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同志 发表于 2018-12-20 17:22

二姑的好日子刚刚开始

二姑的好日子刚刚开始                                         简阳划归成都,我二姑是最大的受益者。按老岳母的话说,我二姐胎大虾了。    二姑是农村人,家住成都高新区简阳三岔镇某某村。二姑是老婆的爸爸的二姐,我属于巴倒喊的二姑。二姑之前不是我的二姑时,我就认得倒她,那时候我在某某村二队当知青,二姑在三队。我们做活路经常走她家门口过。    那时候的二姑是四十多岁的中年农村妇女。我下乡认得倒她时,看上去瘦瘦的,剪个短发,但是不属于“瘦是瘦,精神够”的类型哈,因为那年她刚刚当了寡妇,眼神是无助和忧郁的。说来也是奇遇,我碰上了她嫁女和接媳妇,场面一喜一忧,多少还有点印象。    女婿是仁寿那边的,还是个大队干部。迎亲那天我们在坡上点麦子,身边乡间小路上就走来一拨人马。有两个人用一根闪悠闪悠的长竹竿,抬几床大红大绿铺盖,本来就走得弹一弹的了,看到我们杵个扁担que闹热,就更来劲了,把个竹竿颠一颠的,像后来你看《红高粱》抬花轿那样,有点子搞笑。更有趣的在后面,也是两个人抬两只红鸡公,鸡翅膀上拴了根红带带,闪悠闪悠的刚刚走到我们前面,鸡公被闪下来球。鸡跳一跳的跳到我的面前,被我一把按住。我呢,就坐等迎亲抬鸡的来取。取鸡时等对方递过来一根烟,沾点喜气。烟,是朝阳桥,二角九一包,好东西。我,好这一口不是。    二姑接大媳妇时,我不在场,听三队的陈幺爷说的。那天二姑气惨了:因为媳妇到了儿子五安的新房门口,更是不进去,非要给一个18元的红包。儿子喊妈给,二姑没有钱给了。局面就僵持着,让二姑下不来台。也为日后婆媳关系的恶化,埋下了前因。    后来别人的二姑成了我的二姑后,我们回去看老丈母的时候,经常就看见二姑在岳母家吃饭。一问,才晓得二姑已经被儿子媳妇虐待来过不下去,被好心的岳母请到三岔街上,给她租房子,让她在街上住了。后来我们一回去都要喊她到家来吃饭,也给她带点糕点什么的。同时听岳父讲,二姑帮儿子媳妇带娃娃做家务,也没有落句好话,一天到晚受气挨骂,后来连粮食也不称给二姑了。吃的水也不给二姑担了,二姑自己去井里提水,摔了跟斗,脚肿得透亮。岳父气惨了,把幺爸喊倒,一起去某某村为老姐姐扎起,打了那个忤逆不孝的儿子。   后来,二姑的房租钱还是嫁出去的女给付清的。   在街上那几年,是二姑最开心的。她的女儿也高兴,不用偷偷摸摸的去某某村看自己的老娘。但是后来,房租越来越贵,二姑跟岳母说我还是回乡坝头去嘛。其实岳母晓得,二姑是怕死在外面。    回去以后,儿子不给二姑房子住。这时孙媳妇站出来,说,奶奶,我腾一间房子给你!此处应该为这个八0后点赞。    太悲催了。不说这些了。    时间来到现在。看了二姑上面的生活环境,你一定以为我二姑早已去世了吧?错!    二姑生命力顽强,活得好好的。    二姑今年已九十二岁。九十二岁的二姑还是自己开伙。牙齿早已经掉光,靠牙埂咀嚼,啃鸡骨头都一点问题没有。你说凶不凶?她真正是一个自食其力忍辱负重无欲无求身体健康一切自理的老人!老人她走得睡得吃得。老人还亲自买东西,经常走四里多路去三岔街上赶场。走一半公路一半乡间小路。你如果看见一个梳着纂纂头发的精瘦的背背篼的老婆婆,那一定是我二姑。    去年六月,简阳划归成都之后,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可是,这些好事刚开始时,好像一直跟我们二姑没什么关系。二姑还是那个二姑。每天一个人住在乡下儿子的旁边,一个人自己煮饭自己过。嫁到仁寿的两个女儿偶尔过来看看,悄悄的塞几个钱给老娘,都怕哥哥嫂嫂看到不安逸。    去年下半年,九十二岁的二姑,终于好事来了。幸福生活来得有些突然。    但是,幸福生活又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之第一折。    几个月前听说我的岳父岳母要修山(墓地),二姑也死活要一起修。选址在幺爸的自留地缓坡坡上。三棺墓计划一字排开。这时二姑的儿子四安跳出来说,他的老娘要住中间,把岳父岳母分开。这不是胡闹吗?老实巴交的幺爸都骂人了。明摆着,这是挑事不想让二姑修山。因为二姑没有钱,修山的费用得两个儿子分摊。后来二姑的两个女儿站出来说,不要你们两弟兄出一分钱,老娘修山的钱我们出。此事才偃旗息鼓。   一波三折之第二折。    成都的好政策终于惠泽二姑了。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直接办理养老保险了。可是生产队长汪大哥把这个消息一宣布,二姑的好事却遇上麻烦了。原来这政策是针对孤寡老人的,对于有子女的,还需要儿女们出点钱或者划点土地才行。但是两个儿子整死不干,把二姑气得眼泪汪汪去求汪大哥。汪大哥低三下四又去求那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不是人的东西,还是死不认账。后来汪大哥毛了,直接把二姑的情况报上去,估计上面也多少了解这个情况,便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没让二姑交钱了。可是,又出状况了。    一波三折之第三折。    生产队里那些闲杂人等不干了。他们一天到晚扭倒汪大哥,也不想交钱买社保,要求享受二姑同样待遇。汪大哥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喊,只要你们哪个满了九十二岁,老子照样也去做工作,一样给他办个不交钱的。嘿,某某村三社这才消停了。    幸福生活是这样的:办理养老手续的次月,二姑就领取了退休金,金额是人民币大写:贰仟肆百零叁元整!岳母笑着给二姑说,我革命一辈子,交了好多社保钱,现在也才领二千多,你,捡相因了,好安逸哦。    九十二岁的二姑,好日子刚刚开始。    两个月下来,二姑用两个月的退休金退还了两个女儿的钱。女儿开始整死不要,我岳母就劝她们拿倒,说这是老人的心思,你妈晓得你们两个女娃子对她好。    然后,二姑发愁了,我一辈子存钱最多的时候也才一千多元,都是儿孙给我的。现在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钱,我咋个用嘛?于是,二姑就经常从某某村步行四里多路来到三岔街上岳母家,九十二岁的二姑问计八十多岁的老岳母:“我的钱用不完,咋个办?你帮我存倒哦?”    老岳母快人快语说,攒劲用嘛,存啥子存。你攒劲活哦,明年还要调退休金,多活几年,你要领好多钱哦。等哪天我们见阎王了,我住你隔壁子,我们再打平伙。    二姑说,要得嘛。   

简州老铁 发表于 2018-12-20 18:04

水平不错哦,建议投稿小说月刋

露天坝 发表于 2018-12-20 17:53

空军上士 发表于 2018-12-20 20:53

我居然认真看完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健康的身体是二姑最大的资本,这辈子儿子,儿媳妇不要指望了{:mocs_13:}{:mocs_13:}{:mocs_13:}

好白菜 发表于 2018-12-20 21:20

看完了,写得好

尽人事听天命 发表于 2018-12-20 21:51

养儿防老,养成白眼狼,幸亏有一孙媳妇没有继承父辈们的“光荣传统”。

wqboy3721 发表于 2018-12-20 22:14

好!

没有名字 发表于 2018-12-20 22:38

悲哀啊,养这种儿子还不如养条狗

忆笑江南 发表于 2018-12-21 00:51

因为真实,所以好感动,想到了我八十多岁的奶奶,老家没有这么好的政策,奶奶没有收入,完全靠子女和孙辈给点,其实她也舍不得花啥子钱,除了生病。想我的奶奶了,希望楼主父母、二姑和我奶奶这样善良的老人身体健康!

愤怒囚徒 发表于 2018-12-21 10:05

手动点赞。

不是成都人 发表于 2018-12-21 10:35

大部头的内容也是来源于生活,好久没看到这么平实的作品,点赞一个!

我主沉浮 发表于 2018-12-21 16:11

因为真实,所以感动

伊比利亚人 发表于 2018-12-21 17:34

文笔太好了,建议投稿《成都曰报》,《成都商报》

简阳新市民 发表于 2018-12-21 22:02

写的不错。

圈圈圈 发表于 2018-12-23 00:40

写得很好,很感动,最主要是总算有个好结局,否则看着也是心酸………{:mocs_9:}

静不下心 发表于 2019-1-27 19:44

写得很好,支持一下

是对你的礼貌 发表于 2019-3-14 18:54

恰似一种蜕变 发表于 2019-3-17 13:42

写得不错哦。。

骑马过海 发表于 2019-6-14 14:41

写得好!

千古流传 发表于 2020-2-24 18:37

写的不错啊。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姑的好日子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