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尊卑化的糟粕传统
圣人文化(三)---等级尊卑化的传统原创: 走向心智成熟 走向心智成熟 今天通过圣人文化宣扬的“忠君”、“孝顺”观念,结合忠孝一体化,灌输并强化等级尊卑意识,使民众丧失平等及独立人格意识。孝父与忠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思想概念,前者是血缘伦理关系,后者是政治伦理关系。统治阶级通过忠孝一体化将两者合而为一,结合名位与尊卑一体制(名位关系将君权奉至“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君权高于一切,且永远不可僭越)、政治等级与宗法等级一体制、立嫡与世袭一体制。在道德上通过圣人文化的宣传,强调三纲五常(最典型的:父母、君王不会错,即使错了,也不能反抗和背叛),向民众灌输及强化等级尊卑意识。在体制上,通过教育内容、祭祀、社会(国家)管理、服饰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等级尊卑体制进行教化和控制。如果不遵循这套体制,在国家层面上不能被录用公职及升迁,在家族层面上就是离经叛道的逆子,直至不得食。如果敢于反抗这套体制,则被肉体消灭,从而达到统治的目的。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qibAGaUzTXehZ3oIM6Q5nNicwSU5knsQvmSIkbIibGNQR4ziaP7JeJpK1FIZd2H9yTPJS949ThJD0f9iaAywRj26b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qibAGaUzTXehZ3oIM6Q5nNicwSU5knsQvmSIkbIibGNQR4ziaP7JeJpK1FIZd2H9yTPJS949ThJD0f9iaAywRj26bw/640?wx_fmt=jpeg中国人的等级尊卑意识,以独立人格缺失为基础,在好面子的国民性之外,又额外为中国人添加了媚上欺下、恃强凌弱、奴颜婢膝的奴性。最终变成了一些人奴役和愚弄另一些人的工具。经过上千年等级尊卑思想和集权统治的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一种奴性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中,它表现为中国人在卑位时奴颜婢膝,而一旦走上高位又会恃强凌弱的心理倾向。使中国人表现出这样一种精神气质:不仅将他人评价作为自我成功的标准,而且还将对人的评判等级化、尊卑化。所以,中国人任何情况下都要拼命向高位奋斗,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人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当主子,吆五喝六,要么就只能当奴才,低人一等,低声下气。我们常见很多穷人咒骂贪官的不仁不义,但他们咒骂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任何平等思想,只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能做贪官,不能享受那样当大爷的生活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