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之队 发表于 2016-3-31 00:24

阿庆嫂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估计喜欢看电影电视剧的朋友都会比较熟悉以上的唱词吧,不错,那正是样板戏【沙家浜】里女主角阿庆嫂的即兴唱段,堪称华语影坛的经典梦篇。其高妙的魅力不仅仅只限于舞台银屏,以之交相辉映的是生活中百姓口口传唱及当事人物活灵活现的现实对应。

一个八面玲珑的茶铺老板娘阿庆嫂如今还有?答案是肯定的,在咱们简阳西路花园街的一角就绽放着这样一朵芬芳馥郁的“茶花”。这位阿庆嫂非常优雅,瘦瘦高高,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模样,如不是她稳坐店中的从容还真看不出一个生意人的支撑。“买茶买茶”,店子的生意似乎还将就,我前面一位老兄二话不说就是一斤多新茶,几百块钱钱哟。阿庆嫂麻利地张罗,似乎早就明白了顾客“胡司令”的需要了。我是喝耍耍茶的,每次买得不多,却又经常光临,算是顾客“刁德一”之流。人家阿庆嫂心里明了,虽说客人需求不大,好歹也是一个买主,称来称往上有些折扣的闪回。

可别小看了阿庆嫂的小恩小惠,本人走遍了简阳城里的所有茶铺也没有捞到过这样的好处,正中街茶店没有,政府街茶店没有,即便是熟人翔娃儿的米良送(呵呵我也不想麻烦他),统统明码实价不打让手。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小利之徒,希望有些回馈总是一点人之常情。因此,于情于理都应该赞扬一下人家阿庆嫂。一包25元的飘雪她23,一两16的新茶她15,够意思了。见每次我都钟意重口味的茶品,阿庆嫂也会轻言细语地劝导几句:“那个茶香精放的重,你不妨试一下这种。”如此谆谆善诱,语重心长像极了一位讲台上的儒雅师者。

阿庆嫂的茶铺虽然不太大,所涉及的客户商家还真的不少,闲谈中得知西路几家宾馆茶楼都来这里拿货(可不敢说她大树背后有阴凉哦,如果这样还不如直接开了茶楼)。这些大客户一般用的是散装新茶,基本上不用袋装的。呵呵,有些土狗的我正好和他们相反咯,教都教不转。阿庆嫂也专卖几种外地茶品,以及茶具茶杯等等,算是一种茶摊拼盘的“扯圆”吧。

虽说阿庆嫂的摊子整的还算风车斗转,但茶铺总是不会像商场那样人来人往,人潮如织,多半时候还是清风雅静如电影“这里黎明静悄悄”般平和悄然。可无论怎样的状态,茶铺里的主角永远不变的都是老板阿庆嫂本人,绝无男士帮手,冥冥中倒又贴合了影片【沙家浜】里的故事情节——妇女独顶半边天,男儿丈夫靠旁边。当然这两者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的阿庆嫂肯定有着自己的个人世界,茶店只是她生活的一个侧面,而那时候的八大样板戏里面的女主人公无一拥有各自的爱情故事(柯香没有,江水英没有,吴清华没有,铁梅等也没有)。瞧这戏剧和现实的对应与反差,颇有些让人玩味哟。

回溯过往,我也曾经做过一点小生意,就那些早晚店而言算是有些心得,偶尔也听得茶店那时的流行,仰慕几分。时至当下,貌似风向变转,实体店越来越艰难,街上茶店还几个能够像咱们阿庆嫂这样昂然地挺立的,多乎哉不多也,足见阿庆嫂本人是多么地能干和玲珑,套用【沙家浜】刁德一的一句话,“这个女人不寻常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庆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