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方言常用词
以下照片均拍于《简阳县志》1995版第二十八篇——方言篇 贴快点噻!=着的o! :lol :lol :D :D :$ 老何好久把你的书借给我看下 :o 原帖由 简阳论坛 于 2006-8-31 12:16 发表照片在那里????
再次提醒“简阳论坛”:
请更改呢称
否则封ID!! 多谢疯猪斑竹发帖,辛苦了~~~
感谢你对本版块的关注。 辛苦疯猪斑竹了 感谢牌坊沟收荒匠(原名简阳论坛)朋友对论坛的理解和支持
欢迎您多多访问简阳论坛
希望多多发贴 辛苦了,疯猪!
谢谢,你收集些了这些材料,我保存
下来了,慢慢看。 好看的哈
不过我基本上都晓得
虽然我是成都的...哈哈 原帖由 泥娃娃 于 2006-9-1 23:21 发表
好看的哈
不过我基本上都晓得
虽然我是成都的...哈哈
那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成都市区人(不包括郊区和郊县)说话基本上和简阳人(排除三岔和塘坝那边)一样的,90年代后成都人说话才变成现在这样的!60岁以上的老成都人说话,不知道你仔细听过没有,就完全不是现在的成都人说话那味儿,他们说话发音“an”还是“an”,不像现在的人把“an“发音成"ai",听了全身鸡皮疙瘩! 恩,好多我都不晓得了
看倒这些家乡方言就是亲切 原帖由 chd731 于 2006-9-2 13:19 发表
那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成都市区人(不包括郊区和郊县)说话基本上和简阳人(排除三岔和塘坝那边)一样的,90年代后成都人说话才变成现在这样的!60岁以上的老成都人说话,不知道你仔细听过没有, ...
哈哈,有同感,特别是成都男人的话,那才叫鸡皮疙瘩直冒~~~
呵呵,有趣,方言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呵呵,有趣,方言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是当你真回头的时候,却发现它仍然在你的记忆深处!先谢谢了!不过,觉得有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它来自于《简阳县志》1995我也许就不说了)
图片太麻烦了直接说文字吧!
1.
战灵子 似乎应该写成为“颤翎子”原来的意思是描绘准备打架的,抖动羽毛的公鸡,引申为什么事情都想好强或者好斗或者出风头。(注:在简阳的方言里,原来颤抖的颤大多读着“战”)
2.声气解释为“声音”似乎欠妥,其实,它主要指人的嗓门大小或者嗓门的特点,比如,“声气”大是指嗓门大小。
形容声音方言还能够想起一些,比如,形容声音大的“昂” 原帖由 chd731 于 2006-9-2 13:19 发表
那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成都市区人(不包括郊区和郊县)说话基本上和简阳人(排除三岔和塘坝那边)一样的,90年代后成都人说话才变成现在这样的!60岁以上的老成都人说话,不知道你仔细听过没有, ...
哈哈,的确是这样,也许应该说简阳的口音更接近于成都的口音。这和与简阳相邻的其它“县‘比如资阳是有明显区别的。三岔的口音的确与”简阳“县城的口音有比较大的区别。也许,由于地理(离战场较远的的原因),三岔保留了比较多的”简阳土著“吧?