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城附近下花园路的招牌是这样的
把改造招牌的钱用到修外环线上,把雄州大道上的大货车彻底分流出去,让老百姓安全出行少一些不安全的车祸,那才是百姓称赞的 人民网评:不要让“统一招牌”扼杀城市活力
376820 2018-12-29 21:56 社会·民生
人民网(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12-29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网友纷纷吐槽,一些城市的街道变丑了,变冷清了。原本各具特色的店铺招牌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大小、颜色、风格、字体都一模一样的统一招牌。招牌作为挂在商店门前用于指示店铺名称的牌子,实际上是经营者的品牌标识。中国招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政府以“美化市容,规范管理”为由对街道店铺招牌进行整齐划一的改造,是对招牌文化的破坏,也是对美化市容的一种误解。不仅陷入了形式主义,更可能扼杀掉城市的活力。
招牌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载体。“全聚德”“六必居”“陶陶居”……每当有人提起这些熟悉的品牌,其独具特色的招牌(包括名称、标志、颜色等细节)就会呈现在脑海中。招牌是商业竞争的重要元素。招牌承载着顾客对产品的定位和认知,也是商家传递理念的途径。营销学认为,顾客会将招牌与产品的类型、质量、特点联系起来。百年老店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招牌已经牢牢地印刻在顾客的心中,成为品牌的代名词。招牌整齐划一忽略了招牌本身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磨灭了店铺个性化的元素,难以激发其顾客的兴趣和印象。整齐划一的改造,违背了商业发展的规律,可谓历史的倒退,其影响的不仅是店铺的美感,还是店铺的发展与传承。
招牌是城市街道“烟火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其他街道、城市的重要特点,标志着商业繁荣的程度。日本秋叶原肆意张扬“探出头”来的店铺招牌成为其特立独行的城市标识;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广州北京路……这些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宽窄高低交错的店铺、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吸引着千万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不仅没有给人杂乱的感觉,反而因为其繁荣景象而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美有多种,有简洁之美、有繁华之美,商业街区就应当以繁华为美,若非要将繁荣之美改成简洁之美,将造成美的错位,产生不协调的效果。整齐划一非但无法产生美的感受,还消除了街道的繁荣气象,最终失去了“烟火人气”。
招牌管理应当尊重个性,彰显个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店铺招牌的改造无可厚非。但是改造不等于通过“统一服饰”来达到整齐的效果,更不等于通过限制商业活动来达到规范规整的目的。城市治理归根到底是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发展氛围。直观感受是让居民生活便利,商铺健康经营。事实上,TW、日本等地都曾进行过店铺门面的改造,他们在翻新门面装点门面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招牌的个性化设置,不仅让改造后的店铺门面更加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更加合理,同时也让招牌的呈现更加大放异彩,个性十足。改造后人气更旺了,游客的体验也更好了。招牌的管理不仅要考虑如何改善市容、消除安全隐患,更应理解招牌对呈现城市特色,促进商业繁荣的作用。管理不是要消除个性,而是要通过规范进一步彰显个性;正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街道更加繁荣。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整齐划一,统一服饰,无疑陷入形式主义,最终将违背初衷。
招牌的管理看似小事,却考验政府社会治理的水平。“拍脑门”的决策看似滑稽的背后,实则对城市底蕴的破坏,对商业氛围的破坏。切不可让统一的招牌扼杀了城市的活力。 不仅千篇一律,而且毫无新意!唉{:mocs_18:} 这样搞有何意义 浪费财力,离远了看还反光 连招牌都看不清! 哈哈哈哈,终于不幸被言中了。这种清一色户外店招,居然真出现在成都的主干道上?意义何在? 只能怪~钱多、~钱少 太垃圾了吧 这个样子,还没得城南市场的好看 哎哟,脑瓜疼{:5_219:} 这么简单的店招,根本无需专业广告公司,是个人都会做! 丑爆了,一点不为商家着想。明年果断搬地方了 确实不好看 2013年年初建设路就统一了一次广告牌 良木林先生 发表于 2019-1-20 21:18
2013年年初建设路就统一了一次广告牌
至少人家的底色不一样的哦
看看 真的是毫无新意···
不过又有项目了,人家领导还是干了事的·· 旭海的怎么就不改了,搞笑 搞这个真的是劳民伤财,一下子改造路一下子拆广告牌,这个广告牌年前都搞不好。生意越来越难做,商家苦不堪言。 呵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