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粲 发表于 2007-11-3 15:21

种植模式又创新 大豆丰收众人喜

十月二十六日,一项新的大豆单产纪录在我市芦葭镇英明村得到刷新。
    当天,全国大豆改良中心副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邱家训,省农业厅粮油处副处长、高级农艺师周孝强,省农科院油料专家蒋梁材研究员,资阳市农业局副局长杨晓为等七位专家来到我市芦葭镇英明村,对今年示范推广的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的大豆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实地验收后宣布,由四川农业大学、资阳、简阳市农业局三家共同实施的旱地新三熟示范片,采用“麦─玉─豆”种植模式取得成功,创下了大豆亩产166.6公斤的最新纪录。
    为了探索旱地高产、节本、高效、省工的种植新模式,推进旱地生产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我局科技干部在芦葭镇英明村开展的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通过科学栽培,引进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样板。
“麦─玉─豆”新三熟种植模式力改“麦─玉─苕”种植老模式,即在头年10月底11月初播种小麦,采用6尺开厢,3尺种小麦,3尺预留行种蔬菜、洋芋等,次年4月上中旬在预留行种玉米,5月底6月上旬小麦收获后种大豆,7月中旬玉米收获后再在预留行中种一季秋菜。
    这一模式是针对现时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应对干旱袭击(大豆是耐旱作物),增加作物产值而进行的大胆创新,它具有培肥土壤、有利小麦玉米高产、操作简便、降低成本、应对灾害的优点,它比传统的“麦─玉─苕”种植模式每亩节省4个工,增收150元以上,是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大豆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省科技厅韩忠诚副厅长、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资阳市科技局陈文军局长等在我局冯炳太局长的陪同下,10月26日也到了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种植模式验收现场,查看收获情景。
四川日报、资阳日报、简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也前往现场采访,将我市这一成功的种植模式加大宣传,为我市农业在现时农村劳动力缺乏和干旱加剧的背景下,寻找一条省工、抗旱、节本、增产、增收的途径。

小付 发表于 2007-11-9 17:14

恩.不错.不错.
希望能发展得更好

59Sir 发表于 2007-11-15 18:55

芦葭镇这一个地方么?

八公里 发表于 2007-11-18 20:54

我暴汗.

这也算是新技术,那些狗屁的专家污辱我们农民的智商..

我家好多年前就这样种的了.
今年我们家总共收了一千多斤大豆.
产量真的不错.
比种红苕划算.

[ 本帖最后由 死羊 于 2007-11-18 20:55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种植模式又创新 大豆丰收众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