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
想必做成一件事情总是离不开某种缘分的撮合。比如我的钢笔字写得将就,遗传了父亲善书的一点基因,他老人家当年的笔墨,托起了空分厂汽车门板上“四川空分设备厂”几个大字的面子,所以,大凡我们单位有需要撑起“文化门面”写黑板报之类的事情,一般都会想起我这个“将门之后”。在这一笔一划,手起粉落,白灰迷蒙中,眨眼就晃过了二十多年,真的与黑板报有缘啊,当年的小曾已经变成为现在的老曾,手上的粉笔却依然吱吱嘎嘎地开垦着那片黑田墨地,想停都停不下来。偶尔面壁遐思,这些年到底怎样写过来的呀。。。由我个人感觉,写黑板报的人选可能以那些擅长绘画的人为先,她(他)们的格局大,视野开阔,方位感突出。一搭眼,一上手,基本上就可以理出一个清楚的脉络来。或许他们可以算作写黑板报的偶像派吧,花花绿绿的编织,场面上一定好看。像我这样古板的钢笔派,一开始写上黑板报多少会有些晕场,从一个小平面走向了一个大立体,不适宜是非常自然的。落笔太重,落笔太粗,落笔很拥挤,毛病多的去了。唯一的路径就是多练习,多琢磨,把粉笔头磨得稍微尖些,通常字不要写的太大,注意排列队形。。。如此以来书写进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小黑板逐渐过渡到大黑板,一个版面逐渐过渡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从车间里写到公司,从公司再写到厂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确有点忙,甚至也有点烦有点烦。
从技术上来说,黑板报的排版非常重要,类似一个足球队的阵形。有时候,我也去看过学校里孩子们的黑板报,他们的排版童心荡漾,多姿多彩,几何形中间开花的,不对称旁逸斜出的,梯田式层磊的,让我大开眼界。但是就是学不来,水平是个中缘由,条条框框的束缚也实在太多,不过有一句说一句,孩子们写字的基本功似乎不咋样(毕竟还小)。黑板报排版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如何用好刊头字,在单位多半将其排版在“上八位”的中央高岭地带,重点突出板报的主题。非常羡慕那些美术字写的好的,印刷体,空心字,真的非常漂亮,有一种规范仪式的庄重美。可惜我又写不来,“游击队员”没有那么铺排,只能够用正楷和行书去书写排头字。不过窃以为,咱们那个才和书法搭点界,美术字可不能够“上刺刀”写小体字,算是各具特色吧,好在这方面领导并没有硬性要求。
由于做了这么多年的黑板报,稍微有些累积,承蒙领导看得起,后来干脆连写稿的任务也扔给了我,有点久病成医的意思哦。稿子的内容有点麻烦,勉强对付了,讨厌的是那刊头字的内容,似乎几十年来咱们都没有改变过(多少有点(河蟹)文...革的遗风),一点创意都没有。说的难听一点,有的大标题,在单位用几年都可以不换,诸如:“齐心协力,大干苦干,众志成城,争创佳绩”之类的套话俗语。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借用了谭咏麟歌曲【理想与和平】里的一句歌词,“滴汗的面孔铺满热情,愿望摘取心里的星”来书写刊头字,“历史性”的时刻啊,我知道“以权谋私”的不容易,连忙照相机拍做留念。果然不久,领导发话了,“请换掉这期的内容吧!"然而我并没有完全死心,把谭咏麟另一句歌词”让我们做得更好“夹在了刊头字里,呵呵,料当官的也发现不了,哪有那么神哦,照例照相机拍下!瞧这游击战打得,我都快成为”卧底“了。
虽然写黑板报比较辛苦,夏天蚊子叫,冬天北风吹,但书成后举目欣赏自己的作品,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偶尔路过的人赞扬一句,”写的不错!“那味道才不摆了。写板报虽说是文化活儿,其威慑力有时候真的不亚于一记拳头的重锤。有一回,一个五大三粗的焊工跑到我们单位来踢馆,他说扳手腕下我二把。实事求是讲,我那是他的对手,体重都不对等,眼看就要丢面子,突然我灵机一动,”我们来比写字嘛,你赢了我再比扳手腕。“他能不答应么?退不回去了。公平起见,我用左手,他使右手。虽然我不是左撇子,但对于字的构架早已经烂熟于心,叭叭叭,几个字下来,一气呵成。对手笑了,摇头而去。说起来,写黑板报的回报肯定不仅只限于精神层面,物资方面的奖励也是免不了的,不过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奖金远没有一些同事想像的那么多,这活儿干的就是一个荣誉的追求。当然,偶尔外出打工写黑板报会有一些小小的外快。现在简阳喜洋洋婚庆公司的老板娘小钟当时是我们厂里的团委书记,帮她写黑板报不算吃亏,事先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事后马上付现金20元(算多的啦),绝不含糊。怪不得小钟出来做生意会发达呢,由黑板报就可以看出她的麻利。
如果把写黑板报当作打乒乓球,那这些年基本上我都在一个人单打,习惯了独来独往的自由和寂寞。一盒粉笔,一块抹布,一杯茶,往车间门口约6米长,一米多高的黑板面前这么一站,一个半小时以内笃定走人,撇脱。也曾经与人一起合作过黑板报的“双打”,甚至结伴“三人行”,结果感觉用的时间反而更长。特别不太愿意和一些老同志以及自命不凡的人配合,老同志事情多特别麻烦,僵化到每一个字都不能够变,自命不凡的人比我年龄小却非要喊我“小曾”,没意思,节奏合不上。我倒是愿意咱们各自分开做,你一期,他一期,我一期,各显所长,多清爽啊。有时回头想想,写板报虽然比较文艺范儿,但其实也就一个体力活儿,与其他工作一样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只是一开始我有了这个机缘,即便当初未必最佳。
这些年写黑板报较之以前稍微轻松些了,水平高的都差不多退休了,剩下我“矮子里头充高人”呗。插画省略了,排版也相对固定,一个人名正言顺的开始随手涂鸦。终于有个刚刚上班的小美女想跟我学习写黑板报,面试了一下,不算太满意,字写的过于娟秀,图又不会画,鸡肋MM啊。估计在她心里我这个老同志也特别麻烦吧。不要紧,还有几年我也要退休了,我会提前让出对黑板报的个人“垄断”。到时候我转向练习毛笔字得了,我岳父大人曾经说我练得出来,老人家是简阳老年书法协会的成员,他的笔墨我见识过,居然都可以写出街——图书馆门口为群众免费写春联,那我还怕个啥?!无非就是换一种方式在笔墨世界里耕耘——黑板报站着写,毛笔字爬到练。 黑板报小世界,磨练人生大格局 嗯,徐老师说的好。昨天是我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自己吝惜一下自己,呵呵。 写得特别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