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宫 发表于 2015-8-31 16:12

鸡冠花

鸡冠花鸡冠花(学名:Celosia cristata L.),中文别名: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小头鸡冠、凤尾鸡冠、大鸡公花、鸡角根、红鸡冠。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开花,花多为红色,呈鸡冠状,故称鸡冠花。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普通庭园植物。另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鸡冠花花语鸡冠花生长于秋天,当夏天的热情被秋风萧瑟所代替,人们心情日渐忧郁时,鸡冠花如似火的绽放着,火红般的颜色、花团锦簇,人们因此赋予它“真爱永恒”的花语。

品种分类编辑鸡冠花的品种因花序形态不同,可分为扫帚鸡冠、面鸡冠、鸳鸯鸡冠、缨络鸡冠等。
依据外形
一、球状花型:花冠部分特别紧密而呈球状的种类,即称为“久留米鸡冠花”,花坛及切花栽培均很普遍。
二、羽状花型:花形呈羽毛状,花冠似火焰般,色彩鲜明,无论是花坛栽培或做切花,都很讨人喜欢。
三、矛状花型:花冠类似杉树形的圆锥状,花穗短而紧缩,有特别适合切花的。

南华宫 发表于 2015-8-31 16:15

南华宫 发表于 2015-8-31 16:16

南华宫 发表于 2015-8-31 16:19

药用价值性味http://d.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37f506d0af79052eb1f403c3cf2d738/0dd7912397dda144feef4fccb1b7d0a20df486ed.jpg

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辛。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归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蹶阴肝经。
  ②《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①《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②《纲目》:治痔漏下血,办白下痢,崩中,亦白带下,分赤白用。
  ③《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或窜穴,或作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用粗末半两,水碗半,煎三、五沸,热洗患处。(《卫生宝鉴》淋渫鸡冠散)
  ②治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濒湖集简方》)
  ③治下血脱肛:一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二白鸡冠花(炒)、椶榈灰、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永类钤方》)
  ④治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方》)
  ⑤治咳血,吐血:鲜白鸡冠花五至八钱(干者二至五钱),和猪肺(不可灌水)冲开水约炖一小时许,饭后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⑥治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干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天仁集效方》)
  ⑦治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怪证奇方》)
  ⑧治白带、砂淋: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元方》)
  ⑨治血淋:白鸡冠花一两,烧炭,米汤送下。(《湖南药物志》)
  ⑩治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三钱,赤带用红者。(《孙天仁集效方》)
  ⑾治风疹:白鸡冠花、向日葵各三钱,冰糖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⑿治青光眼:干鸡冠花、干艾根、干牡荆根各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⒀治额疽:鲜鸡冠花、一点红、红莲子草(苋科)各酌量,调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南华宫 发表于 2015-8-31 16:20

园林价值鸡冠花因其花序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誉。高型品种用于花境、花坛,还是很好的切花材料,切花瓶插能保持10d以上。也可制干花,经久不凋。
鸡冠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具良好的抗性,可起到绿化、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多重作用,适宜作厂、矿绿化用,称得上是一种抗污染环境的大众观赏花卉。高茎种可用于花境、点缀树丛外缘,作切花、干花等。原产印度的凤尾鸡冠花(C.cristasta var, Pyramidalis),茎直立多分枝,穗状花序。应用也较广泛。

南华宫 发表于 2015-8-31 16:26




郑老大 发表于 2015-8-31 16:53

这个花漂亮,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