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梦
发表于 2012-7-3 18:24
捞钱也不能这样捞法三,让活人几代人都翻不了身,与鬼为邻!
天蝉
发表于 2012-7-3 19:02
穿起袈裟是和尚,脱下袈裟?是什么?方师兄的拥扈三!!
紫梦
发表于 2012-7-4 18:24
以后小孩不用读书了,直接去当和尚还富裕些!
雨歌
发表于 2012-7-6 00:43
昨天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人民日报发文:佛教净土成圈钱场所,地方政府是推手,标题大概意思是这样,手机上看的,不知道怎么转载过来,操作不来,文章大意是说国内的几大名山佛教圣地纷纷以各种名义求上市,以在股市上圈钱之类云云,还说这是世界佛教都没有的现象,说佛教以潜心修行普读众生为己任,而不是经商盈利…………
还多,下次用电脑时查查转一下
雨歌
发表于 2012-7-6 00:51
马上联想到弥陀寺骨灰堂事件,多庆幸的是,我们简阳政府不是此事的推手,而是站在广大民众和国家法律的立场,反对并制止弥陀寺骨灰堂建筑!
简阳政府英明! 好样的!!!
爱家人
发表于 2012-7-6 21:55
简阳政府英明!{: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ZHYS00001
发表于 2012-7-8 01:36
咋没什么进展了呢?
天蝉
发表于 2012-7-8 19:58
{:soso_e108:}
紫梦
发表于 2012-7-8 21:13
啥子状况哦?
简州金刚
发表于 2012-7-9 11:58
{:soso_e127:}
今朝
发表于 2012-7-10 13:52
现在的弥陀寺已经变质了,应该换真正有大德高僧来主持法事。城区建骨灰盒存放极乐殿除了骗钱还能有啥?佛主有灵也会打他进18层地狱.....
今朝
发表于 2012-7-10 14:00
政府不解决,大家齐心协力把这害人的鬼东西砸了!
简州金刚
发表于 2012-7-10 19:45
今朝 发表于 2012-7-10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弥陀寺已经变质了,应该换真正有大德高僧来主持法事。城区建骨灰盒存放极乐殿除了骗钱还能有啥?佛主 ...
严重支持!
可以请别的和尚来管理嘛,实在请不到,政府收回来作公园啥,空粉儿公园没了,北门公园没了,开一个升阳洞公园,也巴适啥
简州金刚
发表于 2012-7-10 19:47
今朝 发表于 2012-7-10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的弥陀寺已经变质了,应该换真正有大德高僧来主持法事。城区建骨灰盒存放极乐殿除了骗钱还能有啥?佛主 ...
支持!
变质的坏东西坚决摒弃,应该换别的和尚来,只会挣钱,不顾大家死活的和尚,大家读不喜欢
天蝉
发表于 2012-7-12 21:33
{:soso_e108:}
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2-7-12 23:47
骨灰堂怕是修不成了。
主要是那个六面大煞还没搞掉,六面都是凶神恶煞的吞口,他升阳东还说是佛,才怪哦!满嘴獠牙的,那么凶,在那么高的地方,哪个佛教圣地的在山顶上修这种东西的???别个都是修些观音菩萨之类的佛,慈眉善眼,保佑众生,大家都去朝拜的。
升阳东有些人之恶毒!!!修这种整人的东西!!!!{:soso_e131:}
泥娃娃
发表于 2012-7-13 08:56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简州金刚
发表于 2012-7-13 10:31
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faffd392834349b70066987f9eb1521/55e736d12f2eb938c1d266d1d5628535e5dd6f51.jpg
吞口
吞口的总体摹状是人首,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口含利剑,然后用多种颜色涂绘。按其形貌特征和功能又分五种:猩猩心煞,凶神恶煞,双剑雾煞,凶神八煞和送子吞口。
简州金刚
发表于 2012-7-13 10:33
吞口
一、吞口,是民间艺坛面具的变异,起源于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相结合,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它是绘有狰狞怪兽的器物。怪兽绘太极八卦图,豹眼怒视,龇牙咧嘴,犬齿突出,血口洞开,好似能吞掉一切灾祸和妖魔鬼怪,保佑风调雨顺,避邪救灾免疫。怪兽形象或烧制成瓦当用作屋檐口,或雕刻于石柱立在道旁,或彩绘于木瓢背面悬挂于门楣之上。市内某些地方,也有请巫师(或称道士)手绘于纸的吞口(口中横含短剑),挂在门楣上边的。
二、吞口 ,人体部位名。即肩解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俗名吞口。”
三、刀剑柄、刃相连的部分,有的会装饰成异兽吞吐刀刃的样子,称为吞口。一般用睚眦装饰。
四、吞口不是面具,因为其不能戴于脸上,它的开光仪式与傩舞属于不同的性质。
五、吞口不是泰山石敢当,虽然西南诸省有舌头上书写“泰山石敢当”的吞口,只是因为二者在功能上相似,但是并不构成从属关系。从考古资料可以论证吞口的历史远远早于石敢当。
。。。。。。。。。。。。。。。。。。。。。。。。。。。。。。。。。
以上吞口介绍,来源于百度。
简州金刚
发表于 2012-7-13 10:35
百度说——
吞口,是民间艺坛面具的变异,起源于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相结合,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
说是原始巫教和古代图腾,好像没看到和咪托斯有关,这个是不是佛教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