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目前的交通有多难,只要你看得懂这张图你就知道了!
简阳市区目前有四条规划、再建、建成道路通往天府国际机场及地铁北站!分别为:迎宾大道、简州大道、金简仁、简三路。如迎宾大道、简州大道、金简仁如果需要快速进入机场内部需要换北一线道路然后北一线绛溪河大桥又出问题了!一条路修不好吧!真的都觉得无所谓、不知道几条路都这样!真的简阳人民就有这么倒霉?如图所示!反正恼火,感觉就是那边不积极,故意的。窝里横,人为制造壁垒。官当的比简阳这边大,但是思想上却不开明。开会必提互联互通,经济圈概念,实际做事到处搞小圈圈。只怕是坑了自家人,让旁边的外人坐收渔利。 洗地的快来啊,我看怎么洗干净,做为地道的简阳人都会认为,这绝对不是巧合,哪怕简州大道和迎宾大道有一条是顺畅的,大家都不会如此埋怨! 想念苟正理书记了 建议我们简阳市民多多拨打12345成都市长热线,也可以向人民网、问政四川等平台留言,虽然最终还是由源头单位来办理,也要上面知道是咋个办事的?有呼声总比风平浪静好,简阳的明天需要我们自己争取。 典型的简阳本地前两任政府的不作为,留下的烂摊子,脱资入蓉 机场从确定位置到开工建设,简阳本地政府这帮人在做什么,修雄州大道 滨江路这种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当时论坛里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就指出了这个问题并预测了机场完工后其他地区都已经完善了与机场的路网,而离机场近在咫尺的简阳还没有一条可以直达机场的道路,不幸,这被言重了!毫不夸张的说 ,某些人这是对简阳人民犯下了大罪,是非功过自有历史来验证,看看如今的简阳吧,各处是工地各处是烂尾,挖的稀烂都是万年工程,号称空港城市某某中心城市 竟然连一个像样的商务综合体都没有,要规划没规划,要工业没工业,要第三产业没有第三产业,还好意思整个规划馆,笑死人了!照这样搞,简阳要发展起来比中国男足进世界杯都难
根子上的问题还是:简阳的领导不作为,他们基本上是下来镀镀金的。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怎样把简阳建设好上面。别的就不多叙,有些问题太敏感。 weck 发表于 2021-8-16 18:02
反正恼火,感觉就是那边不积极,故意的。窝里横,人为制造壁垒。官当的比简阳这边大,但是思想上却不开明。 ...
现在吧路给你修通畅了别人那边新城还怎么发展,主要是离简阳城里面太近了机场上班的都跑简阳来买房居住了他们那边新城的房子卖给谁,毕竟现在就只是个镇的规模医疗教育还是太差了只能耍这种阴招了
乡东村 发表于 2021-8-16 17:18
首先你要清楚这些地方都不在属于简阳政府管了!
可以协调,和新区的协调不好,可以到成都府去,要求上级领导出面协调嘛。这种现象难道上级领导允许和授意的。不主动出面解决问题,靠别人的施舍是不行的。
呜呼哀哉,简阳的明天充满阴霾。。 如图所示:红色处就是道路中间的两车道、北一线烂尾大桥、迎宾大道延长线没有开工建设段!序号1就是迎宾大道延长线连接北一线没有开工建设段、序号2就是简州大道第一段两车道、序号3就是简州大道进入天问路及机场内部环宇大道两车道、序号4就是北一线绛溪河大桥烂尾工程这里金简仁走北一线往机场最近道路。现在桥烂尾了!
备注一下:红色处就是问题反馈路段、一共四处只有序号2才能通行。其它序号不是烂尾就是停工要不就是封闭或者没有开工修建。
简州大道红色序号2标注处
序号3简州大道第二段标注红色处道路。
序号4北一线绛溪河大桥烂尾。半年没有见到施工!处于停工状态!一个人都没有!为啥说北一线绛溪河大桥这么重要?因为简州新城及城北新城前往机场最便捷的一条道路、因绛溪河大道烂尾如果走金简仁去机场就需要走机场南线再从货运大到绕回来。多走十几二十公里!
序号4迎宾大道延长线接北一线道路、简阳境内磨洋工还在修、东部新区连动工迹象都没有!
北一线绛溪河大桥烂尾工程:原本走金简仁转北一线过绛溪河大桥上货运大道走凌腾路六公里就到地铁站、因北一线绛溪河大桥烂尾就得走金简仁机场南线货运大道凌腾路地铁站十六公里。如图所示!~今天都还走了北一线绛溪河大桥、一个人都没有、完全处于停工状态!
夜月洞主 发表于 2021-8-16 17:17
根子上的问题还是:简阳的领导不作为,他们基本上是下来镀镀金的。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怎样把简阳建设好上 ...
首先你要清楚这些地方都不在属于简阳政府管了!
那边又要说是简阳自己不努力了{:hanxiao:} 和高速公路一模一样的金简仁快速。时速一百。全线无红绿灯、互通是上下砸到!还有太平桥服务区、真的非常不要错!结果北一线绛溪河大桥烂尾这么好一条路浪费了!
庶民只能面对现实,无可奈何不敢相信原来都属于简阳管辖范围之内的现今的成都东部新区,还以为还真认为官方说的还是简阳的范围,结果现实如此残酷。 路边社新闻 发表于 2021-8-16 17:19
那边又要说是简阳自己不努力了
今天说这个几个地方随便他怎么甩锅都甩不到简阳脑壳上来
只看看 宁送外贼,不与家人 11楼图片标示牌惊现“成简黄快速路”?!从没听说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