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长风 发表于 2017-1-18 14:03

(原创)称霸世界的昆虫41——膜翅目(二)

                                                   害虫终极者-赤眼蜂
       警报!警报!玉米地里出现了很多玉米螟,这些害虫正在疯狂地对玉米植株进行啃食。农民伯伯赶紧去请求赤眼蜂支援。一段时间后,玉米螟被消灭了,赤眼蜂又立了大功。       赤眼蜂是属于膜翅目的一种寄生性昆虫,从名字上我们能看出来,它们的眼睛是红色的。赤眼蜂成虫体长0.36~0.9厘米,触角短,翅膀为膜翅,翅面上有纤毛,有些种类翅面上的纤毛排成若干毛列。赤眼蜂腹部与胸部连接处宽阔,产卵期不长,常不伸出或稍伸出于腹部末端。       赤眼蜂科约7属,40种,均为卵寄生,分别以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脉翅目、蜻蜓目、缨翅目、直翅目、广翅目等昆虫为寄主。成虫交配后,幼虫在寄生卵内孵化,然后把寄生卵的卵黄吃掉,一段时间后,结成蛹,羽化后咬破寄主卵壳,外出自由生活。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赤眼蜂是如何准确地找到合适寄生的卵呢?原来,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虫的卵,它们在害虫卵的表面爬行,并不停地敲击卵壳。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害虫卵,然后在那里繁殖。赤眼蜂在寄生卵内25度恒温下,发育10~12天,卵期1天,幼虫期1~1.5天,预蛹期5~6天,蛹期3~4天。30度恒温时仅需8~9天。       赤眼蜂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变成蛹,由蛹羽化成成虫甚至连交配、怀孕,都是在卵壳里完成的。一旦成熟,它们就破壳而出,然后再通过破坏害虫的卵繁衍后代。       赤眼蜂是世界上应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最广泛的一类寄生蜂,特别是在抑制许多鳞翅目害虫的大量繁殖时,赤眼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赤眼蜂寄生产卵的特性防治农业害虫,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保证人畜安全,还能保持生态平衡。可谓一举多得。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就开始应用赤眼蜂防治各种害虫,效果非常出色。我国在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提示:膜翅目(学名Hymenoptera)包括蜂、蚁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3个大目。膜翅目是最低等的完全变态类昆虫,和其他全变态类昆虫是姊妹群关系。膜翅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相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郑老大 发表于 2017-1-18 21:48

拍得漂亮,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称霸世界的昆虫41——膜翅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