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首日无金的感慨
老体育迷了,我以为我应该有些与众不同的成熟和清醒,见多识广的支撑还抵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的侵袭与失落?笑话,不幸的是,我竟然也成为了一个连自己都把握不住的笑话。面对里约奥运会首日无金的状况,俺这个所谓的老同志也有些坐立不安了,往日的理性,豁达,宽容都去了哪里?杜丽怎么呢,为什么最后一枪不抢先发射?不妨冒险打乱对手的节奏,何苦按部就班地守株待兔,以为美国人个个都是埃蒙斯?!他的先生庞伟或许也是受了前者的影响,俺等了大半夜,也只看见一个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的选手。孙大圣就更加悲壮,他的眼泪差点就兑换成为了我的眼泪。至于女排嘛那可能是自己把自己给晃晕了,主力阵容都羞羞答答的,是该轻装上阵的时候了。
今天的无金某种意义上是比较“犯忌”的,咱们讲究开门红,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领导们尤其喜欢这样说,显然这样的状况,有关领导比我更加急。看见事后孙杨的哭诉么,“对不起那么多为自己服务的人”。同样的话有些易思玲,杜丽等也想这样讲吧。
突然想起了本次随队却并未参赛的体操五金王邹凯,多么明智啊,见好就收多实在,何必拿着自己已经成名的牌子再去“冒险”。同样功成名就的杜丽,孙杨等就有些不聪明了,如此被人“牵肠挂肚”寄予厚望的,不拿金牌怎个交差呀?
都是举国体制培养的运动员,国家花了大力气去塑造他(她)们,要得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见效果”。看见领导的发言吗,要用体育情怀去爱国(大概意思)。上层如此观点,下面我等老百姓何尝不是这样去要求运动员的?!孙杨,易思玲,女排等等亚历山大哟。对于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我也曾写帖有过反思,到底奥运精神是什么?体育精神是什么?难道金牌至上就可以压倒一切?咱们就那么在乎所谓的面子?理论归理论,必须承认,当一个人实实在在面对热血彭湃的竞技场景的时候,想要保持特别的自我和冷静是多么不容易啊。
好在奥运会的第一天总是会过去的,咱们中国队还有的是机会。或者,奥运会的最后一日,假如咱们取得了好成绩再回头看今天,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更或者,假如本次奥运咱们的成绩不太理想,那是不是所有的都一无是处了呢?!未必吧,个人以为,(咱们)有的观念需要一个契机来调整,或许今次的里约奥运就是那个参照物。看看别人的开幕式,钱花的不多,事情却办的有滋有味,人家巴西人未必稀奇开幕式世界第一的金牌,我们呢?!
哦哟,中国队的首金终于来了,张梦雪女子十米气手枪冠军,恭喜!年轻人没有包袱,轻装上阵,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