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们去哪儿? 我们上高速公路,逆行。 我们去阿拉斯加逗熊玩,然后被熊吞掉。 我们去游泳池,从高台上往没有水的池子里跳。 我们去圣米歇尔山。在流沙上散步,然后陷进去,一直陷到地狱里。
(法)让-路易.傅尼叶 《爸爸,我们去哪儿?》
如何才能与苦难抗衡?唯一的方式是调戏它。
我很想在不做老师的情况下告诉别人怎样生活,但有时候觉得中气不足,我岁数不大,没资格好为人师。
我不能说我的经历其实还蛮丰富。我更不打算说多读书不仅能认识世界,有可能强身健体。主要是因为霍金他老人家的例子摆着,他有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但他只能瘫在椅子上。这个论点完全不成立。当我放了个屁。
我非常讨厌心灵鸡汤的熬制者,和那些专业传送心灵鸡汤的护航者。心灵鸡汤阅读类分两种人群:见识太浅,涉世未深。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苦难都是可以读两句心灵鸡汤一笑泯了的。所有的不幸他们都会给你冠上你只要记较你就是愚蠢的。这种人吧,应该拖去杀千刀。
人最大的恶毒在于:不说真话,让人们在落空的希望面前绝望的扎挣,或者是痛苦的死去。
批评完了,我们来说正事。
有假大空说:残障儿是上帝赐给父母的礼物。
如果上帝真这么做了,老子就把上帝拖下来暴打一顿。谁他妈想要这样的礼物?!
关键是的问题是博尼叶一家不仅收到了这样的礼物,还尼玛连收两次:大儿子和二儿子全是智障。大儿子成天软在床上,二儿子不停问同一个问题:爸爸,我们去哪儿?
心灵鸡汤及伪善者,你们知道真实的生活吗?或者是你们遇到过真实的悲伤吗?你们肯定会说人类世界是充满无限的希望的,如果你们对病人表示厌恶 ,你们甚至打算轻生,噢我的上帝我的雷帝嘎嘎,你这么做是错的你造吗?你要给自己希望造吗?如果你厌恶了你就是不道德造吗?
在他们的眼里,你不能气馁,不能衰败,你要把自己改造成一个歌功欲德的卫道士,换言之,就是要表现出:我们家有智障儿我高兴得很我高兴得做梦都要笑醒我的人生梦想就是了生智障儿!
这样的人,就满足了他们那点浅薄的认知,他们会泛着激动的泪光,揉着胸口,舒服的长叹两口气,更加感觉自己存在的意义,哪止,他们认为自己是神级的存在。
而苦痛的泪水,永远只有当事者有资格流。
是在这苦痛沉沦下去毁掉自己?还是拿苦痛开刀不让它将自己淹没?博尼叶选了后者。他调侃苦难,同时也厌恶也可怜两个智障的儿子,他把苦难的生活让自己欢笑,让别人泪水琏琏。博尼叶是一个好父亲,即使在妻子最终离着正常的女儿离开后,他不弃不离地照顾着两个儿子。调戏着生活。
他是一个好父亲,这个不重要,普通正常男人都会是一个好父亲。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完整的人,有着恶劣情绪的时刻,也能让自己轻松发笑。
但是在卫道士眼里,尤其是在我们天朝,你没调侃的权利,甚至,你都没笑的权利。
人们注视着你,你只能充满悲伤并且萎靡,这样才符合他们的道德观。否则你是轻视病人,懒于照顾病人。最重要的是:你挑战了人们思维的既定模式。
——————————————————————————————————————
又想起一部美剧:《如果还有明天》跟《爸爸,我们去哪儿?》这本书一样,在欢乐之后悲伤汹涌。
我敬佩这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他们告诉你一种真实的人性:不要假大空,不要卫道士。人生了癌症,有智障。会死人的癌不会奇迹地好转。有智障就意味着父母的一辈子责难。这些是事实,不要安慰,不要虚伪的美化一切。它是如此真实。所以,真实面对。并且,调戏它。
———————————————————————————————————————
最后:爸爸,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