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拆分:资阳的可选项
安岳拆分:资阳的可选项05-31 08:42 四川日报网
放到桌面
简阳的划出,实际上打破了资阳作为一个地级市的行政和区域架构平衡。简阳分割后,省政府仍应继续深化资阳市的行政区域调整,推动资阳实现新的平衡。但这个平衡,更应该立足资阳看资阳,从内部调整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在资阳现有三县区雁江、乐至、安岳当中,安岳县面积大、人口多、是成渝桥头堡,已经具备了拆分条件,是实现平衡的破局关键着力点。
1、资阳会成为下一个巢湖吗
根据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定,四川简阳整体划归成都代管。决议一出炉就引来了社会和媒体的热议,其中对于成都、对于简阳的发展问题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却少了“资阳怎么办?”的选项。从去年开始,关于简阳划归成都之后的资阳定位问题,就像是一个禁区,几乎在媒体鲜有提及。
在民间,这一问题却探讨颇多。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简阳市资阳的经济支柱,简阳划走后,资阳仅剩下雁江、乐至、安岳三个县级行政区,整体经济和行政界面将不符合“地级市”的平衡体系,越来越有“巢湖化”的趋势。安徽省巢湖市原辖居巢区、无为县、庐江县、含山县、和县五个行政区,2011年7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期中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市,无为县和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三家分巢”局面形成。
对于资阳市未来的区域调整问题,民间的讨论很多,主要方案包括两个:(1)成都、内江、遂宁(德阳)拆分论。既将资阳市地级市建制撤销,模仿巢湖模式,由成都、内江、遂宁(德阳)进行拆分。(2)成都、重庆分辖论。即成都东进并下乐至县、雁江区(成都地铁规划终点),重庆西进接管安岳,成渝两大城市接壤,推动一体化。那么,资阳会成为下一个巢湖吗?
2、巢湖模式对资阳的参照较低
行政区域的调整,本质上是社会动员的结果。主要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个因素,如果我们从区域经济及行政结构对这些因素进行考量,就会发现简单对资阳进行拆分并不现实。
人口方面,主要需要考虑城乡统筹(即城镇化)问题。每增加一个人口基数(万人)和城镇化率,都需要付出相当的交通、医疗、教育等财政投入。资阳市现在生下来的三县区均是人口大县,安岳县人口超过150,雁江区人口超过100万,乐至县人口超过80万。而三县区经济体系都不发达,无论如何进行拆分、合并,对拆分后的区域人口和城乡经济统筹都是很大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的市级行政区域过多,对现有已经相对稳定的城乡统筹局面是巨大挑战。
资源方面,主要考虑城镇建设用地的总体考量。我国的地级市设计,是省政府与县级治理之间的缓冲区,实际上地级市承担着相当的“类立法权职责”,及对区域进行整体把握和规划。资阳市是盆周丘区,人口密度极大,用地规模较为紧张。如果进行拆分,则会降低拆分后区域的“缓冲稳定性”,如果融合不当,可能造成两伤结局。
环境方面,主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及产业布局。环境承载力决定着区域的产业布局,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布局。例如氮指标、碳指标、雾霾指标、水类指标等,均局限本地产业体系的布局问题。三县区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耕地保护区,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单纯进行拆分合并,将会对其他区域形成压力。
经济方面,主要考虑经济当前指标和未来发展期望。三县区都并非经济发达区域,人均经济指标较低,简阳划出后,财政投入指标甚至可能降低。单纯利用拆分合并,试图利用“外部输血”来实现新的平衡,恐怕不太现实。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除了成都(重庆),内江、遂宁(德阳)恐怕都不具备这样的财政供给能力,实现对拆分后县区的支撑。
3、恩阳模式对资阳更有意义
实际上,恩阳的模式对资阳更具参照价值。原巴州区是一个人口大区,总人口超过100万,而巴中市作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区,财政投入囿于行政区划体系,始终“勒进腰带,捏紧钱袋”,城市用地问题也缺乏指标,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于全省同类区域的平均水平。在巴中市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巴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设立巴中市恩阳区。将原有的巴州区一分为二,巴州区人口70余万,恩阳区人口近60万,实现了整体人口和地域结构平衡。
恩阳作为一个旅游古镇,成为新建制区后,获得了急需的建设用地和城镇化指标,也以获得了更多的财政指标投入,经济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巴州区也通过这一举措释放了发展压力,城市建设迅速推进。这一案例,对当前的资阳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指标意义。矢量目标,直指安岳。
安岳是四川的人口第一大县,总人口超过150万。其接壤重庆,是成渝的“链接电阻”。但这个“电阻”却始终没能称为与之相称的“枢纽地位”。长期以来,资阳市的“西向化、成都化”战略,重点建设简阳、雁江,使得安岳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渝客专放弃了安岳,规划中的成渝城际也绕开了安岳,铁路对于安岳而言,好像始终是“停留在规划当中”。高速方面,这个地处“成渝之心”的人口大县,直到2012年内资遂高速通车才结束了她“不通高速”的历史;而被寄予厚望的成安渝高速却成为业界唾弃的“烂尾工程”,久为建成。
作为人口大县的安岳,或许有“升级为县级市”的想法,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在当前背景下也没有必要。因为显然,将安岳拆分比将其升格为县级市的效用更大。现在,简阳划归成都代管,资阳和安岳的机会来了。资阳的行政区域平衡,应该从安岳着手,借鉴恩阳设区经验,拆分安岳,组建新县(区)。
4、安岳拆分的初步思路
安岳的拆分,是资阳应该而且必须要走的一步,这一步应立足于资阳和安岳整体发展规划,不进行大的动作,主要进行行政区域解构。实际上安岳地理和产业上有天然的分区,即北部浅丘区,以岳阳、通贤为代表;南部深丘区,以兴隆、石羊为代表。安岳拆分应立足三个因素:交通、经济和文化,要从每个角度为未来的分区经济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交通方面,主要应考虑未来安岳铁路规划的站点(安岳站、安岳南站),即每区有一个火车站为最佳。经济方面,应尽可能以人口为基础,实现人口和经济布局均衡。文化方面,主要以新设区的名称界定,展示安岳文化特色。基于上述要求和安岳现状,拆分基本框架方案应该是:
安岳拆分应以南北地形为基础。北部以岳阳(绵遂内宜铁路火车安岳站,内遂高速)为中心,保留安岳县行政建制,重点建设龙台、通贤等大镇。南部应以镇子镇(绵遂内宜铁路火车安岳南站,内遂高速、成安渝高速、未来的成渝高铁)为中心,新设县级区(建议名称:柠都区)。城市建设方面,镇子、驯龙、周礼距离很近,可一体化规划设计布局;城市用水方面,朝阳水库、八一水库、抱花厅水库均可满足需求。至于行政区划分割方面,可大致以“石桥铺镇-两板桥镇”一线分为南北进行细部界定。
新设柠都区,将使资阳重新获得四县区的地级市平衡;解决安岳人口规模过大的难题,释放安岳“大县城,小财政”的压力;在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用地上获得更多指标,推动安岳交通和城建的破局。一言以蔽之,在人口规模庞大的资阳,现有的三县区体系,在结构上不足以满足行政区域结构的平衡,需要在抽离和深化当中继续获得,资阳的平衡,仍需努力。 希望变成内江市雁江区,内江市安岳县,遂宁市乐至县 媒体先放风出来,不出意外,应该是这样操作了,看来,资阳很可能躲过被撤的命运。呵呵,又有够那几个些跳站的本钱咯 瞎掰,国家现在严禁新增政府机构,还设区,设新区又要增加财政支出,安岳本来就不发达,拆分供养两个县级财政不垮杆才怪,绝对不可能。最佳方案应该是资阳安岳回内江,乐至去遂宁 说实话,成都代管后,真的不太关心滋养的后记了,呵呵 路过看看 路过看看 哎 止痒好自为之吧。
可能性不大,最好的结果是保持现状,最坏被巢,资阳归内江,安岳乐至归遂宁 不管简阳的事,欢迎资阳市所有地区富强 并不是官方文章 莫管别人在上霜 西街少帅 发表于 2016-6-20 22:25
并不是官方文章
四川日报网
感觉像多拆个行政区出来,来自郭嘉的转移支付就要多一份,一份变两份,呵呵呵 西街少帅 发表于 2016-6-20 22:25
并不是官方文章
止痒土狗YY的 好球多错别字。。。 踩一踩 对这个错别字连篇的文章,只能说啊啊了。三分资阳才符合当前的政策,减少三地老百姓供养的饭桶,同时可以防止贪官继续前赴后继。 我早就说过的 真金 发表于 2016-6-20 23:26
对这个错别字连篇的文章,只能说啊啊了。三分资阳才符合当前的政策,减少三地老百姓供养的饭桶,同时可以防 ...
对头,下一个巢湖也是有可能的 想想过去,棒子确实过分和愚昧、可笑。但过去就过去了,都是大种花家的兄弟。家大了,兄弟多,总有那么一两个不着调的,希望隔壁摒弃“棒子”思想,放弃那种“什么都是他们家的”拿来主义的做法,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把乐至、安岳整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