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
秋凉了,去了一趟成都,买回一条打折的牛仔裤,相当之开心。也不记得这是我的第几条牛仔裤了,只是隐隐约约回忆得起87年的时候在简城新民街南口买第一条牛仔裤的情景:苹果牌20元一条(相当于当时一个月的工资),直筒样式的,穿起洋盘昏了,如同跨入了某个了不起的行列。现在家里还存有穿那条牛仔裤拍的照片呢。估计牛仔裤在内地流行也就30年左右,起初是年轻人穿在前,慢慢地一家老小都扩散起了“牛仔裤基因”,那一片硬蓝,真的撑得起国人的下半身。不过,我儿子小时候却没有穿过牛仔裤,害怕亏了他的小弟弟。但是儿子今天嘴还硬,他觉得自己小时候穿过那家伙,我笑而不语。多半我孙子以后要“受苦”了。
可别小看了牛仔裤,我以为它改变了中国人不少的生活习惯。自从牛仔裤大行其道以来,传统的裁缝打裤子的方式就冷清多了,一般裁缝做不好它,扣子没有那么酷,线条没有那么狠,版型也没有那么地道。当年单位曾经有人拿着帆布工作裤去改牛仔裤,结果可想而知,最多也就是上班干活的时候穿一下,意思不大。后来还真的有人穿着资格牛仔裤烧电焊什么的,那精炼的派头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据说牛仔裤这个东西最早起源于美国西部,因为它的实用性,受到了淘金工人和牛仔们的热捧,再由于牛仔裤的可塑价值,更加多的人群接受了它。这样的状况有些类似咱们四川的火锅,起初完全是图撇脱煮的大杂烩,慢慢演化中,竟然锅里生花,台面生辉来了劲道,惹得全国人民甚至全球华人都欲罢不能。男人喜欢这重口味的牛仔裤尚在情理之中,女孩子竟然也爱上了这一口,这又是几个意思呢?!其实原因也简单,牛仔裤冥冥之中提倡了一种男女平等的意识:裤门一律开在前(以前西裤等不一样哦),镇守寨门的统统均为一条粗粗的拉链,方便顺手多了,女孩子不需要再拐弯抹角去解旁扣了。于美学角度,亦维持了女孩侧面线条的统一流畅,由此裤腰更有了修身的理由。要舒适有舒适,要塑形有塑形,要气质有气质,一句话,牛仔裤赋予男人多少好处,于女孩子同样的公平。
看看街上那些跃动的牛仔裤格调吧,有时候真的让人眼花缭乱,脑洞大开。宽松型,直筒型,紧身型,弹力型,个个型爆。长裤,短裤,短裙,吊带裙,条条火辣。若非牛仔裤的自由与可塑,你我身体的张力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驾驭。又如“破罐子破摔”这句熟透的老话,把它用在牛仔裤这里定会栽一个大跟头。牛仔裤支持破穿,无论蜘蛛网型,水帘洞型,还是千疮百孔型都是绝对地有范儿,越是年轻人越care。当然我等老炮儿就有些难接受破牛仔裤了,偶尔裤头一两个不显眼的小洞洞尚能勉强凑合吧。
因为牛仔裤的机缘,这些年我和西路一带踩缝纫机的裁缝大姐们混的比较熟,经常去那里修修补补。换作西裤运动裤之类的破了就破了,牛仔裤则是两码事——档位和臀位可以反复打补丁,补得像老树的年轮圈也绝对不丢人,一定层面倒还辉映了牛仔裤赋予人们的粗犷美。穿旧的牛仔裤即使破的惨不忍睹也不能随便扔弃,大姐们一剪子下去,一条活生生的牛仔短裤呼之既出。这般情景有点像007电影里的飞机,落地一收翅膀便是跑车一辆。剪出的短裤洗过一两次后裤脚处会起一圈毛茸茸的滑边,如锦旗的吊坠般光鲜柔和,那种自然的美态将此前生硬的人工雕琢弥补的天衣无缝。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发现了牛仔裤一个很大的优点,半个月甚至更长洗一次都无所谓。那不是单纯的偷懒,是牛仔裤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特质。以前都白活了,人家这么优良的品质居然都不知道?其实牛仔裤更大的优点远不止所谓的节能层面。它甚至具有抹平阶级差异的神奇功效。打工仔穿牛仔裤方便操作,老板穿牛仔裤尽显现代的活力与干练。有人或者会说西裤大家也都穿啊,但问题在于那所谓的正装裤太具约束力,装逼不装逼的都不会显得太自在。苹果集团的创始人乔布斯就特别中意牛仔裤,几乎天天都穿同一条,终其一生都不愿意脱下它,某种意义而言,这与我国西部的老农一条裤子摆渡人生有何两样?贵为老板也难免沦为牛仔裤的打工者。屌丝有戏。
现在的我,家里已经库存了无数条各色各样的牛仔裤,但我还是感觉不太满意,以后遇到合适的依然会继续买。相信有一天,我会穿着心水的牛仔裤一个人到处游逛。去成都砂一砂月亮湾的新风情,去重庆蹭一蹭坎坎上的旧乡土,去上海攀一攀老外滩的情人杆,去香港跨一跨阿伦秀的准高度。估计一趟神州游深色的牛仔裤已经变成了灰白,当它破洞时我多半登过了比萨斜塔,“咔嚓”长裤剪了短,也许我已经和阿甘跑向了玫瑰碗的赛场地。
合体的还是好看 很有生活,我喜欢女人穿牛仔裤,绷得帮紧 很欣赏楼主的精彩随笔 我也想起了以前第一次穿牛仔裤的情景 记不得当时买成20还是25了,当时的工资39.70一个月。 我第一根牛仔裤是84年父亲带我去上海买的,当时简阳还没看到有牛仔裤,那次还还买了一条卡其色的裤子,那条裤子现在想来大约是休闲裤吧。两条裤子都很长很长,父亲告诉我这是为了以后长高而作准备,但长高后就没怎么穿过那条牛仔裤了,因为后来新民街,顺城街,大古水井街上全是钢架子的摊位中,有牛仔裤了,那些右裤兜都有一个铜牌,而那条裤子后面没铜牌,我觉得怪异了,就没穿了,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太不成熟了。 谢谢支持,的确有感而发,那位家乡的河朋友,我还以为是一个喜欢体育的年轻人呢,当年就拿40左右了,师傅辈的,失敬了。
蚂蚁凶哦,84年就去上海滩穿牛仔裤了,我等难比,呵呵,我84年开始留长头发,87年看了费翔烫头波浪式,一年一个等级。 伦之队 发表于 2016-9-10 17:19
谢谢支持,的确有感而发,那位家乡的河朋友,我还以为是一个喜欢体育的年轻人呢,当年就拿40左右了,师傅辈 ...
凶到不凶,那次去上海除了给我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坐出租,第一次吃大白兔,第一次——
其实真实让我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这第一件事:当时没有身份证,去哪里都是开介绍信,当时父亲带的是几张四川省水利厅的介绍信,于是到了上海被介绍到一个条件还很不错的招待所。晚上我上厕所,除了小便池便只有马桶,我当时对这么一个怪物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于是跑去叫父亲说没有蹲位。父亲到了厕所一看对着马桶,眉头一皱,狠狠一咬牙,斩钉截铁的吐出几个字,踩上去,我扶着你
呵呵,厕所最可能启发和震撼人的,当年我来空分厂也有这样的感觉,水冲巴巴,不可思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