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之队 发表于 2015-9-27 14:36

上下班的军号声

“嘟嘟嘟。。。”悠长的号子,催人的声响,一听就是几十年,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节奏?大多数时候对这样的声音会有些麻木,偶尔,换一个角度去”视听“,还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嘟嘟嘟”的声响是咱们厂里上下班时吹起的军号。

军号声怎么会进入工厂?估计这就是咱们那段独特的历史造就的特殊现象吧。印象中最早响起上下班军号的,是隔壁的川拖厂,不知道啥时候起咱们空分厂也开始了邯郸学步,从此就“嘟嘟嘟”地响个不停。那年代,解放军的东西是社会追逐的一大时尚,军号如是,衣服,挎包,帽子等等无不如此这般地大行其道。由于物质的匮乏,部队那比较统一的装备就成为了民间模仿的对象。当然,影响总是相互的,后来的年份就是民间影响部队了。

一种东西见多了便会习以为常甚至让人有些不经意,往往一个意想不到的感官刺激,却能够唤起记忆深处的一点余音回响。那天我偶然看了王小帅的电影【我11】,一部以小孩子角度去讲述三线建设的影片,里面响起的上下班的军号声,便在我心中荡起了阵阵的情感涟漪。小时候,每当起床的片刻,爸爸总是会搭着“嘟嘟嘟”军号的旋律唱起懒洋洋的调子:“大天大亮,催猪起床,我来看猪,猪在床上。”不知道这是不是军人出生的父亲从部队里学来的?反正这样的歌声出现在一个“法西斯”般严父的嘴里,的确让我有些吃惊。但其实我还非常高兴,如此水兮兮的,反而彼此更有了一种难得的轻松与闲嬉,平时都是爸爸爆打我,这时候甚至我可以握起小拳头打打他。

这上下班的军号带来的当然不仅仅只是惬意,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一种催促。骑自行车的人应该冲刺了,“嘟嘟嘟”完了就算迟到了,那踏着尾音冲过大门的经典“压线”,往往都会成为上班时候的精彩谈资。上班的时候害怕嘟嘟,下班的时候希望嘟嘟可以早点到来,人许多时候就是这么的矛盾。

回忆虽然许多时候会带来一种亲切,但是,并不完全代表我就一定多么喜欢这个东西。对于厂里这么多年还响起的“嘟嘟嘟”军号声,某种程度上,我却存有些不自在的“抗拒”心理。不觉得军号出现在一个工厂有多地合适,更多地感觉有一种森严肃杀的气息蕴含其中。厂里的军号能够对应什么?纪律还是严谨,个人以为丝毫就不沾边。不自觉地沿用“三支两军”时期的特殊文化符号,未必就有多么地合衬得体,就如同现在的人,谁还会去过多地迷恋那清一色的军装呢(特别时候除外)?!毕竟场合,时代不一样了。

同样是音响,商场里就好多了,不管是美好家园还是长城超市,完场的时候总是会响起凯丽金的【回家】,那温馨的萨克斯,多么地浪漫,多么地亲切,多么地温暖。。。幸好超市里没有沿用军号声,估计那样许多人会吃不消吧。

就在本文行将结束之时,我脑海里突然搜索到了的一点点微弱的记忆信号:“啵啵啵,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8点整!“对了!这就是咱们厂里最早的上班传递信号。把这个声音拿回来吧,下班时用凯丽金的【回家】,好吗?!


【链接】:上下班的军号声——部队起床号http://bd.kuwo.cn/yinyue/4592364

周先生 发表于 2015-9-27 22:06

是这样的。。

不懂夜的黑 发表于 2015-11-24 16:58

{:soso_e142:}{:soso_e142:}

不懂夜的黑 发表于 2015-11-24 16:58

{:soso_e142:}{:soso_e142:}

不懂夜的黑 发表于 2015-11-24 16:58

{:soso_e142:}{:soso_e142:}

YJXXF777 发表于 2016-1-14 16:34

写得特别好

伊比利亚 发表于 2016-6-4 20:15

这个声音,在80-90年代建设西路,破产倒闲的川拖厂,改制的川空,空压,工具厂生活区每天必响起哈

伊比利亚 发表于 2016-6-4 20:22

而现在这个熟悉的军号后,只能在成都北较场军区大院,一环路南二段路的省军区(成都警备区),磨子桥,成空司令部,西藏军区成都办事处,天回镇上的军区总医院响起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下班的军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