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历代沿革(附历代地图)
我特别收集资料自己做了一个简阳历代沿革的详细情况介绍贴并附上历代地图以做此贴,供大家查阅,做为一个简阳人,希望能够从方方面面了解简阳,如有不实,请大家指正以便改正,谢谢!从二楼开始!热烈欢迎大家转载,让更多的简阳人了解简阳,热爱简阳!
(由于图片压缩后质量不好,放大后看不太清楚,所以只好做一个把简阳局部放大的图片,并且在原图中用红圈把简阳部分标记出来方便大家看图)
汉朝时期:
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牛鞞(bing)县,从汉代地图上看,简阳建县至今,除与成都边界线有东移外,县制内所辖地并无多大变化。牛鞞上属:犍为郡,郡治僰道(今宜宾市区)下辖:无;犍为郡建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领十二县,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乐山)、僰道(今四川宜宾市区)、江阳(今四川泸州)、牛鞞(今四川简阳)、资中(今四川资阳)、符县(今四川合江)、南广(今四川珙县付家坝)、朱提(今云南昭通、鲁甸)、(今云南宣威)、堂琅(今云南东川、会泽、巧家)、汉阳(今贵州赫章、威宁)。郡治先僰道,后迁至武阳。西汉图及简阳局部放大图:
东汉时期,犍为郡郡治迁至武阳,牛鞞治地不变。
牛鞞上属:犍为郡,郡治武阳(今彭山);下辖:无;
蜀汉时期,简阳同汉代一样,治所及辖地不变,从属关系不变。
牛鞞上属:犍为郡,郡治武阳(今彭山);下辖:无;
蜀汉时期益州地图及简阳地图部分放大图:
西晋时期,益州下辖:蜀郡、巴郡、广汉郡、巴西郡、涪陵郡、江阳郡、犍为郡等,简阳仍称牛鞞县,属犍为郡管辖。
牛鞞上属:犍为郡,郡治武阳;下辖:无;
西晋时期益州地图:
西晋时期简阳部分放大图: 东晋时期:益州分为梁、益二州,益州领蜀郡、晋原郡、犍为郡、江阳郡等,简阳仍称牛鞞,已划归蜀郡管辖,成都是州、郡治地。
牛鞞上属:蜀郡,郡治成都;下辖:无;
从东晋开始到1935年,这一千六百年的时间里,简阳的父母官汇报工作都要去成都省啦!
东晋时梁、益二州地图(简阳在红圈处):
东晋时期,简阳部分地图放大图:
南北朝时期:
四川称分为梁、益二州,简阳所属的益州经历过南朝的宋、齐和北朝的魏、周几个王朝。
南朝宋时期:
简阳仍称牛鞞,属益州蜀郡管辖,成都乃州、郡治地。
牛鞞上属:蜀郡,郡治成都;下辖:无;
南朝宋时期益州地图(红圈处为简阳):
南北朝宋朝时期简阳地图部分放大图:
南朝齐时期:简阳仍称牛鞞,属益州蜀郡管辖,成都乃州、郡治地。
牛鞞上属:蜀郡,郡治成都;下辖:无;
齐时期益州地图(红圈处为简阳):
南朝齐时期,简阳地图部分放大图:
{:soso_e179:} 飘雪 发表于 2013-1-13 14: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脚踏实地的工作,一点一滴的贡献。{:soso_e189:} 南北朝后魏北周时期:
梁、益二州合,称益州总管府,总管府驻成都,成都乃总管府、蜀郡治。
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原牛鞞县辖地不变,却划分为:阳安、金泉、婆闰三县,设武康郡,阳安为郡治。
武康郡
上级:益州总管府,府治成都;
下辖:阳安、金泉、婆闰三县,郡治阳安;
时益州处战乱,益州多为獠人,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说:“资中郡自李雄之乱,夷獠居之”。对资阳县记载说:“李雄乱后荒废”。《太平寰宇记》记载:“宋、齐或为资阳县,而无州郡理<治理>”。其实,当实资中县在宋、齐时代已经荒废,仅存空名。故魏在设置资州时只好设在阳安县界西南,相当于驻简办事处,到了北周时期,方才将资中郡设在了资中故城。西魏时,还在被夷獠所居的在距今简城西南调协了婆闰县,大约自西晋李雄割据蜀直到西魏时,这三百年间,简阳以南的沱江流域都是獠人的地盘。
后魏北周时期益州总管府地图(红圈处为简阳):
南北朝后魏北周时期简阳地图部分放大图:
楼主有心、辛{:soso_e181:}苦了!!!![color=Red] 楼主好样 的{:soso_e179:} 顺便讲一下南北朝时期的四川,时益州处战乱,益州多为獠人,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说:“资中郡自李雄之乱,夷獠居之”。对资阳县记载说:“李雄乱后荒废”。《太平寰宇记》记载:“宋、齐或为资阳县,而无州郡理<治理>”。其实,当实资中县在宋、齐时代已经荒废,仅存空名。故魏在设置资州时只好设在阳安县界西南,相当于驻简办事处,到了北周时期,方才将资中郡设在了资中故城。西魏时,还在被夷獠所居的在距今简城西南九十里处调协了婆闰县,大约自西晋李雄割据蜀直到西魏时,这三百年间,简阳以南的沱江流域都是獠人的地盘。 隋朝时期: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原武康郡撤,置简州,州辖范围同武康郡所辖地不变,仍为牛鞞县旧地,属蜀郡管辖,郡治成都。之后再未见益州之称呼。
简州
上级:蜀郡,郡治成都;
下辖:阳安、金泉、平泉三县,州治阳安;
平泉县:北至州四十八里。本汉牛鞞地,后为夷獠所居。后魏恭帝二年于此置婆闰县,〔开皇〕十八年改为平泉县,以县内有泉源出于平地,故以为名。隋置简州,以县属焉。
隋时期四川盆地地图(红圈处为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