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纠正大多数简阳人的三个错误认识
我不常回简阳,但是回到简阳总要听到大家议论城市的发展,这是个好现象,是简阳人先进的表象,这点非常好。但是我听到的议论普遍有3点明显的错误认识,作为老乡,我想给大家指正一下。于是我就写下了如下文字。第一:简阳的行政级别问题。
简阳不是一个县,而是一个城市,是一个行政级别为县级的小型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说“三城同建中型城市”的原由。所以在中国,我们一般把这种城市叫做县级市,他是矮于地级市的城市,请大家记住了哈。
第二:简阳的归属问题。
最常听人问的就是“简阳什么时候划给成都?”这种说法根本错误。简阳不是辖在资阳下面的,而是直接辖在四川省下面的,他属于省辖市,这与资阳、内江等城市是一样的。简阳本来辖在四川省下面,怎么可能再下划给副省级的成都呢?但是由于省委省政府经历有限,在建市以来分别有内江和资阳来代管简阳,所以叫做地管省辖市,而资阳、内江等城市属于省管直辖市,最多以后再丢给成都代管几年,不过政治改革浪潮一到,简阳就会摆脱畸形制度而被直管的。(您可以对比成都和重庆与中央的关系来理解,至于为什么,这个是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以后政治改革了,就不是这样了。我上次回来,有人专门找到我,说他听说简阳直辖了,和重庆一样了,问我消息确实不,当时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现在大家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吧,所以请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划给成都,这个说法是根本错误的。)
第三:简阳的书记问题。
简阳不是在苟书记领导下才能谋发展求生存的。确实,苟书记为简阳带来了很多工业项目,也把简阳规划了一盘,但是新的城市规划也有他的不足,一个城市把所有资金都拿来搞城市建设了,那其他事务发展的钱哪儿来。说句实话,包括新农村建设在内的简阳基础建设过快过急,耗了太多人民的血,这样的大拆大建已经是在全省市厅级干部大会上被上任省委书记张学忠点名批评了的。城市建设是大局问题,不能快不能慢,各方面都要顾及,很复杂,这里不多说了。我只想告诉大家,不是苟书记让简阳发展,而是我们简阳人自己让自己发展的,新书记照样有同样的能量带领我们至富。
[ 本帖最后由 floyed 于 2007-7-2 22:23 编辑 ] 原帖由 floyed 于 2007-7-2 21:44 发表
我不常回简阳,但是回到简阳总要听到大家议论城市的发展,这是个好现象,是简阳人先进的表象,这点非常好。但是我听到的议论普遍有3点明显的错误认识,作为老乡,我想给大家指正一下。于是我就写下了如下文字。
...
说了一大堆,找不到一个属于楼主自己的东西,你所表达的,上简阳论坛的人都知道……
也顶一下!!! "简阳不是在苟书记领导下才能谋发展求生存的....不是苟书记让简阳发展,而是我们简阳人自己让自己发展的,新书记照样有同样的能量带领我们至富。"
支持~~~~~~~~~~~~~~` 大拆大建? 那样说起来还是和成都是一个级别的咯。!! 原帖由 随风小筑 于 2007-7-2 23:31 发表
那样说起来还是和成都是一个级别的咯。!!
成都是一级城市
简阳只是个三级城市 原帖由 24米的阳光 于 2007-7-2 23:04 发表
大拆大建?
不破不立三。 简阳 啊 我的故乡```` 谢谢楼主!! 看来楼主是消息灵通人物,那么简阳要划给成都的消息就纯属谣言了。 谢谢楼主发了一个简阳人都知道的帖! 你凶哦,当书记嘛 原帖由 启 于 2007-7-3 09:40 发表
看来楼主是消息灵通人物,那么简阳要划给成都的消息就纯属谣言了。
简阳一直是省直管的,不会划给成都的。不过可能会把一部分交由成都代管吧,但这个是我猜测的,没有任何文件表明的。 原帖由 木鱼 于 2007-7-3 13:08 发表
你凶哦,当书记嘛
很抱歉,本人当不了简阳的书记。党委一把手必须异地任职的。
我现在还是副的,离书记还差得远呢!
希望借兄台吉言吧!
[ 本帖最后由 floyed 于 2007-7-3 17:07 编辑 ] 哦 ~原来如此! 这是个没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至少现在我看是这样,还要折腾多久? 原帖由 floyed 于 2007-7-3 17:03 发表
很抱歉,本人当不了简阳的书记。党委一把手必须异地任职的。
我现在还是副的,离书记还差得远呢!
希望借兄台吉言吧!
看来真的是个当官的! 原帖由 一叶惊秋 于 2007-7-3 19:00 发表
这是个没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至少现在我看是这样,还要折腾多久?
简阳两湖一山,又在成都平原的东大门,为川中、川北物资集散地,处于四川省的交通要道,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318、319等国道公路穿境而过,基础设施比较发达,人文环境优良。
如此好的条件,是有相当发展潜力的!! 原帖由 floyed 于 2007-7-3 15:52 发表
简阳一直是省直管的,不会划给成都的。不过可能会把一部分交由成都代管吧,但这个是我猜测的,没有任何文件表明的。
所谓直管从来就是虚的,为的是不违反宪法。
而代管反而早就成了既成事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