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葆提出五年奋斗目标 “三个翻番五个提升”
昨日,在中国G.C.D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刘奇葆同志做了题为《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报告还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努力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新跨越。今后五年·指导思想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刘奇葆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四川。
[报告解读]四川为什么要加快发展?党员代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解读称,“加快发展”,是四川的主旋律,是几年来不变以及今后的工作总基调。作为西部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四川经济总量、增速和质量曾长期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明显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为此,四川曾提出“追赶型、超越式”发展战略,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又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两个加快”总战略。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三个翻番”+“五个提升”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集中力量解决一些事关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努力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新跨越。
[报告解读]“三个翻番”即今后5年,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经测算,要实现“三个翻番”,全省经济年均增速需达到12.9%(考虑2个百分点的价格因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需达到14.9%。过去5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42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3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4%。“五个提升”即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匹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巩固和扩大承接重大产业转移、直接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优势;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全省保持和谐稳定。
今后五年·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走五条“发展之路”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五条“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走跨越提升的发展之路,努力走在科学发展前列;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区域发展竞争新优势;坚定不移走“两化”互动的发展之路,努力构建四川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走统筹城乡的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走富民和谐的发展之路,努力提高社会文明和社会管理水平。
[报告解读]李后强在解读“五条”发展之路时称,刘奇葆同志提出的这五条“发展之路”是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的保证。“为什么要强调‘坚定不移’呢?因为这五条发展之路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如果某一条路走得不踏实,走得不顺,我们的奋斗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一定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诚
推动四大城市(河蟹)展成德绵“同城化”自泸内宜“一体化”报告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要求。今后五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四川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报告摘要]把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发展成50万人大城市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集约高效、环境友好为方向,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成都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把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发展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展一批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推动成德绵同城化发展;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推动攀西城市(河蟹)展,集约发展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商贸镇、旅游镇和工业镇。
[报告解读]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建设西部重要的大城市密集区李后强说,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促进“两化”互动的核心依托力量。四川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突出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构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及攀西“四大城市群”。这四个城市群并不是简单的以区域位置“组团”,而是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资源优势等几方面有机组合:一是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充分发挥成都特大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功能,推动成都、德阳、绵阳同城化发展,建成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推动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一体化发展,以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内昆铁路等交通主干线为依托,建设西部重要的大城市密集区,形成“川南经济联合体”。三是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加快能源勘探开采和就地加工转化,建成国家级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区。四是全力推动攀西城市(河蟹)展,以钒钛和水电资源开发为主线,建成国家级的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
相关报道:【刘奇葆:今后5年四川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昨日,刘奇葆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今后5年,我省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报告指出,建设民生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详细】【四川震后五年发展迅速 人均生产总值超4000美元】8.0级汶川(微博)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打赢了抢险救人、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治次生灾害、安置群众、灾区维稳等一场场硬仗。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救治伤病员400多万人次,震后百日内解决了1200多万受灾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今,四川全省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详细】 发展那么快
我都没体会到 关键是落实。 千万不要搞成(河蟹)。 有目标就对,加油整嘛 期望5年後收入翻番,但是前提是物價不要翻番哈~~{:soso_e128:} 我觉得最重要是脚踏实地地做事,千万不要盲目地像(河蟹)时的"放卫星"、不切实际地提些口号,让政绩表面出来了。
结果是手长袖子短。许多事情还是成了烂尾楼、最后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