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期待更多律师参与公益诉讼
“如果我们律师能在公益诉讼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法制进步和维护公共利益。”在近日举行的“新时代律师与品牌高峰”论坛上,资深律师、北京长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寿全发出这一呼吁。当前,“公益诉讼”已被提上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议事日程,备受关注和期待。事实上,在公众法制意识逐渐提升的大背景下,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消费者维权等方面,活跃着不少公益律师的身影,公益诉讼的社会功能开始显现。但现实环境的种种制约,又给公益诉讼的发展带来困扰。
“公益诉讼不是法律援助,律师参与公益诉讼更多地出于职业使命感,不挣钱而且要承担很大风险,往往吃力不讨好,赔本还不赚吆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施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施杰建议,需要将国家对公益诉讼的日益重视,转化为制度、政策和运行等层面的支持。对于参与方之一的律师来说,还应考虑建立一套有效的保护和激励机制。
“公益诉讼是无钱诉讼,但还是要有钱来推动。”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在明说。他对业内人士的一些建议表示认可:一是可以建立公益诉讼费用的减轻或免除制度;二是可以设立“公益诉讼基金”或吸引社会赞助,专门用于承担公益诉讼费用。新华社北京7月13日专电(记者邹伟)
说实话,个人觉得律师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受争议的。为真理和弱势群里诉讼,我很佩服,但是相反的,我就觉得不太好了。 这样好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