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尤未尽
发表于 2019-7-11 11:22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11 11:19
你说这种情况应该几乎没有,但因房贷压力大的,应该不在少数!
其实现在最恼火是那种“新简阳人”,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在简阳城区安家的年轻人。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12 18:26
成都上周楼市成交寡淡,认购率跌至37%
成都撩房君
5小时前 · 优质房产领域创作者
最近四川的天气进入雨季,成都也是连续几天阴雨绵绵,淅沥沥的小雨让人心焦。而成都楼市最近的成交率,更是让人看得心焦。
开盘篇
据克尔瑞的数据,上周成都有18个楼盘公开摇号开盘。总共累计推出房源3155套,被认购房源1177套,整体供应量和成交量都有所下降,平均认购率37%,下滑14%。
其中,一圈层认购率持续下滑至68%;二圈层因过半项目去化不足2成,去化率跌至32%;三圈层认购率27%,与之前基本持平,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13 09:57
融资全面收紧开发商“凉凉”,杠杆扩张之路面临终结
第一财经
14小时前 ·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房地产开发商一手圈钱一手圈地的戏码即将难以为继。
7月12日,发改委官网挂出一则通知,题为“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外资〔2019〕778号)”,对房企海外发债加强约束,新融资只能用于置换一年内到期之中长期海外债务,同时,还需就债务规模、期限等进行备案登记。
在此之前,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就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等渠道加强约束,收紧针对房企的融资渠道。自此,涉及房地产融资的通道已经所剩无几,开发商将面临最为严峻的融资环境。
“发改委这个文件实际上体现了宏观审慎的原则,整个宏观层面都在降低杠杆,境外负债都有境内担保方,监管层对于各个房企境内融资都有限制,这次只是更加细化用途,保证了资金层面的规范。”一位金融监管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
海外融资已非法外之地
海外发债一度是房地产企业继开发贷之外另一最重要的低成本融资渠道,无论在港上市还是A股上市房企,均大量通过这一方式融资。
但根据发改委最新通知要求,这一渠道的空间将大幅收窄。
……。
漫步滨江路
发表于 2019-7-13 11:19
买涨不买跌,现在的人生活真累,到处都是欠账,没过一天安生日子
简约阳光
发表于 2019-7-13 17:08
一大部分为了房贷,劳累一辈子!房贷还完了,人老了,房子也老了,后辈们又得重新买新房!
良木林先生
发表于 2019-7-13 17:52
简约阳光 发表于 2019-7-13 17:08
一大部分为了房贷,劳累一辈子!房贷还完了,人老了,房子也老了,后辈们又得重新买新房! ...
恶性循环
CCTV5
发表于 2019-7-13 22:54
楼主幸福
CCTV5
发表于 2019-7-13 22:55
楼主买那么多房子赚了不少钱吧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16 07:49
中国房地产市场拒绝“大起大落”
人民网
2小时前
195评论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以及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最新数据。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及销售等方面表现均较为平稳。房地产市场在日趋理性的同时,也在拉动经济、保障民生、化解风险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成绩。业内人士指出,在“房住不炒”已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各地因城施策的调控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保持平稳有序将是大概率事件。
房价涨幅稳中有降
最新数据来看,6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稳中有降。
……。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16 07:49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保持平稳有序将是大概率事件。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18 20:13
住建部公示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入围城市名单
中国网财经
3小时前 · 中国网财经频道官方账号
根据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的通知》和《关于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的通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竞争性评审工作。
按照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前16位的城市进入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范围,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北京、长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重庆、成都。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24 14:02
炒房一时爽,断供泪两行!这些人的末日要来了
菜鸟理财创始人洪佳彪
6小时前 ·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核心提示: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了时势,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过是狗熊而已。
“激进”的闽系房企泰禾集团,似乎已经走到了终点。
2017年底,泰禾董事长黄其森在世人面前发出惊人一吼:2018年泰禾的销售额目标要达到2000亿元。
2017年的泰禾实现弯道超车,销售额成功迈进千亿俱乐部至1007亿元。
仅仅一年时间,泰禾从2016年房企销售金额排名的第32位,冲上了2017年的第17位,并且觊觎2018年的前10宝座。
然而2018年过去了,泰禾2000亿元目标近乎腰斩,2018年全年销售额仅完成1303亿元,排名滑落至第20位。
目标虽没达成,负债却足以玩死自己。
01
在经历一轮疯狂的扩张之后,2019年的泰禾已经弊病缠身。
7月12日,泰禾集团发布公告称,泰禾全资子公司拟本次发行4亿美元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息15%,半年付息一次。
15%的年息,是个什么概念?
目前国内房企发行债券的平均利率约是5%,换言之:泰禾的付息成本达到国内正常融资利率的3倍。
大家都知道泰禾急着用钱,泰禾又借不到便宜的钱,最后只能用高息来吸引资金了。
早在7月2日,泰禾第一大股东泰禾投资所持有的97.54%股份就被冻结了,冻结申请人为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冻结的原因是泰禾为其他公司债权债务转让事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因债权债务纠纷被冻结等值资产。
虽然现在股权已经解冻,但是泰禾的烦恼却没有解除。
什么烦恼?说穿了就两个字:缺钱。
在更早前的5月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就下发一份对泰禾的年报问询函,连发19问,直指泰禾负债过高的问题。
根据泰禾的年报显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5.58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金额为574.28亿元。
115亿元的现金如何偿还574亿元的债务?短债覆盖比例仅为20%,连一半都达不到。
截至2019年3月31日,泰禾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4.55%,已经高于发改委定下的“80%资产负债率”红线。
2090.77亿元的总债务,成为一个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
02
2016年全年销售额仅400.1亿元的泰禾,为了能够冲进千亿俱乐部,开启了激进扩张的道路。
左手忙着融资,右手忙着拿地。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泰禾背起“高负债、高杠杆、高担保”的三高包袱。
根据泰禾的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全年融资资金额达到1375.07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1.5%,两年加在一起融资规模达到了2729.82亿元。
在2018年传推出面向内部员工认购,门槛100万元,收益率高达18%基金产品的企业,不是别人,正是泰禾。
疯狂举债的两年,攻城略地的两年,让泰禾早已元气大伤。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轮房地产调控坚持了这么久。
今年7月,多家信托公司收到银保监会的窗口指导,要求严控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新增不得超去年末地产业务总量余额的4%。
今年上半年的楼市小阳春,一多半原因都是房地产信托在输血楼市。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投向房地产领域信托产品共计发行2954款,占比39.43%,募集规模达到4531.94亿元。
叫停了房地产信托之后,房企发行美元债的输血方式也被盯上了。
7月12日,发改委发布新的通知,要求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这一幕,发生在泰禾发行美元债之后。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房企遭到了“围堵”。
如今融资无门,债务四起,一直买买买的泰禾,也唯有卖卖卖了。
在债务步步紧逼之下,泰禾宣布了一系列项目股权出售方案,对应总售价为95亿元,累计回笼资金77亿元。
在经历3个月的借钱还债和变卖资产,泰禾资产负债率由2018年底的86.88%下降到今年1季度84.55%。
一番努力,降压2个百分点。但是泰禾的短期债务缺口,还有254.8亿仍无着落。
断臂求生远未结束,泰禾的这场自救才刚刚开始。
03
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激进负债加杠杆的何止房企,还有一群追随在大神身后的炒房客。为了财务自由,为了一夜暴富,把自己的杠杆加到了极致。
每月负现金流5万元左右,已经扛不动了,现在想抛一套房子,但是实在是价格吐血,不抛又撑不过去。
结果得到的建议不过短短的一句:一年办60w卡又没有压力的。
一年60w卡债真的没有压力吗?讲道理,普通人又不是神,是不可能没有压力的。
正如这位提问者所说的那样:如果2019年又是房价不涨的一年,房贷和卡债一样要还,双重压力怎么撑得住?
卡债还不起?再办卡借新还旧?然后利滚利滚利滚利?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负债并不高,如果把资产变卖了全部都能还得起。但是压垮债务的往往都不是数字上的资产和负债,而是那一根轻飘飘的稻草。
每个月都要偿债的压力,在某个时刻紧绷的现金流瞬间断了。借钱无门,变卖资产又需要时间,甩卖又觉得亏,怎么办?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让你倒下的往往不是你背负的所有债务,而是那1个月的房贷,如果房地产调控1年内不解除呢?你还扛得住吗?
第1个月的房贷凑齐了,第2个月怎么办?接下来还有第3个月,第4个月,怎么办?
12个月都在重复被一件事压着神经,精神不奔溃?
上一轮房价暴涨,在2015年棚改和去库存开启之后,不管是几线城市,房价都在暴涨。
货币供应量M2在央行投放和棚改货币化下,保持2位数以上增长,增速在2015年还一度反弹。
当债务不断膨胀,当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到最根本任务时,风向就发生逆转了。
M2增速不断下滑,越来越贴近GDP增速,房地产也成为调控次数最多,力度最严格,时间也最长久的地方。
房住不炒的本质不是房价不涨,而是房价回归理性,说白了就是更符合资产的特性。
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并不是投资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而是投资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它需要货币的支持。
GDP增速加上通胀增速如果恰好是等于货币增速,资产的涨幅就无法脱离实际,更符合通胀的逻辑。
没有源源不断超发的货币,又哪来这么多钱推高资产的价格。
大部分炒房暴富的人,不过是在一个对的时间做了一件对的事,过了这个时间,他很可能什么都不是。
虽然今年上半年楼市确实有点小阳春的味道,但是炒房客所寄望的货币大放水并没有出现,房地产调控也没有完全松绑。
如果你把回光返照当成佛光普渡,可能是未来一年中投资中会犯的最大的错误。
所以,还请务必记住菜导此前提醒过无数次的结论:
炒房应休,刚需可入;一二线投资需精挑细选,保持合理杠杆比例;三四线切勿追涨买入,牢记自住属性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24 21:34
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19-07-17 15:49
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9年会暨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开幕。为期三天的年会围绕“房地产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创新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房地产转型发展论坛”“聚焦楼宇经济、激活城市经济腾飞的内生力”等热门话题设置圆桌论坛,并举办48场学术论文专题研讨分论坛和博士生论坛,近400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将开展深入交流与探讨。
研讨会开幕式由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2019年学会主席、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教授、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秘书长王诃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教授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主席、原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教授分别以“关于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趋势的若干思考”和“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为题作主旨演讲。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7-24 21:35
房地产超级智囊黄奇帆:未来十几年房价涨幅不超5%
https://m.zjbyte.com/sbfp/finance/article?groupId=6717033894387909123&itemId=6717033894387909123×tamp=1563948462&article_category=stock&req_id=201907241407421720170000011033A0D&group_id=6717033894387909123&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singlemessage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8-8 20:41
撑不下去了!朋友终于倒在每月1万房贷的"血泊"中
陈思进
1小时前 · 财经专栏作家 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
来源:天涯社区
很长一段时间没联系的朋友,最近给我发了一条消息,看了这条消息,让我感觉炎炎的夏日透出阵阵凉意。
消息的大概意思是:
去年抢房潮出现,在当地引起了恐慌,他担心房价继续上涨,于是掏出多年攒下的80多万积蓄,在公司附近贷款买了一套二手房。
总价245万,贷款172万,每月房贷还1万多元,现在一年过去了,房价不仅没涨,而且自己失业大半年,月供接近4个月没还,银行已下了2次催收单,前期借了亲友不少钱,现在根本无力偿还。
去年他一直在上一家公司工作,每月收入有2万多,由于所处的行业大环境不佳,遭遇公司裁员,原本以为像他这样有工作经验的找到同等待遇的工作比较容易,可是兜兜转转大半年过去了,面试了不少公司,开出的薪资都无法达到心理预期。
之前失业的时候想把房子卖掉,可是问了几家中介公司,都说房子还在限售期,不能出售。
现在朋友回了老家,房子已出租了,一个月3200元。
找我的目的,就是想问问我,如果一直不还房贷,房子大概多久会被银行收走,自己如何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我告诉他,由于调控限售,新购商品房自取得房产证之后2-5年之内是不能卖的。
如果弃房断供,一般情况下,房贷如果逾期超过一年没有还房贷的话,银行有权要求法院查封房产。
但查封不是没收,后期会对房子进行拍卖流程。
等房子卖掉过去,银行会优先扣除房贷,违约金等相关费用。
房款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会退还给你。
不过,拍卖的房子普遍低于市场价20%,加上违约金,滞纳金等等,要想银行把钱吐出来,估计很困难。
所以,建议买房之前,要评估自己的还贷能力,否则到最后弃房断供,不仅首付打水漂,而且还对自己的征信产生严重影响。
香山居士
发表于 2019-8-9 09:28
当大多数平民不再为房子,医疗,教育焦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真正体现。只有万恶的资本社会才贫富悬殊。教科书上说的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我的账号很好看
发表于 2019-8-10 22:01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8-11 22:34
猪想用20万盖个猪圈,狼说违章不允许,须购买商品猪圈。王八贿赂狼20万取得开发权,又用50万买狼一块地,花10万盖好猪圈, 200万卖给猪,猪没这么多钱,狗借给猪200万,连本带利300万,20年还清。狼、狗、王八都挣发了,而猪穷得连崽也不敢生,猪在减少,狼担心没肉吃,于是调控。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8-14 08:35
猪想用20万盖个猪圈,狼说违章不允许,须购买商品猪圈。王八贿赂狼20万取得开发权,又用50万买狼一块地,花10万盖好猪圈, 200万卖给猪,猪没这么多钱,狗借给猪200万,连本带利300万,20年还清。狼、狗、王八都挣发了,而猪穷得连崽也不敢生,猪在减少,狼担心没肉吃,于是调控。
天外有天
发表于 2019-8-14 08:35
中信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达10.8亿 再领2223万罚单三项违规涉及房地产贷款
长江商报
23小时前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一年内两收银保监会巨额罚单,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内控问题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上周五,中国银保监会披露对中信银行的行政处罚决定,因涉及13项违法违规行为,中信银行被没收该行违法所得33.6677万元,罚款2190万元,合计2223.6677万元。
这不仅是中国银保监会今年开出的最大金额罚单,也是自去年11月以来中信银行第二次收到千万级巨额罚单。此前,该行曾因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项目投资审核严重缺位等六大方面,被罚2280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信银行此次涉及的13项违法违规行为中,有三项涉及与房地产业务相关。这也与房地产融资正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不无关系。
尽管中信银行目前尚未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不过去年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3.6万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达3129.23亿元,占比8.18%。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0.82亿元,不良率由上年末的0.26%增长至0.35%。
一年内两收千万级罚单
8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因涉及13项违法违规行为,7月3日银保监会对中信银行作出处罚决定,没收该行违法所得33.6677万元,罚款2190万元,合计2223.66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