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猪 发表于 2021-11-6 17:59

致敬抗疫防疫参与者|嘘,让他们再睡一会儿…

嘘,让他们再睡一会儿…
成都商报 2021年11月6日

一份“阴性”检测报告
就是一颗定心丸



近日
多个重点场所连夜开展核酸检测
快速、有序背后
是一幕幕暖心的细节——

降温夜
采样20多个小时的医务人员累倒在一起依偎取暖

嘘,让他们再睡一会儿…


▲倒在一起相互取暖。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医务人员来自成都新华医院。从11月4日21点20分到5日20时,医院70位医务人员顺利完成采样工作,在和疫情与寒风的较量中,他们共计采样21800份。

几张照片:
降温中医护们依偎着休息

11月4日,中国气象局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受此次冷空气影响,成都强降温和大风天气即将到来。

11月5日凌晨,成都气温降至10℃左右。当很多人都在温暖的梦乡中,有一群医务人员却因寒冷无法入眠,只得依偎在一起,互相取暖。

“熬不住了,战友们累了倒在一起取暖,互相鼓励。”11月5日,几张疫情采样点处医护们正在轮流休息时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大家直呼“太心酸”。


▲倒在一起相互取暖。

20多个小时:
共采样21800份

按规扫码、有序排队、执行“一米线”……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秩序井然。

工作人员在微信群中告知大家核酸检测采样点的人员情况,提醒大家尽量错峰,佩戴好口罩,携带所需证件,并注意天冷多穿衣。

在花样年花郡点位现场,由于没有饮水机,工作人员连一口热水都没有喝到。

应检尽检、不留漏洞。在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医务人员们坚守岗位。


▲采样点下雨了。

“当天晚上是有点冷,有些同事是去采样前穿好了防护服,有些同事是采样结束后换了新的防护服,这样才敢休息一下。”新华医院负责此次后勤任务的申诗明这样告诉记者。


▲医务人员分享采样工作点滴。


直击雨夜成都小区核酸检测现场

业主群里的热心播报,“现在人少啦,大家可以下楼啦!”





手麻了、脚肿了,
他们裹着白大褂席地而睡。





这一夜,很多医护人员只睡了不到1个小时。




小区业主群一张照片刷屏了



图片



太辛苦了!”
“谢谢你们!”




微信群里的“我愿意”

“接到紧急通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幸福小学是其中一个点位。”

“我愿意,我来”“我在附近,我报名”“我也愿意,马上出发”……交流群里不断跳出回应的消息。



晚上9点半,幸福小学所有教职工志愿者陆续赶到点位。这一次志愿服务,教职工志愿者们“战斗”至11月5日凌晨4时。



核酸检测点的“夫妻档”

刘胜男是成都东部新区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夫妻二人今晚成了核酸检测点位的上夫妻档,“我负责信息采集,他负责咽试纸检测”。

“收到通知后,简直是来都来不及,穿上衣服就和我老公往外跑。”



90岁高龄婆婆的“理解”

今年90岁高龄的胡素华婆婆,家住草池街道龙湾村。晚上9点过,家人将她叫醒。“我们马上要去做一个核酸检测哦,为了大家的安全哈。”

胡婆婆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完成了信息采集和核酸检测。“没得啥子,我不累!这些医生护士更辛苦。”




网友评论




5天接听9万余通电话!
这群年轻人24小时默默坚守

“您好!成都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本轮疫情爆发后,来电数量更是急剧上升。自1日开始,共有9.05万通电话接入成都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呼叫中心。11月4号,接听中心来话量超3.9万个!





这些不眠之夜
每个人都值得点赞
今天的从严
是为了更早的恢复

感谢有你们
医务工作者
社区工作人员
还有每一个
配合防疫工作的成都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戴佳佳林聪 王效雷浩然 彭祥萍吕国应







周先生 发表于 2021-11-6 18:39

辛苦了

简单94帅 发表于 2021-11-6 22:04

感谢他们的付出,辛苦了。

简州郎 发表于 2021-11-7 12:16

平心而论,防疫战线的同志确实辛苦,但只要有正式编制的人员,国家给的补偿待遇和后续的奖励也是很高的,其实大家更应该关注的还有在防疫战线上那些没有编制的二线基层工作人员,拿着最低微的工资待遇却干着最苦最累最一线的事情(城管 警察 交通保障 街道办等单位的临聘人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抗疫防疫参与者|嘘,让他们再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