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作者陈忠实今晨病逝 享年73岁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429/Img446765476.jpg 陈忠实(资料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60429/Img446769666.jpg陈忠实生前探班《白鹿原》片场照搜狐娱乐讯 4月29日7点40左右,《白鹿原》作者,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3岁。 作家贾平凹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昨天上午十一点他去医院看望了陈忠实。“当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了,但是神志还清楚。人已经瘦的很厉害了。”贾平凹说,“老陈是一个很坚持的作家,为中国小说的创作做出重大贡献,今天上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悲痛。”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高中毕业,做乡村小学、中学教师和区、乡干部20年,1982年调陕西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初中二年级在作文本上写作第一篇小说。1965年初发表处女作散文,197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迄今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等30余种作品集。其中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现任陕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各方哀悼 电视剧《白鹿原》剧组:清晨惊悉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尚在紧张后期制作中的电视剧《白鹿原》全组上下震惊不已。“激荡百年国史,再铸白鹿精魂。”开拍之初,您的亲笔题词展在眼前,您的耳提面命尚在耳际。您说过,《白鹿原》的改编,您寄希望于电视剧。没能让您看到是我们永远痛彻心扉的遗憾!唯有不辱使命、潜心制作,才能表达对您最深切的哀思。愿陈忠实老师一路走好... 张嘉译:与先生虽未谋面,但有幸出演“白嘉轩”却仿若是与先生的一次神交。《白鹿原》之于我,其间有人所缺失,人所常习,人所俯仰,更有人所沉埋。惊闻先生辞世,内心悲恸不已,白鹿原不朽,先生千古! 秦海璐:海璐和陈老没有见过面,但是拍摄《白鹿原》她的感触非常深刻。惊闻陈老辞世,无限悲恸,寄托哀思,也在微博惋惜道:“文坛巨擘魂归时,万古人间四月天。” 《白鹿原》系陈忠实的代表作。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逾200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含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著名学者范曾评价说,“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西方学者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该小说后被导演王全安拍成了同名电影。 陈忠实资料: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 陈忠实 ,男,汉族,1942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市灞桥区霸陵乡西蒋村人,1966年2月入党,1962年9月参加工作,高中学历,文学创作一级。 1959.09——1962.09,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学生。 1962.09——1964.08,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灞陵乡蒋村小学教师。 1964.08——1968.08,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毛西农业中学教师。 1968.08——1968.11,陕西省西安市郊区东李学校教师。 1968.11——1978.07,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毛西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1978.07——1980.02,陕西省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副馆长。 1980.02——1982.11,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 1982.11——1985.07,陕西省作协专业作家。 1985.07——1993.04,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1993.04——1996.12,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 1996.12——2001.12,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 2001.12——,中国作协第六、五届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党组成员。 陈老师走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