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宫
发表于 2011-8-20 15:54
399楼,看到正在修建的河东加气站了。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10-25 10:09
岛主又有新品要上了!!!{:soso_e181:}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09:56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10-25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岛主又有新品要上了!!!
大杜鹃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00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09:56 http://www.jy0832.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杜鹃
鹃形目 > 杜鹃科 > 杜鹃属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Cuculus canorus
描述:中等体型(32厘米)的杜鹃。上体灰色,尾偏黑色,腹部近白而具黑色横斑。"棕红色"变异型雌鸟为棕色,背部具黑色横斑。与四声杜鹃区别在于虹膜黄色,尾上无次端斑,与雌中杜鹃区别在腰无横斑。幼鸟枕部有白色块斑。
虹膜及眼圈-黄色;嘴-上为深色,下为黄色;脚-黄色。
叫声:响亮清晰的标准型kuk?oo声,通常只在繁殖地才能听到。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亚大陆,迁徙至非洲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常见,夏季繁殖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亚种subtelephonus在新疆至内蒙古中部;指名亚种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东北、陕西及河北;fallax在华东及东南,bakeri在青海、四川至西藏南部及云南。
习性:喜开阔的有林地带及大片芦苇地,有时停在电线上找寻大苇莺的巢。
俗名:布谷 郭公 获谷 喀咕 尸(?)鸠
在夏季初升的阳光下,杜鹃懒懒的样子真可爱哦。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08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00 http://www.jy0832.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鹃形目 > 杜鹃科 > 杜鹃属
CUCULIFORMES > Cuculidae > Cuculus canorus
描述:中等体型(32厘米)的杜 ...
雀鹰
这是只在高速飞行捕食中撞上窗玻璃而晕死的笨鸟,从而才有了这次近距离的拍摄。{:soso_e113:}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11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08 http://www.jy0832.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雀鹰
这是只在高速飞行捕食中撞上窗玻璃而晕死的笨鸟。
鹳形目 > 鹰科 > 鹰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nisus
描述:中等体型(雄鸟32厘米,雌鸟38厘米)而翼短的鹰。雄鸟:上体褐灰,白色的下体上多具棕色横斑,尾具横带。脸颊棕色为识别特征。雌鸟:体型较大,上体褐,下体白,胸、腹部及腿上具灰褐色横斑,无喉中线,脸颊棕色较少。亚成鸟与Accipiter属其他鹰类的亚成鸟区别在于胸部具褐色横斑而无纵纹。
虹膜-艳黄色;嘴-角质色,端黑;脚-黄色。
叫声:偶尔发出尖厉的哭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候鸟迁至非洲、印度、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nisosimilis繁殖于东北各省及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冬季南迁至中国东南部及中部以及台湾和 海南岛。melaschistos繁殖于甘肃中部以南至四川西部及西藏南部至云南北部;冬季南迁至中国西南。为常见森林鸟类。
习性:从栖处或"伏击"飞行中捕食,喜林缘或开阔林区。
俗名:朵子 朵子 细胸 鹞子 鹞子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16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鹳形目 > 鹰科 > 鹰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nisus
描述:中等体型(雄鸟32厘米, ...
白鹡鴒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18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6 1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白鹡鴒
雀形目 > 麻雀科 > 鹡鸰属
PASSERIFORMES > Passeridae > Motacilla alba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灰及白色鹡鸰。体羽上体灰色,下体白,两翼及尾黑白相间。冬季头后、颈背及胸具黑色斑纹但不如繁殖期扩展。黑色的多少随亚种而异。亚种dukhunensis及ocularis的颏及喉黑色,baicalensis颏及喉灰色,其余白色。亚种ocularis有黑色贯眼纹。雌鸟似雄鸟但色较暗。亚成鸟灰色取代成鸟的黑色。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清晰而生硬的chissick声。
分布范围:非洲、欧洲及亚洲。繁殖于东亚的鸟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越冬。
分布状况:亚种personata繁殖于中国西北;baicalensis繁殖于中国极北部及东北;dukhunensis迁徙时有记录于中国西北;ocularis越冬于中国南方包括海南岛及台湾。常见于中等海拔区,高可至海拔1500米。
习性:栖于近水的开阔地带、稻田、溪流边及道路上。受惊扰时飞行骤降并发出示警叫声。
注:体型较大的大斑鹡鸰M. maderaspatensis于19世纪在云南的记录应视为可疑。该种据推测有可能在西藏东南部的低地出现,特征为上体全黑而具白色的宽眉纹。
俗名:白颤儿 白颊鹡鸰 白面鸟 濒零? 马兰花儿 眼纹鹡鸰
落落无尘
发表于 2011-10-26 10:36
看样子简阳比较和谐 那么多野生的鸟儿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10-26 13:51
简阳野生鸟类第六十三:大杜鹃。
简阳野生鸟类第六,十,四:雀鹰。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10-26 13:53
谢谢岛主,又提供了新品!!!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7 09:05
有天我开船时看到一对红嘴蓝鹊,可惜没带相机。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7 15:00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7 09:05 http://www.jy0832.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天我开船时看到一对红嘴蓝鹊,可惜没带相机。
欧斑鸠
简阳野生鸟类第六十五: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7 15:03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7 15:00 http://www.jy0832.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形目 > 鸠鸽科 > 斑鸠属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Streptopelia turtur描述:体型略小(27厘米)的粉褐色斑鸠。颈侧具多黑白色细纹的斑块,翼覆羽深褐,具浅棕褐色鳞状斑。与Rufous斑鸠的区别在体型较小,色彩较浅,翼覆羽无白色羽端,背及颈背褐色浓,颈及尾侧斑纹较白,胸部更现酒红色。眼周裸露皮肤红色。
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粉红。
叫声:叫声为深沉的隆隆声toorrrrr, toorrrrr, toorrrrr。
分布范围:欧洲、小亚细亚、北非及西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arenicola在西藏西部及新疆为地方性常见留鸟。
习性:性羞怯,见于有林木或树篱的开阔农田
岛主
发表于 2011-11-24 08:55
岛主 发表于 2011-10-27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形目 > 鸠鸽科 > 斑鸠属
COLUMBIFORMES > Columbidae > Streptopelia turtur描述:体型略小(27厘米)的 ...
金翅雀
雀形目 > 燕雀科 > 金翅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Carduelis sinica
描述:体小(13厘米)的黄、灰及褐色雀鸟。具宽阔的黄色翼斑。成体雄鸟顶冠及颈背灰色,背纯褐色,翼斑、外侧尾羽基部及臀黄。雌鸟色暗,幼鸟色淡且多纵纹。与黑头金翅雀的区别为头无深色图纹,体羽褐色较暖,尾呈叉形。
虹膜-深褐;嘴-偏粉;脚-粉褐。
叫声:鸣声似金翅[雀]但较沙哑且有粗声kirr。叫声似金翅[雀],但有特殊的啾啾飞行叫声dzi-dzi-i-dzi-i及带鼻音的dzweee声。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日本、中国东部、越南。
分布状况:常见。几个亚种在中国为留鸟,亚种chabovovi于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呼伦池地区;ussuriensis于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南部、辽宁及河北;指名亚种于华东及华南大部,西至青海东部、四川、云南及广西;kawarahiba繁殖于堪察加(越冬在日本),但有迷鸟至台湾。
习性:栖于灌丛、旷野、人工林、林园及林缘地带,高可至海拔2400米。
注:Carduelis chloris于新疆西部被观察到并在1999年被列入中国鸟的名录。该种与其他中国金翅雀的区别在体型较大,绿色较浓,顶冠绿色且嘴较厚重。[尚难以撰拟出恰当的中文名-- 译注]
俗名:黄弹鸟 黄楠鸟 芦花黄雀 绿雀 碛弱?
岛主
发表于 2011-11-24 08:57
岛主 发表于 2011-11-24 0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金翅雀
雀形目 > 燕雀科 > 金翅属
红嘴鸥
及北纬32°以南所有湖泊、河流及沿海地带。
习性:在海上时浮于水上或立于漂浮物或固定物上,或与其他海洋鸟类混群,在鱼群上作燕鸥样盘旋飞行。于陆地时,停栖于水面或地上。在有些城镇相对温驯,人们常给它们投食。
俗名:赤嘴鸥 钓鱼郎 普通海鸥 水鸽子 小康满 笑鸥
岛主
发表于 2011-12-6 11:45
岛主 发表于 2011-11-24 08: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红嘴鸥
及北纬32°以南所有湖泊、河流及沿海地带。
习性:在海上时浮于水上或立于漂浮物或固定物上, ...
雉鸡
岛主
发表于 2011-12-6 11:46
岛主 发表于 2011-12-6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雉鸡
鸡形目 > 雉科 > 雉属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Phasianus colchicus
描述:雄鸟:体大(85厘米)、原引自中国的、为欧洲及北美洲所熟悉的雉种。雄鸟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宽大的眼周裸皮鲜红色。有些亚种有白色颈圈。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从墨绿色至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雌鸟形小(60厘米)而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被赶时迅速起飞,飞行快,声音大。中国有19个地域型亚种,体羽细部差别甚大。东部诸亚种下背及腰浅灰绿色。亚种formosanus, kiangsuensis, torquatus, karpowi及pallasi具白色颈环;rotschildi, suehschanensis及elegans无颈环或仅有部分颈环;其他亚种均有不完整颈环。亚种 pallasi 及 elegans 胸绿而非紫。西部诸亚种翅上覆羽白色,下背及腰栗色,并具不完整的白色颈环。Shawii胸绿色,Mongolicus胸紫色。诸亚种翅上覆羽黄褐色,下背及腰皮黄色,白色颈环缺失或不明显。这些亚种中,tarimensis胸部紫红,余者胸部均为绿色。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略灰。
叫声:雄鸟的叫声为爆发性的噼啪两声,紧接着便用力鼓翼。
分布范围: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
分布状况:广泛分布在有矮树的开阔地区。过去常见,如今局部地区已降至低水平。具诸多的地域型亚种分化 -- pallasi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karpowi 于辽宁、吉林、河北东部及内蒙古东南部;torquatus于中国东部及东南部;kiangsuensis于陕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及河北西部;decollatus于贵州、四川东部及湖北西部;rothschildi于云南东南部(蒙自);tatatsukasae于广西西南部;formosanus于台湾中部;elegans于中国西南;suehschanensis于西藏东北部、四川北部及青海东南部;strauchi于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及南部、青海东部;satscheuensis于青海北部及甘肃西北部;shawii于新疆西南部;tamirensis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吐鲁番盆地;Mongolicus于新疆西北部;vlangalii于青海的柴达木盆地;sohokhensis于内蒙古西部的腾格里沙漠;alaschanicus于宁夏的贺兰山;edzinensis于内蒙古西部的 居延海。
习性:雄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他鸟合群。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俗名:环颈雉 环颈雉 山鸡 野鸡 野鸡 雉鸡
岛主
发表于 2011-12-6 11:47
岛主 发表于 2011-12-6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鸡形目 > 雉科 > 雉属
GALLIFORMES > Phasianidae > Phasianus colchicus
描述:雄鸟:体大(85厘米)、 ...
雉鸡图片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12-6 13:52
岛主 发表于 2011-12-6 1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雉鸡图片
简阳野生鸟类第六十五:雉鸡
漂亮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