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粲 发表于 2006-6-30 09:03

买卖做到家门口

买卖做到家门口
http://www.country.sc.cn/2006/06/30/2006063022956417.423.htm

       四川农村日报6月30日讯6月20日,笔者走进简阳市坛罐乡南埝村,一幅幅画卷映入眼帘:别墅式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光洁的水泥村道连着家家户户,成片的果林,别致的猪舍……
      在村民尹在琴家门前,堆放着10包猪饲料。她一边将饲料搬进屋,一边高兴地说:“现在喂猪儿硬是安逸,买饲料是送货上门,卖肥猪是上门收购,而且买饲料是赊帐,卖肥猪又是现钱。”南埝村养猪协会会长钟子敏告诉笔者:“饲料厂今天送来103包猪饲料,挨家挨户把饲料送到养殖户家门口。从今年3月17日开始,这已是第五次送饲料来了。”他指了指尹家门前的饲料,风趣地说:“你看,生产日期都是今天的哦!”尹在琴还告诉笔者:“不管是种水果,还是养猪,村上都成立了养猪协会和水果协会,还要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邀请龙泉果农和农业专家到村上授课。畜牧专家经常到村里跟踪指导DLY生猪养殖,使我们人人都成了养猪、种果的能手。”
      南埝村是简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段一品”产业模式,南埝村引业主开发、建协会组织、扶持农村经纪人带动农民,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联动机制,促进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村上先后成立了果蔬协会、养猪协会、新农村建设协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协会,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同时发展农村经纪人35名,保障了农产品销售渠道通畅。目前,该村种植了以“黑宝石李”为主的水果1200余亩;新建成标准化“养猪家园”121户,年出栏仔猪15000头、肥猪1800头;通过引进业主、土地集中流转,正修建一个面积20亩的鱼塘,发展水产养殖、垂钓观光旅游。
       链接
      简阳市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创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项目配套、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实施新型农民“三大培训”工程(村支书、村主任培训、户主培训、劳务培训),推行村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广泛对外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扶持农村专合组织和经纪人,带动农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主导产业,确保了农民长效增收。
   

[ 本帖最后由 阿粲 于 2006-6-30 09:04 编辑 ]

浪迹简阳 发表于 2006-6-30 09:09

发展简阳农村才是发展简阳的未来

言无忌 发表于 2006-6-30 09:48

原帖由 阿粲 于 2006-6-30 09:03 发表
买卖做到家门口
       四川农村日报6月30日讯6月20日,6月20日,笔者走进简阳市坛罐乡南埝村,一幅幅画卷映入眼帘:别墅式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光洁的水泥村道连着家家户户,成片的果林,别致的猪舍……


图片呢???发几张上来三!!!!!!

阿粲 发表于 2006-6-30 09:56

原帖由 言无忌 于 2006-6-30 09:48 发表


图片呢???发几张上来三!!!!!!

没有数码相机哈。不好意思,请大家谅解。

川渝秦缘 发表于 2006-6-30 09:56

也不知道我的老家农村有没有这等好事哟.农民挺不容易的.简阳是个农业大县,政府就应多为农民致富提供思路与方便..

好吃嘴 发表于 2006-6-30 10:00

其实简阳就是把农业搞好了,成都抢都抢不赢。

土木卫 发表于 2006-6-30 12:49

官方报纸上发表的东东,一般要先挤掉50%的水分,然后再明辨是非。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要3、5年之后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英儿 发表于 2006-6-30 13:32

希望能搭上创建新农村的这班车……

经霜铁骨 发表于 2006-7-1 10:32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牵引,只有这两大产业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24米的阳光 发表于 2006-10-20 20:20

坛罐乡是贾家的,走在前面也是正常的!
每个村发展的都这样就好了。。。。。。

伟哥 发表于 2006-10-31 22:49

原帖由 好吃嘴 于 2006-6-30 10:00 发表
其实简阳就是把农业搞好了,成都抢都抢不赢。


说的太好了,同意同意

阎王开店 发表于 2007-5-13 12:13

坛罐是搞得可以,比玉成,回龙就好多了,

打的去埃及 发表于 2007-5-17 11:48

扎个感觉楼主光喜欢发和政治沾边的东西哦 是为领导唆 佩服

爱从零开始 发表于 2007-5-23 11:35

现在简阳乡镇上的农家乐其实还做的多不错的!

59Sir 发表于 2007-11-15 09:33

这个是个好事情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买卖做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