着,三年倾情倾力,三年攻坚突破!
今天,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重要时刻!随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旱区群众期盼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创造奇迹的无私奉献
“毗河工程前期工作的推进创造了中国水利工程速度的奇迹。”
一切为了毗河,为了毗河的一切。
毗河供水工程前期工作纷繁复杂,牵涉各方。资阳市与成都、遂宁和省级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跑协调,尽心竭力打基础。资阳、成都、遂宁三市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每个阶段推进中的具体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为了毗河供水工程早日开工建设,资阳市四套班子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老领导、老同志倾情关心、大力支持,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全力以赴、超常付出,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
抽调干部们爬山涉水、栉风沐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却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毗河办高级工程师廖建华腰椎骨摔裂,却不顾医生和领导劝告,忍痛坚持在工作第一线;
毗河办干部宋明刚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工程实物调查中往返奔波踏勘,中暑晕倒后,稍事休息又投入工作……
可研攻坚千头万绪、任务繁杂。资阳市超常规制定项目可研阶段倒计时推进方案,协调设计单位抽调上百名设计人员对可研报告和专项报告进行集中封闭设计;有针对性成立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11个攻坚组,联合成都、遂宁抽调百余名干部集中攻坚。
在项目评审调查中,来自北京等地的专家们顶烈日、冒酷暑,为解决旱区老百姓“吃水问题”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对旱区人民倾注了浓浓深情!
毗河供水工程得到了灌区父老乡亲的拥护和支持。在前期工作中,老百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主动为前来现场勘查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端茶送水……
2011年7月22日,项目可研报告通过水规总院审查;2011年的最后一天,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评估。今年2月,中顾集团组织专家到川进行现场评估可研报告,并于4月将评估意见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复。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如此重大任务,历数中顾集团的评估项目,这样的速度绝无仅有。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矫勇称赞:“毗河工程前期工作的推进创造了中国水利工程速度的奇迹。”
泽被后世的川中蛟龙
总干渠穿龙泉越沱江,全长158公里。一期工程设计供水总人口225万人,设计灌溉面积125.49万亩
毗河地处沱江上游支流,与都江堰宝瓶口相接。
按设计方案,毗河供水工程由取水枢纽、输水总干渠、囤蓄水库、灌溉渠系及提水工程五大部分组成,灌区覆盖成都市金堂,资阳市雁江、简阳、安岳、乐至,遂宁市安居、大英等7个县(市、区)。其基本设计是通过渠道输水和水库囤蓄,解决成都、资阳和遂宁丘陵区缺水问题。
工程渠首位于毗河中游成都市新都区苟家滩。总干渠从苟家滩建闸引水,由东北向西南经成都平原、穿龙泉山隧洞跨沱江进入灌区,止于安岳县朝阳水库库尾,全长158公里。
在总干渠上延伸各分水干渠和支渠。一期工程中就包括有裕通、千佛等分干渠及各类支渠。20条骨干输水渠道合计总长度384公里。
工程设计引水流量60立方米/秒、设计供水总人口433万人、设计灌溉面积333万亩,规划总投资108亿元。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包括取水枢纽、总干渠及其他配套工程,设计引水流量22立方米/秒、设计供水总人口225万人、设计灌溉面积125万亩,工程估算总投资63亿元。
打开毗河供水工程总体布局图,眼前犹似一条腾跃蛟龙:总干渠为龙身,各支渠为龙爪,巨龙最终成形后,将惠泽川中、造福千秋。
这是一个跨流域、跨市、引洪济枯、引蓄结合、以自流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在推进全省丘区经济发展中,工程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全省 “五横四纵”水资源战略配置体系中,毗河供水工程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四川“西水东调”重要一笔。
随着工程开工建设,巨大的供水效益和灌溉效益将很快显现。
经测算,工程投用后带来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13.6亿元、80.3亿元,相应产值分别为333.9亿元、178.4亿元;实现增产粮食作物1.48亿公斤,增产经济作物3.33亿公斤,折算为农田产出经济价值12.22亿元。
毗河供水工程的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旱区人民的吃水问题,从根本上破解旱区发展水资源制约瓶颈,对推动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永筑心中的无字丰碑
旱区人民在倍受感动、心存感激的同时,更表示“占地我们让、出力我们上!”
各级党委政府的深情关怀,百万旱区群众倍受感动,心存感激,他们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谱写更加美好的幸福乐章!
闻学邮、闻华是一对热心毗河供水工程的父子兵。闻学邮从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从事毗河供水工程的前期查勘等工作,退休后仍发挥余热,为工程奔忙。受父亲影响,如今闻华也成了毗河办的一名得力干将。得知毗河供水工程即将开工,闻学邮激动地说:“为毗河工作了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工程开工。今天终于梦圆了!”
市水务局干部张敬光与毗河供水工程有不解之缘。1980年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就是去新都苟家滩水文观测点解决设施问题。去年4月,毗河供水工程成都段建设征地实物调查工作启动,我市抽调62名优秀干部到成都金堂、青白江、新都与当地干部共同开展调查。退居二线的张敬光不顾生病的身体,毅然拔掉输液针管,挑起了金堂领队的重任。他说,几十年的梦想,今朝梦圆,真有大功告成、欣喜若狂之感!
参与毗河供水工程的建设者们纷纷表示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正视、面对、拿下”的决心和勇气,强力推进毗河供水工程,确保建成一项优质工程、廉政工程、阳光工程!让工程早日造福旱区老百姓,为幸福资阳建设作出新贡献!
安岳县鸳大镇归阳村村民刘显伟说,毗河供水工程是村里发展的“牛鼻子”,有了水,我们就可以把粮食种得更好,搞养殖、发展经济作物也更有信心了!
乐至县童家镇童家村村民们说,40多年来大家 “不盼星星不盼月亮,只盼风调雨顺不缺水”,“毗河供水工程建设占地我们让、出力我们上!”
网友“飞快的火车”说,此时此刻,我想,也只有用“久旱逢甘露”这句话才能形容旱区几百万群众的高兴心情了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愿意为毗河供水工程出资出力。
期盼近半个世纪的毗河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将为旱区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和希望。一座厚重流芳的无字丰碑,将永筑433万旱区群众心中!
这样的工程多一点都好 主要对遂宁和安岳有利~~ 对简阳河东人民是大好事!
大好事,顶 离简阳帽子坡远 也得欢呼没搞错............... 好事哈,在踏水再造一个三岔湖 阿锋哥哥 发表于 2012-5-13 2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离简阳帽子坡远 也得欢呼没搞错...............
河西有三岔、龙泉湖了,离简阳近吗??
河西早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农业用水,而河东呢??
且当初三岔、龙泉湖的修建还是集中了全县财力、人力(包括河东乡镇出工出力哦)。
难道现在河东有这样的机会了,不值得高兴下吗??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14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河西有三岔、龙泉湖了,离简阳近吗??
河西早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农业用水,而河东呢??
是不是这样的哦 也许是孤陋寡闻嘛 那就不好意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