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轨道列车“成都造”!时速160公里智慧型市域列车成都发布
红星新闻
4小时前 · 《成都商报》官方账号
5G!全自动驾驶!160公里/小时!全球领先轨道列车“成都造”!今日(22日),在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辆以三星堆文化“黄金面具”作为外观原型的轨道客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是由位于成都新津区的成都中车长客公司在本地研发、制造、试验的新型时速160公里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列车不仅融入太阳神鸟等蜀地文化,同时还应用全自动驾驶、智能检测系统、5G通讯技术、以太网列车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最新科技,具有智能、安全、绿色、舒适等特点,有望成为成都市崭新的城市名片。
而在工博会现场,同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股份)推出的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也正式对外亮相。
△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亮相
△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亮相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全球领先的轨道列车全部来自于新津的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这里是国家级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成都“两区一城”协同步伐,在成都产业功能区布局中承担着先进制造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的重任,是成都智能制造产业四大产业基地之一,也是成都轨道交通“一校一总部两基地”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轨道交通“成都造”的有力支撑。
全自动驾驶智慧列车还有个“大肚腩” 8辆编组最大载客量2956人
作为连接中心城区和卫星城的轨道交通装备,市域列车能为通勤客流提供速度快、运量大、公交化的运输服务。此次最新亮相的市域列车采用A型铝合金车体,能够按运量需求灵活编组,8辆编组最大载客量可达2956人,将为成都市1小时通勤圈的构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助力提速。
△开放式司机室
红星新闻记者进入车辆内部,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是完全与客室贯通的开放式司机室。据成都中车长客总工程师张洪军介绍,车辆采用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赋予车辆自动唤醒、自动启停、自动回库等智能行车功能,同时应用车—车通信技术,实现车辆自适应、自感知。“列车还在行业内首次设置自动升降的司机台,在无人驾驶时可以隐藏在车内,使列车充满现代感。”
同样充满现代感的还有与车窗融为一体的OLED显示屏,通过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乘客在乘车时可在线查询交通信息或观看视频直播,享受车地一体的智能服务。张洪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列车采用5G大容量通讯技术,实现车地信息传输多网融合,利用前沿的信息交互融合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实现旅客信息的精准推送。
车辆的智能化还体现在整车的控制系统。“为保障自动驾驶时的安全,列车设置百兆速度等级的以太网控制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牵引、制动、弓网、蓄电池等关键系统的状态,并设置主动障碍物检测系统和辅助防撞系统,犹如为列车安装了智慧大脑,随时对车辆状态进行识别判断。”张洪军说。
安全舒适的高铁品质市域列车 本地化率超过81%
交通领域此次亮相的新型市域动车组首次采用与中国高铁“复兴号”同款的高强度车体断面结构以及流线型车头设计和噪音防控技术,车头阻力系数降低9%,客室高度优化至2.2米,高速运行时车内平均噪声70分贝,堪称具有高铁品质的市域列车。同时列车采用为市域车量身定制的大轴重转向架以及成熟可靠的牵引系统,轻量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能够为列车提供更大的载客容量,并适应快起快停的市域运输需求。
在车内,列车智能环境感知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客室温度、亮度以及车辆内外压力差,提升旅客乘坐的舒适感。通过设置空气净化装置及传感器,能够全方位监测、控制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为长时间的乘车提供健康保障。车内还贴心的设置大件行李柜、双曲面旅客信息显示屏,提供人性化的乘车服务。
另据张洪军介绍,成都中车长客已为成都市量身定制了成都地铁8、9号线,蓉城2号线等9个线路的轨道交通装备。目前已带动全国各地20余家轨道装备供应商落地成都,近50家本地企业参与配套,本地化率高达81%。此次研制的新型智慧市域列车将进一步带动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以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为成都市成为西南地区的区域核心和交通枢纽提供动力引擎。
“成都造” !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亮相
在工博会现场,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筑股份)推出的全球首个时速160公里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正式对外亮相。
据介绍,新筑股份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是成都工业与国际先进技术合作的代表作品。目前,已在新津建设了3.6公里的中低速磁浮模拟商业运营试验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169公里,速度满足市域等交通的需要。该系统的最高速度、加速能力、爬坡能力、转弯半径等指标具有比较优势。“比同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节约建设和运营维保成本30%以上。”据新筑股份有关负责人介绍,运营实践证明,磁浮交通是一种安全可靠,可以适应恶劣气候,也更宁静、 环保、经济和智能化的革命性交通方式。磁浮交通可以成为云计算等新基建范畴的交通工程项目,将引领智慧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中国作为磁浮交通商业运营线路最长和品种最全的国家,已先后建成上海浦东机场高速磁浮、长沙和北京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在建线路有广东清远磁浮旅游专线、湖南凤凰磁浮线,四川、山西、山东、安徽、新疆等地已启动磁浮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摄影报道
编辑 刘宇鹏 用在,S13号线不错的。 看一分钱的 这个应该会用在成都的轨道交通上吧!给力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